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姆斯新古典乐派领导者
2019/7/9 17:00:05www.cn010w.com点击:5452次
新古典樂派 領導者-布拉姆斯
1833 年生於漢堡,父親是當地管弦樂團的低音提琴手,故布拉姆斯小時候便接受父親的指導學習音樂,後來改跟柯塞爾學習鋼琴。在柯塞爾的教導下,布拉姆斯技巧突飛猛進,並進而在柯塞爾的介紹下拜在漢堡首屈一指的音樂家馬克斯森門下,學習古典風格的作品。
布拉姆斯二十歲時與好友小提琴家雷梅尼結伴到歐洲各國作旅行演奏,在漢諾威城演出貝多芬的「克羅采奏鳴曲」時 ,在演奏會開始前才發現鋼琴調成比正常低了半音,由於時間緊迫,負責鋼琴的布拉姆斯只好以高半音的調子背譜彈出鋼琴的部份,知道內情的人都非常驚訝。在場的小提琴大師桃阿幸對布拉姆斯的才能很是賞識,於是主動聯絡布拉姆斯並介紹他會見當時樂壇的領導者舒曼及李斯特,由於這樣的機緣,促使布拉姆斯後來順利踏上音樂創作之路並成為一代大師。
布拉姆斯對桃阿幸極為感恩,而著名的 " 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 ( 被譽為三大小提琴協奏曲之一 ) 便是點名獻給桃阿幸的。 布拉姆斯與桃阿幸的友誼曾一度決裂,原因是桃阿幸與他太太離婚時布拉姆斯採取了同情女方的立場,雖然後來與桃阿幸重拾舊好,但卻不能像從前那樣毫無芥蒂了。
布拉姆斯曾說 :「歌劇和婚姻對我來說都是難如登天的事」。布拉姆斯一生與女性的情愛瓜葛甚少,但他曾愛上比自己大十五歲且有七名子女的舒曼妻子克拉拉 ( Clara )。
舒曼是布拉姆斯最景仰的一位音樂家,而舒曼妻子克拉拉也是一位有天分的鋼琴家,他們兩人都很喜愛布拉姆斯的作品,三人很快地就成了好友。然而舒曼的身體狀況並不好,甚至在 1854 年時因精神病入院。布拉姆斯對舒曼一家表達了最深切的關懷,在這段最艱難的時刻,他始終在克拉拉左右。當 1856 年舒曼病逝後,布拉姆斯發現自己已深深愛上了克拉拉,雖然兩人後來仍有聯繫,但他們還是決定不要一起共度餘生。這顯然對布拉姆斯的創作有舉足輕重的影響,自此之後,布拉姆斯的所有作品,都流露著深切的情感吶喊,使得他音樂的張力幾乎無人能及。
布拉姆斯 VS 舒曼
貝多芬死後,他的音樂分成了兩個流派 : 一是以華格納為首的「浪漫樂派」,另一個則是以布拉姆斯為首的「新古典樂派」。布拉姆斯曾花了很多時間研究貝多芬,而且自少年時已被不斷灌輸古典時期、巴洛克時期的音樂,因此他無法認同浪漫派的音樂作風和標題音樂。然而雙方卻是井水不犯河水,沒有明顯的敵意,只是任由底下的人去搖旗吶喊。布拉姆斯初期的作品由於過於深奧,因此並未受到廣泛歡迎,直到德意志安魂曲 ( German Requiem ) 後才真正將他推向國際舞台。接著他寫了女低音狂想曲 ( Alto Rhapsody )、四首交響曲、兩首綱琴協奏曲和一連串驚人的室內樂、鋼琴小品及歌曲。
布拉姆斯晚年結識圓舞曲之王小約翰‧史特勞斯,兩個同名的當代大師互相欣賞結成了莫逆之交。有一回史特勞斯的妻子要求布拉姆斯在扇子上簽名留念,布拉姆斯於是在扇上寫下一小段「藍色多瑙河」的樂譜,並寫道 : 可惜不是我作的。
布拉姆斯年輕時長得一表人才,金髮碧眼,老了之後卻變得肥胖臃腫,一臉大鬍子,不過卻是個富翁。每逢假日便與名流雅士在歐洲各地的別墅度假,抽著昂貴的雪茄。
克拉拉死於 1896 年,這使布拉姆斯深受打擊與影響,也使他的健康狀況日益惡化,並在隔年去世,與其父同樣死於肝癌。
1833年 5月7日出生於出生於德國漢堡。父親約翰.亞高柏.布拉姆斯是低音提琴手。
1839年 七歲隨高塞爾學習鋼琴, 項父親學習音樂基本知識。
1841年 追隨F.Cossel學習鋼琴。
1845年 因為貧窮所以常到飯店和舞廳彈鋼琴, 對音樂表現, 有崇高的天賦。在鋼琴上能即興作曲。 1848年 在漢堡第一次公開演出。
1849年 首次以鋼琴家身分公開演出[圓舞幻想曲]。
1850年 認識匈牙利小提琴家雷梅尼;寫下已知第一首作品《E小調詼諧曲》。
1853年 第一次巡迴演出;認識桃阿幸並拜會李斯特,在杜塞爾多夫與舒曼會面 。與一位匈牙利小提琴家Remenyi合作,在德國北部巡迴演出,才有些轉變
1856年 舒曼逝世,舒曼之妻克拉拉及布拉姆斯隨侍在旁
1857年 布拉姆斯受聘為利佩-德特莫爾德親王府的音樂總監
1859年 在漢堡創辦女子合唱團
1860年 布拉姆斯發表了反華格納、 李斯特等"新德國樂派"的聲明,意圖反對當時流行的一股浪漫主義樂風
1862年 移居維也納
1863年 應邀擔任維也納合唱團指揮,移居奧地利,並在此地度過餘生
1865年 布拉姆斯的母親過世;著手創作《德意志安魂曲》
1868年 為紀念母親的去世,完成《德意志安魂曲》這部作品
1872年 受聘於維也納著名樂團(Gesellschafr Der Musikfreunde)擔任指揮,同年,父親去世
1873年 發表《海頓主題變奏曲》
1875年 布拉姆斯於海德堡度假時,完成《第一號交響曲》
1877年 劍橋大學頒給布拉姆斯榮譽博士學位
1878年 第一次到義大利
1879年 布萊斯勞大學頒給布拉姆斯榮譽博士學位
1881年 拉姆斯於布萊斯勞大學指揮《大學慶典序曲》以及《悲劇序曲》兩部作品
1883年 完成《第三號交響曲》
1885年 完成《第四號交響曲》
1887年 完成《小提琴與大提琴複協奏曲》與桃阿辛重修舊好。
1888年 正月會見柴可夫斯基, 春天赴義大利旅行。
1891年 經過了40年的友誼,克拉拉舒曼為了舒曼作品出版事宜和布拉姆斯意見不合,後布拉姆斯寫了一封謙卑的信道歉。
晚年的布拉姆斯越來越謙卑,早先的諷刺愛挖苦人的個性漸漸平和。
1895年 獲奧皇頒贈藝術及人文科學勳章「Ehrenzeichen fuer Kunst und Wissenschaft」。 1896年 3/26日克拉拉舒曼中風,布拉姆斯寫歌曲作品121,此作布拉姆斯不願在音樂會演出因為太傷心了。
1896年 5/26日克拉拉過世,布拉姆斯失去了「生命中最美的經驗、最大的財富與最高貴的內涵」,馬上從 巴迪緒動身趕赴法蘭克福,
但因為慌忙中坐錯車錯過告別儀式。 隨即不眠不休趕赴波昂,正好趕上克拉拉的葬禮,在克拉拉的墳上灑土。 回來時罹患感冒, 健康日益惡化。
1897年 4/3日因肝癌不治去世於維也納, 由音樂協會主持治喪, 葬於維也納中央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