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筝魂—王中山古筝独奏音乐会”
2019/11/22 13:33:18 www.cn010w.com 点击:686次
时间:2020.01.04 周六 20:00
场馆:佛山市 | 金马剧院
演出介绍
“筝魂—王中山古筝独奏音乐会”
王中山,中国当代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乐系副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会长,中国音乐家协会社会音乐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
在古筝演奏方面,王中山先生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他的音乐表现细腻、传神,音色柔美而亮丽,善于用情绪化的音乐语言表达理性化的思维。曾获国际中国民族器乐独奏大赛古筝第一名。他举重若轻的弹奏技巧、飘逸洒脱的“王者风范”令人瞩目,被誉为“筝坛圣手”。中国现代筝演奏新技法的领军人物。
在古筝技法开拓方面,他有许多新的创意并付诸实践,如在一九八六年“中国第一届古筝学术交流会”上,他创造性地运用轮指技法、并在中国筝上率先使用左手内戴四个义甲的形式进行演奏,丰富和增强了古筝双手演奏技能;开发和发展了多指摇和左手摇指,令古筝面貌为之一新。目前,这些新的演奏形式在中国艺术院校的古筝专业中已经得到广泛推广,显示出这些新技法的广阔前景和勃勃生机。
在古筝创作方面,他为国家核心刊物撰写文章多篇,创作和改编许多古筝独奏、重奏、合奏乐曲,部分作品被列为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艺术院校古筝专业的教学曲目,以及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考级机构的高级曲目。中国最权威的民族器乐大赛如:文化部主办的“文华奖”、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的“金钟奖”、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民乐大赛等,把他的部分作品作为这些权威赛事的规定曲目。
在古筝教学方面,成果显著,其学生多人在文化部、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举办的国内及国际顶级专业比赛中屡获殊荣,倍受关注。培养出的部分优秀学生已成为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民族乐团、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等国家级艺术院团的古筝演奏家和青年教师。
作为当代中国古筝艺术的集大成者,在教学之余,他还参加中央电视台等机构主办的各种大型演出活动,并在数十部全国有影响的影视剧中配乐。先后出版了《王中山古筝曲集》等书籍和音像制品,发行了多张个人独奏专辑和数十张教学光盘。曾出访东南亚及欧美等国家,大力推广古筝艺术。在国内外近百个大中型城市,先后举办了两百多场个人独奏音乐会和学术讲座。作为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和最受欢迎的古筝艺术家之一,他迄今保持着古筝演奏家有史以来举办独奏音乐会最多的纪录。
特邀嘉宾
计璐,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钢琴艺术指导,曾获中国音乐金钟奖钢琴专业青年组优秀奖,中国音乐金钟奖古筝比赛金奖伴奏。香港国际音乐节钢琴比赛专业组二等奖,韩国大邱世界音乐剧节组委会最高奖项——DIMF特别大奖。2008年受邀参与著名音乐人三宝原创音乐剧---《蝶》,担任键盘手,并进行全球巡演;受邀与《妈妈咪呀》原版艺术指导Mike合作,担任《妈妈咪呀》音乐剧中文版艺术指导;与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合作参与著名作曲家、指挥家---潘德列斯基--演出季,任钢琴演奏和celesta演奏;多年来一直参加北京市惠民系列演出暨中山音乐堂打开艺术之门系列音乐会的演出;多次受邀与国内外知名乐团合作演出,并与中国三大男高音合作专场演出;多年来,活跃于国内外重要音乐会及重大比赛中,连续两届参加中国最高等级赛事——金钟奖,参与指导的选手均获得优异成绩;近十年来,随王中山教授在国内外进行古筝专场音乐会巡演多达百场以上,受到好评。
黄佳庆,佰乐唱片特约演奏家,星海音乐学院2017级竹笛硕士研究生,2018年入选星海音乐学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竹笛专业委员会会员,师从星海音乐学院著名竹笛演奏家、教育家谭炎健教授。2012年以全国竹笛第一名考进星海音乐学院民乐系。2013年8月参加香港国际竹笛邀请赛荣获专业中青年组金奖.。2014年2月参加广东省首届民族器乐大赛荣获成年组金奖。2015年代表学院以广东音乐拔尖人才的身份赴武汉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参加与各大音乐学院的展演交流,2015年9月份在首都北京化工大学举办——“粤岭笛声”黄佳庆个人独奏音乐会。2017年10月份在江门演艺中心举办—“笛声佳韵”黄佳庆竹笛专场音乐会。同时参与广东卫视《国乐大典》电视栏目,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青春波尔卡》栏目的录制。
节 目 单
苏武思乡
杜宇魂·雪雁南飞
云起
枫桥夜泊
将军令 (筝与大鼓)
--------------------------中场休息----------------------------
四段锦
望故乡
在阿尔泰山下
赛马
曲目介绍
1、苏武思乡
河南筝曲
《苏武思乡》乐曲取材于汉朝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十九年,始终坚定不屈、忠汉不移这一动人故事,表现了苏武远离中原,在冰天雪地的北国,思念家乡的苦闷心情,歌颂了苏武的崇高民族气节。 曲调前半段深沉、抑郁,节奏迟缓,配以左手的滑按、小颤、滑颤、大颤等技法,使人似乎看到已近暮年的苏武在北国冰天雪地牧羊的苦难环境和思念故乡的忧郁悲愤心情。后半部分渐趋明朗,继而愤慨激昂,表现了苏武渴望与亲人团聚、重返中原的决心。乐曲结束时,多次出现了用苍劲有力的扣指奏出低沉愤懑的音调,表现出苏武对匈奴统治者的愤怒反抗和至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2、杜宇魂·雪雁南飞
客家筝曲 王中山编配
笛子:黄佳庆
《杜宇魂·雪雁南飞》是客家筝曲,表现冬去春回的不舍、伤感,就像客家人离开中原的心绪。托物言志来表现中国文化中的人情和亲情。
3、云起
王中山曲
云,以浓、以淡、以莽荡、以升腾;水,以急、以缓、以混沌、以清澈。“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超然物外,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空灵的意境、写意的手法,使得此曲不求形式上的具体而微,而着力追寻中国文化的内蕴神韵,其旨在探索中国音乐真正的精神境界和人文诉求。
4、枫桥夜泊
王建民曲
钢琴伴奏:计璐
作曲家王建民依据唐代诗人张继的著名诗篇所作,作品表现了中国文人精神,使听者在若隐若现的宋明古风中,感受到作者对【江枫渔火】的回念与思叹。曲中融合吸取了昆曲、苏州民歌、丝竹等曲式和音调特色,呈现出精致宜人、典雅诗意的水墨风情。
5、将军令(筝与大鼓)
浙江筝曲 王巽之传谱 王中山改编
《将军令》源于唐朝皇家乐曲,流传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有多种曲谱和不同乐器的演奏形式流传于世,筝曲《将军令》是浙江筝派代表作品之一。乐曲主要表现古代将军升帐时的威严庄重、出征时的矫健轻捷、战斗时的激烈紧张等场景和情绪。
6、四段锦
山东筝曲 赵玉斋编曲
山东筝曲代表作之一。此曲是赵玉斋先生根据山东琴曲中四首“大板曲”连缀创编而成,音韵铿锵,节奏有力,具有齐鲁淳朴豪爽的风貌特点。首段《清风弄竹》,微风拂过竹林,竹枝轻轻摇曳,竹叶沙沙作响;次段《山鸣谷应》,风儿吹过山谷,发出的回声仿佛在声声应答;三段《小溪流水》,潺潺的溪水穿过鹅卵石,迸发出清响;末段《普天同庆》,人们在一起欢快地庆祝,场面十分热闹。演奏时,右手小关节托劈的运用体现了山东筝曲的技法特点,左手大量的吟揉按滑则表现出山东筝曲独有的风格韵味。
7、望故乡
王中山曲
钢琴伴奏:计璐
该曲是王中山先生根据其于2006年创作完成的古筝与交响乐协奏曲《雪梅祭》,重新加工整理而成的一首筝与钢琴协奏曲。乐曲音乐素材取自河南豫剧的某些唱腔及过场音乐。作者在不改变古筝传统五声音阶排列的情况下,试图通过左手按压实现多次转调,恰如其分地表现了“二八”、“流水”等板腔体的精神实质;特别是巧妙运用河南筝派独有的小颤、游摇等技法,深切表达出了游子思乡的真挚情感和河南音乐淳厚浓郁的地方风格。仿佛痛彻心扉的思乡情,就在白发老娘的皱纹里、就在古筝的揉按间融化开来,让人闻之动容、难以释怀。
8、在阿尔泰山下
王中山曲
一段久远的记忆,一种凄美的痛,一丝犹如楼兰古城莫名遗失的悲凉。黄沙掠过,埋葬了荒草和岁月,甚或一颗颗跳动的心。不再有临境的感伤,只剩下些许落寞与急转直下般的怅然。——昭君匆匆走过的背影尚在,楼兰涉水的少女音容犹存。——罗布泊最后的湖水难道真是我们眼中的泪滴?请听,那久违的声音正一步步向我们走来。
9、赛马
黄海怀曲 王中山移植
钢琴伴奏:计璐
合奏原本是二胡曲的《赛马》,表现的是纳达幕大会热闹的赛马场景,美丽的草原风光和热闹欢乐的人群、生活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