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国际古筝比赛华东六省一市选拔赛专家评委介绍
2017/5/18 14:27:23 www.cn010w.com 点击:3215次
【主办】
浙江省音乐家协会
浙江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
【承办】
浙江省古筝教育专业委员会
中国古筝网
浙江古筝网
【协办】
浙派琴筝艺术中心
扬州市琼花民族乐器有限公司
【时间】2017年5月19日至21日
【地点】浙江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
(杭州市小和山高教园区留和路309号)
【赛事官方网站】
www.zjguzheng.com(浙江古筝网)
www.guzheng.cn(中国古筝网)
【评委会主席】孙文妍
上海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和古筝专业课导师
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理事
中国民族管弦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理事
东方古筝学会理事
苏州科技大学特聘教授
上海国乐研究会负责人
浙江筝派代表人物
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江南丝竹传承人“
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派古筝项目负责人”
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派古筝代表性传承人”
【评委专家简介】
周煜国,西安音乐学院副教授 作曲、指挥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特聘专家。
精心致力于民族音乐的创作和实践活动,执棒出演多场大型音乐会,创作、发表、录制、出版各类民族器乐音像制品,多次出任“金钟奖”“文华艺术奖”“央视民族器乐大赛”等赛事评委,多首音乐作品在以上赛事及其他赛事活动中列选为比赛规定曲目;近年来在香港、沈阳、浙江、山西、厦门等地举办“雅风心韵”个人作品音乐会,在国内音乐艺术院校及社会音乐机构举办《乐由心韵、尚雅国风》等其他专题音乐讲座,为推广发展民族音乐文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主要音乐作品:
筝乐作品—《云裳诉》在2002年由文化部主办的“中国青少年艺术大赛第一届民族乐器独奏比赛”活动中,荣获文化部颁发的优秀新作品奖。
室内乐作品—弹乐组合《舞》,在2005年由文化部主办的“中国文化艺术政府文华奖艺术院校奖第二届民族乐器演奏比赛”活动中,荣获文化部颁发的新曲目创作银奖。
中阮协奏曲—《山韵》在2011年陕西省由文化厅和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主办的“民族器乐作品征集评奖”活动中荣获作品一等奖第一名。
民族管弦乐《舟山掠影》在2011年陕西省由文化厅和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主办的“民族器乐作品征集评奖”活动中荣获作品二等奖第一名。
民族管弦乐—《春晓》在2012年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主办的“第三届民族管弦乐(青少年题材)新作品征集评选”活动中,荣获作品创作铜奖。
民族管弦乐—《夏日骄阳》在2014年文化部举办的“第十八届全国音乐作品(民乐)评奖”活动中荣获“民族管弦乐组”作品二等奖。
成功入选《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
阎爱华,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教授、江苏省音协古筝学会会长、中国音协古筝学会副会长、中国民管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多次担任中国音协、文化部、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音协及及中国音乐金钟奖决赛评委。
阎爱华教授1998年获江苏省“333工程”跨世纪人才称号、1999年获江苏省教委“红杉树园丁奖”、2008年获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敦煌杯”青少年古筝比赛园丁奖、优秀教师奖。2015年再获中国音协颁发的优秀教师奖。其主持的精英人才培养的项目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其学生多次在国际国内大赛中获奖。
潘文,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古筝专业副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理事,上海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1985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师承当代古筝界著名的教育家孙文妍,何宝泉教授。大学毕业从事古筝教学工作,在古筝基础教学方面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教学水平赢得了筝界的一致认可,是目前古筝基础教育领域的领军人物。
培养的学生屡获各类奖项,在2012年-2014年连续两年获得文化部颁发的园丁奖,优秀教师奖。所教授的学生获得文化部举办的全国青少年民族乐器演奏“文华奖”金奖及铜奖,为继承、发扬中华文化艺术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学生。所编著的《古筝——中国民族乐器小百科》一书,为普及我国古筝基础教学填补了空白,在上海乃至全国古筝界具有一定影响。
宋小璐: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学会理事。
自幼学习钢琴,曾就读天津音乐学院附中师从王小月教授习筝,后考入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师从何宝泉、孙文妍教授学习古筝;师从何占豪教授学习作曲;师从夏飞云教授学习指挥。习筝多年来曾受到曹正、林毛根、邱大成、曹桂芬等名家的指点。作为演奏家先后出访过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和地区;参加过国内各类大型演出;担任各类民乐比赛评委。
先后参与出版的图书有《中国古筝考级曲集》《古筝怀旧金曲99首》《古筝流行金曲99首》《古筝演奏经典歌曲90首》《中国古筝考级曲集》演奏级《古筝流行金曲99首Ⅱ》《古筝手册》,音像制品有《月光下的凤尾竹——宋小璐古筝演奏专辑》《弯弯的月亮——宋小璐古筝演奏专辑》《中国古筝考级曲集》《中国古筝名曲欣赏与示范》《歌声飘过90年》《老百姓是天》等。
陈爱娟,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中国古筝学会理事、福建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会长、福建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副主任、高级讲师、国家二级演奏员。
曾在福州、香港、台湾等地成功举办“陈爱娟古筝独奏音乐会”与"古筝专场音乐会",多次在省政府、文化厅等单位主办的省级比赛中获独奏、重奏一、二等奖;2008年获文化部主办的文华艺术院校奖——第三届全国民族乐器演奏比赛“优秀教师奖”;常以特邀演奏家身份参加“香港中乐综合汇演音乐会”、台湾“两岸名家筝琴音乐会”、日本“东南亚民俗艺术节”、“《上海之春》——中国优秀民乐演奏家音乐会”,以及中央电视台《神州大舞台》等大型音乐活动。多次应邀赴香港演艺学院、福建音乐学院等大学讲学。与著名作曲家何占豪、周成龙等教授合作,由上海交响乐团、上海民族乐团协奏,录制出版了《茉莉芬芳》、《恒春耕农歌》、《小河淌水》、《中国民乐精选——古筝》等多张个人CD唱片并向世界各地发行。
李伟,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音乐舞蹈系教授、副主任,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安徽师范大学古筝演奏方向硕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理事、安徽省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繁博,益和轩文化艺术中心艺术总监,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古筝艺术硕士,大连外国语大学音乐系古筝教师。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会员。北京中华传统乐会会员。辽宁省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7岁习筝,1999年考入沈阳音乐学院附中,师从阎俐,高亮教授,主修古筝专业。2005年-2009年就读中央音乐学院本科,2010年-2013年就读中央音乐学院艺术硕士,师从周望教授。
2002年8月获得“中国青少年艺术大赛第一届民族乐器独奏比赛”优秀表演奖; 2011年获得香港第二届古筝国际大赛独奏金奖、重奏金奖。2007年获得全国民族器乐电视大奖赛阮族比赛获银奖; 2012年演奏并录制新作品《暗香》获tmsk刘天华全国民乐室内乐作品比赛二等奖,同时获得《孤江叹雪》三等奖。2008年元旦参加全国政协礼堂举办的新年茶话会文艺演出,参加国家大剧院开幕式演出;2009年参加北京现代音乐节首演《刈》《落花》等新作品。2012年12月18日在中央音乐学院演奏厅成功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2013年5月28日在中央音乐学院演奏厅成功举办硕士研究生独奏毕业音乐会。2013年11月18号在大连外国语大学音乐系举办青年教师音乐会。2015年担任蒲公英第十五届青少年优秀艺术新人选拔活动辽宁地区组委会评委并荣获指导教师优秀奖。
周展,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古筝演奏家,中国音协古筝学会理事,北京华夏展望古筝艺术中心主任,中华筝会副会长。自幼随父亲----秦筝陕西流派领军人周延甲习筝,深得秦筝精髓。1985年考入西安音乐学院附中,1992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古筝专业本科,师从邱大成、李婉芬,并得到周望教授指导。除古筝外兼修指挥专业,师从中国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杨又青教授,获硕士学位。自1996年起赴美国、德国、法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进行访学、演出。
古筝演奏风格粗犷细腻并存,清健纯朴。吸取传承各派演奏精华,同时大胆尝试不同的演奏形式和音乐风格,多次表演世界首演作品,是活跃于国际乐坛上的古筝演奏家。常年致力于古筝教育和新筝曲的改编和创作。录制出版有《古筝名曲解析》、《中国古筝-陕西篇》等VCD教学光盘、CD光盘及《侘寂》、《一盏清茗酬知己》等。创作、创编的古筝作品有:《白桐曲》、《秦土情》、《长安社火》、《翡翠》等。其中《秦土情》荣获2016年第十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优秀作品。出版有《学筝一百课》、《筝重奏曲集(一)》、《中华筝教程》(与周望教授合作)并创立了一套新的教学体系,所研发的“中华筝”五线谱教学专用弦----“五色弦”获得国家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