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届“蓉城之秋”成都国际音乐季开幕音乐会大型交响套曲《我的祖国》
2020/9/7 14:01:26 www.cn010w.com 点击:795次
时间:2020.09.15 周二 19:30
场馆:成都市 | 成都城市音乐厅·音乐厅
指挥:林木森
钢琴:沈惠莲
巴扬:毛俊澔
女高音:张文沁
演奏:深圳交响乐团
成都交响乐团
曲目:
第一乐章 光荣与梦想
第二乐章 东方诗韵(钢琴与乐队) 钢琴:沈惠莲
第三乐章 雪域抒怀
第四乐章 春到边寨
第五乐章 丝路音画(巴扬与乐队) 巴扬:毛俊澔
第六乐章 大地之歌(女高音与乐队) 女高音:张文沁
第七乐章 我的祖国
艺术家介绍
作曲/张千一
博士,教授,中国当代著名作曲家。原总政歌舞团团长,中宣部首批"四个一批"人才,第九、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音协作曲与作曲理论学会副会长、《音乐创作》主编。1976年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管弦系;1984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于陈钢、桑桐、施咏康等教授;2007年获上海音乐学院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博士学位,导师:杨立青教授。自八十年代初以交响音画《北方森林》登上中国乐坛以来,创作了大量交响乐、室内乐、声乐、歌剧、舞剧、舞蹈、电影、电视剧等各类不同体裁的作品。曾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大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国家舞台艺术十大精品工程剧目"奖、"金钟奖"作品金奖、"荷花奖"舞剧比赛音乐金奖、"曹禺戏剧奖"优秀音乐奖、"金鸡奖"最隹音乐奖、"飞天奖"最隹音乐奖、"金鹰奖"最隹音乐奖、"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等多项大奖,是一位在器乐、舞台、影视、声乐等作品领域都取得了突出成就的作曲家,被誉为"作曲鬼才"。还曾获得全国少数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2005)、全军"德艺双馨名师名家"(2010)等荣誉称号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主要作品包括,交响音画《北方森林》、交响组曲《云南随想》(I)(II)、大型交响套曲《长征》《我的祖国》、交响随想曲《我们的岁月》《大提琴协奏曲》《交响前奏曲》《A调弦乐四重奏》《大提琴四重奏》《第一铜管五重奏》、民族管弦交响曲《大河之北》等,歌剧《兰花花》《太阳雪》等,舞剧《大梦敦煌》《野斑马》《马可.波罗》等,说唱剧《解放》、乐舞诗《大唐赋》、舞蹈《千手观音》等,影视《红色恋人》《哦,香雪》《益西卓玛》《我的长征》《天路》《红十字方队》《茶马古道》《大染坊》《成吉思汗》等,歌曲《青藏高原》《嫂子颂》《女人是老虎》《走进西藏》《传说》《在那东山顶上》《相逢是首歌》等。其作品不仅在国内外广泛演出、演奏、演唱、演播,还先后参加了中国香港"中国第一届当代作曲家作品音乐节"、"布拉格之春"音乐节、英国"现代中国作品音乐节"、汉城音乐节、中国香港世界大学生夏令营音乐节、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北京现代音乐节、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中国八分钟"(舞蹈《千手观音》)、2005年名古屋世博会(舞剧《霸王别姬》)、2015年米兰世博会(舞剧《马可.波罗》)等国际音乐节及国际性演出活动。2002年1月11日首次在北京北大百年讲堂举办由中国国家交响乐团演奏的《北大君士--张千一作品音乐会》;2010年11月3日在云南腾冲举办《张千一云南题材声乐作品演唱会》;2011年10月21日在北京解放军歌剧院举办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交响乐团演奏的《张千一交响作品音乐会》;2015年11月15日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举办由北京交响乐团演奏的《春莱虹瀚.凤凰求茶--张千一交响作品音乐会》;2019年6月23日在北京音乐厅举办由中国国家交响乐团演奏的《龙声华韵--张千一交响作品音乐会》。
2016-2017年担任人民音乐出版社《嘹亮军歌--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优秀歌曲集》(9卷)联合主编。2018年出版学术专著《碰撞、对话与交融--就尹一桑第二交响乐论其后期创作思维的主要特征》。
指挥/林木森
林木森,成都交响乐团常任指挥。于四川音乐学院附中随邱正桂教授学习指挥,后考入四川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随美籍华人指挥家朱其元教授学习。在校期间,曾得到:John Nelson、Thomas Sanderling、Christian- Ehwald、Mark Gibson、郑小瑛、汤沐海、张国勇、俞峰、胡咏言、傅人长、江浦琦等指挥家的指导;先后参加了"第三届厦门郑小瑛教授指挥班"、"第二、三届上海音乐学院国际指挥大师班"、入选第一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中国青年指挥人才培养计划"。以及在2014年国家大剧院歌剧节中,与著名指挥家吕嘉协作,排演了歌剧《江姐》;广受好评。《音乐周报》、《交响世界》等媒体曾这样评价他的指挥:"诠释作品结构清晰,处理用心,音乐有情绪而不滥情。""他的作曲家父亲和歌唱家母亲,带给他优良慧敏的音乐基因,使他在艺术的感知能力与审美趣味上,大大超越同龄人。" "林木森或将会是来自天府之国的第一位中国杰出指挥新秀。"林木森作为客座指挥与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团、中国歌剧舞剧院交响乐团、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苏州交响乐团、贵阳交响乐团、厦门爱乐乐团、昆明聂耳交响乐团、河南交响乐团、重庆交响乐团、四川爱乐乐团、四川交响乐团、四川音乐学院交响乐团等均有良好合作。
钢琴/沈惠莲
美籍韩裔钢琴家,施坦威艺术家,广州星海音乐学院特聘教授。沈惠莲以其在琴键上所表现出来的特诗意与魅力而收到世界乐坛的高度敬重,她在钢琴比赛和音乐会上的超群表现引起了世界各地媒体、听众的赞叹。沈惠莲10岁即在卡内基音乐厅演奏莫扎特的协奏曲并获得成功,继后又在Westchester音乐比赛中或荣誉奖并成为了受邀纽约电台演出的最年轻的独奏家。
沈惠莲沈毕业于朱莉亚音乐学院,在校内赢得两项协奏曲比赛奖,后又在意大利Senigallia国际钢琴大赛中夺得桂冠。在诸如美国D’Angelo青年艺术家比赛、南非UNISA国际钢琴比赛、法国世界大师比赛、澳大利亚悉尼国际钢琴比赛等重大赛事中名列前茅。沈惠莲先后和许多国际著名乐团合作,演出足迹遍布几大洲。她和丈夫杜宁武琴瑟和鸣,先后荣获意大利衣布拉国际大赛双钢琴大奖、挪威格里格钢琴国际比赛双钢琴和四手联弹第一名及格里格作品特别奖等奖项。伉俪二人组成的"杜与沈二重奏"获得了"天衣无缝"、"宛若一人"等等美誉。
近年来,沈惠莲在星海音乐厅成功演奏了莫扎特协奏曲,在韩国光州国际音乐节举行音乐会及大师班,在日本大阪国际艺术节举行音乐会,好评如潮。
巴扬/毛俊澔
青年手风琴演奏家,师从国际著名手风琴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系主任兼党总支书、博士生导师曹晓青教授。教育部"中央音乐学院拔尖创新人才"、首届"汉能"艺术英才基金入选者、宝钢教育基金奖获奖者。毛俊澔曾在德国柏林爱乐音乐厅、中国国家大剧院、中央音乐学院歌剧厅、广州大剧院等国内外著名音乐厅登台演奏独奏和协奏曲。
作为一名优秀的青年手风琴演奏家,毛俊澔在20余项国内外重大赛事上获奖。2017年5月,他以精湛的技巧、完美的艺术表现力和接近满分的成绩斩获享有"手风琴界的柴可夫斯基比赛"之称的"德国克林根塔尔国际手风琴比赛"演奏家组第一名,为祖国和母校赢得巨大荣誉。其中德国克林根塔尔、意大利卡斯特费达多、手风琴世界杯等比赛为文化部鼓励和奖励的国际重大比赛。他也因此多次荣获中国文化部颁发的荣誉证书与奖金。乌克兰指挥家、作曲家弗拉迪米尔·伦恰克曾评价毛俊澔:"他拥有无懈可击的技巧和艺术表现力让他可以驾驭任何类型的作品"。
2010年,毛俊澔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后升入本科和研究生部。2015年毛俊澔开始了在中央音乐学院作曲专业的辅修学习,先后师从朱赫副教授、郝维亚教授。毛俊澔还积极与作曲家们合作,首演了并录制了大量手风琴原创作品与影视音乐。此外,他还为手风琴创作了多首独奏与室内乐作品。目前,毛俊澔已出版两张个人手风琴独奏专辑《四季之歌》《北京色彩》。
女高音/张文沁
国家大剧院驻院歌剧演员。抒情花腔女高音,曾参演国家大剧院制作歌剧《霍夫曼的故事》(奥林匹亚),《假面舞会》(奥斯卡),《艺术家的生涯》(穆塞塔),《泰伊斯》(巫女),《茶花女》(安妮娜);儿童歌剧《白雪公主》(白雪),《没头脑和不高兴》(闹钟)。
张文沁硕士毕业于星海音乐学院,师从杨岩教授。曾荣获第二届哈尔滨音乐比赛(声乐)第二名;宁波国际声乐比赛第四名;入选2018"iSING"国际青年歌唱家培养计划;第十一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美声)比赛金钟奖;雷纳托·布鲁松国际声乐大赛第一名及布鲁松特别奖;意大利"V. Moscella"国际声乐比赛第二名(第一名空缺);第二届国际大学生歌剧声乐比赛第一名;第三届保罗·科尼歌剧声乐大赛第一名;第五届孔雀奖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声乐大赛音乐艺术院校研究生美声组一等奖;第三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艺术歌曲比赛(法语)研究生组一等奖。
张文沁曾于莫扎特歌剧《女人心》中饰演"Despina";《魔笛》中饰演"夜后";《唐璜》中饰演"Zerlina";威尔第歌剧《弄臣》中饰演"Gilda";唐尼采蒂歌剧《爱之甘醇》中饰演"Adina";约翰·施特劳斯轻歌剧《蝙蝠》中饰演"Adele"等主要角色,并多次参于各类重大演出。
演出团体/深圳交响乐团
成立于1982年,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经过30多年坚持不懈的追求和努力,被公认为是中国优秀职业交响乐团之一。新的目标是"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亚洲一流乐团"。
乐团现任团长是国家一级演奏员、小提琴家聂冰,音乐总监是杰出青年指挥家林大叶。著名指挥家余隆担任艺术顾问,德国指挥大师克里斯蒂安·爱华德为终身指挥,著名音乐家谭盾为首席客席指挥。
乐团一向重视民族交响乐作品的创作,精心组织创作的大型原创作品《神州和乐》《交响山歌·客家新韵》《人文颂》《我的祖国》等受到了业界专家、听众和媒体一致好评。每年定期举办的深圳本土作曲家作品音乐会已成为深圳"文化强市"战略的一张亮丽名片。
"追求一流,服务大众,演出、创作双轮驱动"是乐团艺术建设的坚定理念。为此,乐团将改革不止,创新不息,攻坚克难,勇攀高峰,不断奏出深圳(中国)的"好声音",为传播先进文化,为深圳文化事业的发展和"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成都交响乐团
成都交响乐团成立于1985年7月,是我国西南地区成立较早的从事交响乐事业的专业乐团之一,现任驻团常任指挥: 林木森、曹波。乐团坚持"中外结合,雅俗共赏,普及提高,面向社会,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已成功和规范化地建立和形成了古典音乐经典作品系列,普及音乐会系列,教育音乐会系列,节庆音乐会系列,爵士管乐队等演出模式。继1997年成功演出贝多芬第九"合唱"交响曲之后,近年来乐团相继创作完成了大型音乐舞台剧《康定情歌》;世界五大经典小提琴协奏曲等专场音乐会;大型汉藏羌彝原创民族交响音画《土风》、大型原创交响音乐会《乡音乡情》、大型原创交响套曲《成都》;《乐动蓉城》月末惠民音乐会;《蓉城之春》系列音乐会;2016首届成都国际音乐诗歌季;2017-2019蓉城之秋成都国际音乐季以及成都市历年来的新年音乐会等,并受到国内外专家和媒体好评。乐团演出足迹遍及全国并多次受到了来自美国、英国、意大利、德国、法国、奥地利、比利时、西班牙和俄罗斯等国家热情的出访邀请。
历年来,乐团和国内外著名的音乐艺术家们:如中国指挥家李德伦、严良堃、卞祖善、熊冀华、邱正桂、唐青石;芬兰指挥家沙拉斯特;德国指挥家纽曼;美籍华裔指挥家朱其元、刘江;美国指挥家塞缪尔·安德尔、艾米丽·布朗、瑞贝卡、瑞卡尔多;意大利指挥家法比奥;捷克指挥家Popelka;著名美籍华人指挥Marlon Chen以及美国小提琴家黄滨、董昆;中国小提琴家盛中国、李开祥、宁峰、陈曦、文薇、高参;澳大利亚小提琴家伍德科克、陈响等均有过圆满成功的合作,极大地促进了乐团的发展和提高,受到国际和国内各界的高度评价和赞誉。
(封底)作品介绍
获奖情况:2019年广东省文化繁荣发展专项资金(第七批)资助项目;
2019年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时代交响-中国交响音乐作品创作扶持计划"入选作品
大型交响套曲《我的祖国》,是作曲家以赤子般的情怀讴歌赞美我们伟大祖国的一部鸿篇巨作。全曲主题鲜明、气势磅礴、浪漫温馨、色彩斑斓。在以交响乐队为演奏主体的同时,穿插了钢琴、巴扬、女高音与乐队的协奏形式,并融入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和经典歌曲旋律,像一首首流动的诗,一幅幅壮美的画。整部作品由七个乐章构成:
第一乐章 光荣与梦想
庄严的号角奏响神圣的"光荣"主题:我们从五千年的黄土中走来,披着一身尘埃;我们从七十年的岁月中走来,光荣与梦想同在。乐章开始与结尾的动机式主题以铜管音色为核心,满载着历史的厚重感,并与深情温馨、激情宽广的弦乐歌唱性"梦想"主题交相呼应。
第二乐章 东方诗韵 (钢琴与乐队)
乐章运用单一主题的变奏手法而写成,其音乐语言及风格清纯而又浪漫,诗一般地表达了青年人勇于探索、敢于追求、充满理想的那份真诚。
第三乐章 雪域抒怀
放眼一望无垠的皑皑雪域,巍峨连绵的青藏高原,那悠扬自在的日喀则民歌"在那草地上"和圣洁深情的藏北阿里日土酒歌,穿越雪山,透过阳光,溢洒酥油飘香。
第四乐章 春到边寨
春天,生机勃勃,万物复苏……该乐章把贵州黔东南苗族和云南西盟佤族原生态音乐作为音响和节奏动态的基本元素,展现了祖国西南云贵高原少数民族充满活力、酣畅豪放的生命状态。
第五乐章 丝路音画 (巴扬与乐队)
绵延起伏的天山南北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里既有瑰丽无限的自然风光,也有艺彩纷呈的民族歌舞,更是连接中亚西亚的丝绸之路。在这个乐章里,作曲家通过巴扬迷人的歌唱性旋律,7/8独特而又丰富的复合节拍律动,把北疆伊犁哈萨克族的浪漫和南疆喀什塔吉克族的豪放,通过慢与快、静与动、歌与舞的对比充分展示出来,让浩瀚丝路呈现出天人合一的音画交融。
第六乐章 大地之歌 (女高音与乐队)
洁白的鸽群在蓝天上翱翔,大海上浮光跃金一碧万里。时而缥缈柔情、时而华丽舒展的女高音,辅以"憧憬的梦/优美如歌地、青春的梦/充满活力地、壮丽的梦/灿烂辉煌地"三个段落性标题,表达了对祖国大好山河的赞美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第七乐章 我的祖国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作为整部作品的点题乐章,作曲家把电影《上甘岭》那首经典歌曲"我的祖国"作为主题音乐材料,以不同的叙述方式将情感内涵外延、加浓、放大,并适时融入国歌动机,用交响化思维把对祖国的挚爱推向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