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青岛大剧院艺术节 会呼吸的《听海之心》
2019/7/9 14:29:49 www.cn010w.com 点击:338次
演出时间: 2019.09.24
演出场馆: 青岛大剧院演出详情
最低演出时长90分钟,最低演奏曲目5首。
优人神鼓
来自台湾的神奇跳动 声响和寂静的完美结合
优人神鼓简介 U-THEATRE
「优」在中国传统戏曲中指的是「表演者」
「优人」即表演的人
「神」是人在高度专注下,所进入的一种宁静、无我状态
「优人神鼓」,亦即「在自己的宁静中击鼓」
由艺术总监刘若瑀于1988年在木栅老泉里山上创立。传承波兰剧场大师果托夫斯基在山林中训练的方法,刘若瑀非常注重表演者的训练与身体能量的开发。1993年邀约黄志群担任击鼓指导,带入「以先学静坐,再教击鼓」的方式,奠定了剧团的训练及表演形式,也开启了一系列以击鼓为主轴的经典作品。
优人神鼓创团迄今,坚持走出一条结合「道—追寻生命根本的意义」与「艺—生活美学的实践」的表演之路。1998年优人神鼓以「听海之心」受到法国《世界日报》评为「法国亚维侬艺术节最佳节目」, 以及2000年「法国里昂舞蹈艺术节最受观众欢迎的节目」。优人神鼓迄今持续受邀至全球重要国际艺术节演出,包括纽约下一波艺术节 ,莫斯科契诃夫国际戏剧节,香港新视野艺术节,德国杜塞道夫艺术节等,是台湾最杰出的表演艺术团队之一。努力踏上国际一流演出舞台,向世界展现台湾优质创意与文化面貌,一直是优人神鼓耕耘的方向与自期的使命。
国际评论:
训练宛若军队般严整,同时又展现纯熟技术的奇观。 - 巴黎费加洛报
伟大而繁复的击鼓、声响、和寂静之美。 - 纽约时报
融合武术的舞蹈表演。 - 巴黎解放报
一种剧场、击乐、武术与灵修的融合。 - 伦敦时报
一段绵延不绝的敲击诗篇。 - 伦敦金融时报
最安静的心、最有力量的表演,带给你百分百的每一分钟。
- 挪威贝尔根国际艺术节艺术总监
来自台湾的神奇跳动! - 威尼斯日报
「道」对优人来说,并不只是个形上概念,或生活感悟而已,它更是如实可证的境界。 - 禅者 林谷芳
「优人神鼓」是台湾最值得推荐的表演团体;优人的表演,让我重新思考什么是表演,什么是剧场、音乐和舞蹈。 - 作家 龙应台
艺术总监╱编导 刘若瑀
2008年获颁台湾文化艺术最高荣誉「表演艺术家」奖项。1980年代初期为兰陵剧坊主要演员,1983年赴美国纽约大学戏剧研究所深造,获剧场艺术硕士学位。1984年经由遴选,进入波兰剧场大师果托夫斯基所领导的工作坊受训一年。刘若瑀结合果托夫斯基身体训练、东方传统武术、击鼓、太极导引等元素,探索出以静坐、苦行为表演质地之「当代肢体训练法」,在专业领域上具开创性;她广阔地运用音乐、戏剧、文学、舞蹈、祭仪等素材,实践道艺合一、东西交融之理念,不断获邀参加国际重要艺术节表演,呈现台湾优质剧场表演艺术,具世界观与当代美学之特点,并获国际艺坛高度重视;持续创作之外,她也长期向下扎根,传承表演艺术,成果斐然,影响深远。
音乐总监╱作曲 黄志群
出生于马来西亚,六岁开始学习击鼓,10岁正式拜师学习中国武术,浸淫在武术与击鼓的世界已超过卅年。曾加入台北民族舞团及云门舞集,1993年初次到印度,学习静坐,并领悟「活在当下」的智慧,从此多次进出印度与西藏,时时探寻心灵的故乡。同年接受刘若瑀邀请,担任优表演艺术剧团「击鼓指导」,以「先学静坐,再习击鼓」的方式,改变了剧团体质,奠定了优人以击鼓与武术的表演形式基底;擅用从生活中细微观察所得的声响,将之融合并呈现在舞台上,展现多元的音乐形式与饱满能量。
经典剧目
《听海之心》是一部关于「水」的作品,全剧共分〈崩〉、〈流水〉、〈听海之心〉、〈冲岩〉、〈海潮音〉五个曲目。
《听海之心》是一种「宁静」,也是一种「分享」;包括从上流水源奔腾而下,形成细细涓滴的河流,甚至流至海岸冲刷礁岩的强劲力道,呈现出不断追寻的生命旅程。
鼓从大到小,十几种不同的音色,最小的小鼓,是小水滴的清澈;腰鼓、中鼓到大神鼓,则各自代表着水流的澎湃缓急。锣亦因其制作不同而被区分为僧钵锣、抄锣和风锣,在音色上也有各自的表达:抄锣是海,风锣是风,而僧钵锣正是海底的原音「OM」」,运用锣与鼓本身的音质,交织成浩瀚如海的生命乐章。演出者透过不间断、重复性的节奏来表现水的流畅,并用音量的落差来彰显水遇变则变的特质。
其具击鼓震撼、武术肢体张力、原住民梵唱天籁之音及独特戏剧氛围,融合了音乐、舞蹈与戏剧元素所成的独特表演型式,为优人神鼓重要之经典代表之作,相当具有东方文化代表性。
《听海之心》曾于法国、巴西、马其顿、荷兰、比利时、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瑞士、香港、新加坡、挪威、英国、纽约、非洲、莫斯科、澳门、委内瑞拉、海地、多米尼加、以色列、波士顿、休斯敦、圣荷西、爱沙尼亚、温哥华、上海、奥克兰、墨西哥、沙特阿拉伯等地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