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首页音乐热点名家特写招生动态招聘信息其他热点 今天是:2025年7月22日 星期二

您所在位置:中国网上音乐学院>>音乐动态>>音乐热点>>正文

丝路逐梦 2019王迦勒钢琴独奏音乐会西部巡演

2019/2/27 10:11:24  www.cn010w.com  点击:502次

演出时间: 2019.03.09
演出场馆: 西安人民剧院
演出时长: 约90分钟
入场时间: 以场馆规定为准
注意事项:a)演出详情仅供参考,具体信息以现场为准;
b)1.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1.2米以上儿童需持票入场;
c)演出票品具有唯一性、时效性等特殊属性,如非活动变更、活动取消、票品错误的原因外,不提供退换票品服务,购票时请务必仔细核对并审慎下单。
d)需要开具发票的购票客户,请您在演出/活动开始5天前提供相关发票信息至在线客服,演出/活动结束后将统一由演出/活动主办单位开具增值税发票。
演出详情
丝路逐梦
2019王迦勒钢琴独奏音乐会西部巡演
(敦煌-兰州-西安-银川-西宁)
王迦勒
青年钢琴家,国际比赛获奖者。
自幼随著名钢琴教育家汪子良教授习琴,早年赴美随Solomon Mikowsky教授学习钢琴演奏。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本科);俄罗斯莫斯科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研究生、博士);
导师:北京师范大学王海波教授;
俄罗斯人民艺术家、前苏联功勋艺术家、俄罗斯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钢琴系教授Arkady Sevidov(阿尔卡迪·谢维多夫);
现任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钢琴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全国青联委员等。
自2011年任教以来,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俄罗斯钢琴音乐-柴可夫斯基与拉赫玛尼诺夫作品比较》,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演奏专辑《斯卡拉蒂奏鸣曲K.1-30》
教授多位学生考取俄罗斯莫斯科中央天才儿童音乐学校、莫斯科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意大利贝加莫音乐学院、美国曼哈顿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等专业音乐院校,大学在校生荣获多项国内外钢琴赛事一、二等奖;
演出曲目
上半场
1.中国风格钢琴组曲四首(中国首演),罗麦硕
2.肖邦遗作曲选
《a小调圆舞曲》KK IVa no. 11
《b小调圆舞曲》Op. post. 69 No.2
《a小调玛祖卡》Op. post. 68 No.2
《g小调玛祖卡》Op. post. 67 No.2
《升c小调夜曲》 KK IVa no. 16
下半场
3.幻想曲集 Op.3,拉赫玛尼诺夫
4.旅行岁月-意大利游记两首 李斯特
彼得拉克十四行诗之104
"但丁读后感"幻想奏鸣曲
*实际曲目和顺序以现场演出为准
致敬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家(作品)
浪漫主义时期
19世纪前后的一百多年,大致1820年-1910年左右。
浪漫主义时期的四个发展阶段
1.初期:帕格尼尼、韦伯、罗西尼、舒伯特、柏辽兹
2.前期:舒曼、李斯特、肖邦、门德尔松、苏佩
3.中期(繁盛时期):老约翰·施特劳斯、小约翰·施特劳斯、理查德·瓦格纳、普契尼、布鲁克纳、古诺、圣-桑、威尔第、德沃夏克、安东·鲁宾斯坦、比才、奥芬巴赫、格林卡、勃拉姆斯
4.后期:格里格、朱尔斯·埃米尔·马斯涅、理查德·施特劳斯、柴可夫斯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埃尔加、西贝柳斯 鲍罗丁、莫什科夫斯基、巴拉基列夫、居伊
5.晚期:亚历山大·康斯坦丁诺维奇·格拉祖诺夫、拉赫玛尼诺夫、马勒、穆索尔斯基、克莱斯勒、普罗科菲耶夫、沃恩·威廉斯、威廉·富特文格勒、肖斯塔科维奇、布里顿
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特点
1.音乐作品充分张扬人的主观情感和个性特征。
2.出现了新颖体裁,如标题音乐、多乐章交响曲、单乐章交响诗、特性小曲。
3.晚期音乐作品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强调民族观念。
作品介绍
1.中国风格钢琴组曲四首(中国首演),罗麦硕
青年作曲家、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教师,毕业于莫斯科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现代中国作品,如《胤禛美人图》等。钢琴组曲取材自多个不同地域的民歌,分别是云南、四川、内蒙古。这些具有民歌的风格十分鲜明,它们本身的民族文化、所表现的内容以及区别于传统中国音乐中五声调式的元素十分吸引作者。通过四个乐章的组曲形式,作曲家把这些不同风格与内容的民族音调结合在一起,用西方化的钢琴呈现出来,力图展现出青春的气息与朝气、以及中国音乐文化的多样性。
2.肖邦遗作曲选
《a小调圆舞曲》KK IVa no. 11
《b小调圆舞曲》Op. post. 69 No.2
《a小调玛祖卡》Op. post. 68 No.2
《g小调玛祖卡》Op. post. 67 No.2
《升c小调夜曲》KK IVa no. 16
演奏家选取五首作品:分别是《a小调圆舞曲》、《b小调圆舞曲》、《a小调玛祖卡》、《g小调玛祖卡》和《升c小调夜曲》,肖邦一生创作了大量的钢琴作品,舞曲又是占了他创作中的很大比例,肖邦的圆舞曲被著名的作曲家舒曼称之为"沙龙作品中最重要的格式"和"彻底的贵族产物",这首A小调圆舞曲的创作时间已无法考证,原稿是在罗斯柴尔德家族中被发现。《b小调圆舞曲》中肖邦借用了波兰的民间小调来创作,充满了浓郁的波兰风味;除过圆舞曲,也许就是波兰舞曲和玛祖卡最接近肖邦的内心世界,玛祖卡让肖邦对家乡的想念达到了顶点和极致,肖邦完美的将波兰民间小曲通过钢琴变成世界的音乐语言来表达他内心最深处对家乡的思念,肖邦最后的作品就是一首玛祖卡。夜曲是肖邦自己创新的一种钢琴独奏体裁,它具有冲淡平和,寂静幽澜的特点,轻缓中偶尔透着那么一点点沉思。要想认识钢琴诗人的浪漫气质,领略钢琴诗的独特韵致,肖邦的作品是当之无愧的首选,肖邦似乎命里注定是为钢琴而生的,在他的指下,钢琴以自己独有的声音诗意地吟唱起来,音乐的个性与钢琴的特性如水乳交融一样和谐。我们不妨先从夜曲听起,细细体会乐曲中所弥漫的惆怅、瞑想、缱绻气氛,以及其中包含的激动、叹息、兴奋、不安等丰富而微妙的情绪。《升c小调夜曲》是当时再未回过家乡的肖邦写给姐姐的家信中创作的,在肖邦过世后被后人发现而出版。
3.幻想曲集
《幻想曲集》五首钢琴小品是拉赫玛尼诺夫早期的作品之一,作品号OP.3,完成于1892年,由五首风格迥异,形象独立、技巧纯熟的钢琴小品组成。有文献资料记载,拉赫将这部作品集作为在校学习阶段的一个总结献给其老师阿连斯基,这是一位对其有着影响力的一位作曲家,另外还有一人更为深远的影响着拉赫玛尼诺夫的创作风格以及音乐审美,使拉赫成为终其一生的崇拜者和追随者,那便是柴可夫斯基。《幻想曲集》中的每首作品都有着独立的标题、独立的形象、独立的主题和独立的音乐风格,其子标题分别为:《悲歌》《前奏曲》《E大调旋律》《丑角》和《小夜曲》。
4.李斯特旅行岁月:
(1)彼得拉克十四行诗之104
是李斯特的钢琴曲集《旅行岁月》第二集中的曲子,其创作灵感来源于他在意大利所读到的14世纪诗人彼特拉克的十四行诗的作品。从中世纪的传说、民间故事或文艺复兴艺术品和文学作品里寻求题材和获取灵感,是浪漫派作曲家常用的手法。影响过李斯特音乐创作的彼特拉克,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伟大的诗人,他不仅获得过罗马桂冠,还被后世尊崇为"文艺复兴之父"。彼特拉克致理想化的恋人劳拉的诗篇,促进了文艺复兴时期抒情诗的繁荣。《诗集》共有317首互相关联的十四行诗,这些诗确立了意大利十四行诗的艺术形式,被称作彼特拉克体。李斯特从彼特拉克的抒情诗里选取题材,并不是为了复制古人的情感或是怀念文艺复兴大师,而完全是按照19世纪浪漫派作曲家们通常的做法,立足于文学和诗。彼特拉克的第104首十四行诗所提供的情感内容又恰好是浪漫主义艺术的典型题材,即对爱情的渴望和得不到爱情的感伤。李斯特借助古人诗句的灵感来表达现代人的感情。所以,他的音乐里没有人们看的标题所预感的古代气息,而完全是浪漫风格的流动旋律。乐曲在华丽流畅的旋律里隐含着忧伤的感情,爱的欢乐与痛苦交织成矛盾的心理,这样的艺术处理与诗人的原作里的情感内容是完全一致的,形成了戏剧性对比,重现了彼特拉克诗中的叹息和眼泪。
(2)"但丁读后感"幻想奏鸣曲
《但丁读后感》是李斯特套曲巨作《旅行岁月》第二集--意大利中分量最重,篇幅大的一首。《旅行岁月》是李斯特一生游历各国的音乐记录,共三集,分别为瑞士、意大利和罗马。第一集瑞士以描写自然景色为主,第二集意大利则着重描绘李斯特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文学艺术巨匠们的作品和意大利文化遗迹中得到的印象和感受,充满了文学性和深刻的思想性。取材于《神曲》--意大利诗人但丁的名作,全诗描述但丁在幻境中游历地狱、炼狱和天堂的所见所想。李斯特因其在钢琴上的巨大贡献而获得"钢琴之王"的美誉,他将钢琴的技巧发展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他大程度地挖掘了钢琴这个"万能乐器"的潜力,使它发出如交响乐队般壮丽的轰响。而《但丁奏鸣曲》可以说是最能代表李斯特钢琴创作特色和技术特色的一首曲目。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方法广告服务友情链接付款方式网站地图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学院客服:在线客服点这里  家教专员1:业务咨询点这里  家教专员2:业务咨询点这里  学院业务:业务咨询点这里

电话: 17701034448 邮箱: cn010w@163.com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 京ICP备09108194号-3

Copyright©2006-2021 www.cn010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1714号

收缩

学院网在线客服

  • 学院客服一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学院客服二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学院客服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学院客服四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电话:1770103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