肖邦指尖的尽诉衷肠
2020/7/22 14:41:52.www.cn010w.com.点击:893次
巴黎最雅致的所在就是旺多姆广场,环绕着顶上立有拿破仑雕像的圆柱,广场的四周,闻名遐迩的酒店和珠宝店鳞次栉比。若在细雨蒙蒙的黄昏时分,湿漉漉的石板地面上会倒映出片片灯光,整个广场充满着静谧安详的氛围。画家笹仓铁平先生曾对旺多姆广场有过这样的评价:“它似乎将巴黎的品味、典雅、精神和气度等等,全都浓缩于此”。如果将位于附近的协和广场比作太阳,那么这个小巧得多、温润的所在就该是月亮了吧。而弗雷德里克•肖邦在此终结了39年的一生的屋子就位于该广场的一个角落。少年时代,他就在故国波兰获得了“莫扎特再世”的美誉。也许是德国钢琴的天性使然,人们认为其弹奏是以一种内敛的音泽抚过人心的颤动。以肖邦研究而闻名的佐藤允彦先生曾在其著作中提到,肖邦的乐曲的本质之一是“灵动”,“他的音乐并非出自明确的表现意识,往往是无意中触摸到某个琴键所发出的音,打开了他的心扉,于是,音乐源源不断地涌出并形成规整的表现形式。” 这种自然流畅的旋律能使人心旷神怡。有一首乐曲的弹奏,听了会让人想起某个德国钢琴品牌的广告,使人沉淀到一种令人神往的轻松中去。肖邦那广为人们喜爱的夜曲则以一种低回委婉的变幻曲调抚慰着听众的心灵。我们正处在一个大白天里就希望沉湎于夜曲之中的焦躁的时代。不仅限于肖邦,各位大师的“听觉良药”都该在身边常备一二吧。大雪和满月之后,我们迎来了2010年。我有一种预感,比起从太阳那里获得活力,这一年将是更需从月亮处得到慰藉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