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首页音乐热点名家特写招生动态招聘信息其他热点 今天是:2025年7月20日 星期日

您所在位置:中国网上音乐学院>>音乐动态>>音乐热点>>正文

“织谣”斯琴格日乐演唱会

2019/7/30 15:26:14  www.cn010w.com  点击:470次

时间:2019.09.21 周六 19:30 
场馆:绍兴市 | 绍兴大剧院
演出介绍
曾经热衷摇滚的音乐精灵
如今的民族音乐传承者
留着短发,背着贝斯,质朴天成的灵气。
歌声中透露着蒙族年轻人性灵深处的热情和粗犷,以及一种原生态的冲动和力量--这是很多人对斯琴格日乐最初的印象。
斯琴格日乐出生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蒙古族,歌手。2000年发行专辑《新世纪》,一举横扫了当年所有的最佳新人奖,后因她特有的高亢嗓音、创作才华、蒙族文化底蕴奠定了在中国摇滚界的较高地位,并曾在2001年至2004年,和2009年五次登上春晚舞台。
2012年,斯琴格日乐在专辑《山泉》中,首次尝试运用蒙古语创作主打曲《山泉》,并将印度的西塔琴、苏格兰的风笛等等音乐元素和蒙古音乐相互融合,创作出了一种更加新颖的音乐形式。这种融合现代和民族的世界音乐风格音乐不仅能极好地保留民族音乐的原汁原味,而且大众的接受度也非常高。
至此,斯琴格日乐开始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全新演绎产生极大兴趣,她发现这种融合出的带有律动的音乐,有利于更好地推广和传承少数民族音乐和文化。
2016年开始,以民族音乐全新演绎为亮点的《织谣》系列两张专辑相继面世,《织谣》与《织谣II》收录了包括蒙古族、藏族、彝族、维吾尔族、达斡尔族、朝鲜族、满族、普米族、傈僳族等等十几个少数民族共20余首古老民歌。
《织谣》首张专辑获得了被誉为"中国格莱美"的首届CMA大奖"最佳民族/民间演唱大奖" ,第二年,《织谣II》同样入围了该奖项。
这位质朴,灵气的歌手,完美完成了从摇滚女歌手到民族音乐传承者的华丽转身,用过瘾舒畅的天籁之音,将少数民族古老歌谣穿越历史长河带到了人们的身边。
让古老歌谣焕发生机
还原少数民族音乐魅力
"织谣"意思是"编织古老的歌谣",是将我国各个少数民族的古老民歌,通过现代的编曲方式,运用其他少数民族的音乐理念乐器,融合出带有强烈世界音乐风格的音乐形式。是斯琴格日乐对民族音乐、世界音乐、乃至自我的一种新的追求和理解方式。
《织谣》从名字,设计理念到封面,几乎都由斯琴格日乐亲自参与制作而成,封面图片里的五颜六色的编织画,也是由斯琴格日乐亲自用毛线编织的,它承载着斯琴格日乐自我的文艺,那种让你文艺入骨的感觉。
此次2019织谣-斯琴格日乐演唱会的曲目,大部分取自《织谣》两张专辑,包括十余首流传了百年以上的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民歌。斯琴格日乐将在现场用原汁原味的少数民族母语倾情演绎,完美再现少数民族的文化韵味。
在编曲方面,斯琴格日乐兼任《织谣》所有音乐的监制,将多种少数民族音乐元素相互融合,如维吾尔族音乐加入马头琴,普米族民歌融入了非洲律动,让融合编织成为织谣的主要能量。
此外,摇滚歌手出身的斯琴格日乐,还运用流行和摇滚的现代编曲方式,在歌曲中注入强烈的节奏感,让人不由自主身体跟随节奏摆动,即便对歌词意思不了解,也可以在现场自然而然地随音乐舞动起来。
民族乐器的激情斗法
不插电乐队的演奏狂欢
现场的一段马头琴与都塔尔的斗琴场面,将是本次演唱会的最大亮点之一。
维吾尔族的都塔尔清脆悠扬,蒙古族的马头琴厚重苍凉,将在现场激情竞技,各种花式炫技和震撼的音律表演将演唱会推向高潮,令观众大呼过瘾……届时,这两种民族乐器究竟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期待您现场体验哦。
全场演出以不插电乐队形式,引领现场观众进入充满欢乐又神秘的少数民族音乐氛围。六位独具特色的乐手也大部分由少数民族乐手组成,成员包含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
乐队成员
苏伯岱(蒙古族):吉他、口风琴
钱晓伟(汉族):爵士鼓
斯地克(维吾尔族):打击乐
小麦(维吾尔族):贝斯
阿迪力(维吾尔族):吉他/都塔尔
阿斯尔(蒙古族):马头琴
节目单
1、《娶媳歌》锡伯族
2、《达古拉》蒙古族、《燕子》哈萨克族
3、《金银鸟》彝族
4、《恰珠哩》普米族
5、《酒歌》蒙古族
6、《请到蒙古草原来》词曲:斯琴格日乐
7、《山歌好比春江水》广西民歌
8、《掀起你的盖头来》乌兹别克族
9、《鲁凯情歌》中国台湾高山族鲁凯部落
乐队演唱《吉尔拉》新疆民歌
10、《满族摇篮曲》满族
11、《忠实的心儿想念你》达斡尔族
12、《蒙古敬酒歌》蒙古族
13、《小草》布里亚特
14、《邦锦梅朵》藏族
15、《新世纪》词曲:斯琴格日乐
16、《离开》词曲:斯琴格日乐
最终演出曲目及顺序以实际演出为准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方法广告服务友情链接付款方式网站地图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学院客服:在线客服点这里  家教专员1:业务咨询点这里  家教专员2:业务咨询点这里  学院业务:业务咨询点这里

电话: 17701034448 邮箱: cn010w@163.com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 京ICP备09108194号-3

Copyright©2006-2021 www.cn010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1714号

收缩

学院网在线客服

  • 学院客服一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学院客服二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学院客服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学院客服四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电话:1770103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