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境之音-竖琴专场音乐会》
2020/10/18 14:43:12 www.cn010w.com 点击:2702次
时间:2020.10.20 周二 20:00
场馆:深圳市 | 万象天地剧场
现任深圳交响乐团竖琴首席。 自幼师从干培雪教授(原中央乐团竖琴首席)学习竖琴。后师从张小杰教授,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她曾是Lyon Healy 竖琴大赛金奖及香港竖琴比赛金奖获得者,更多次获得国际竖琴比赛奖项。2014年彭佳赴世界享誉盛名的英国皇家音乐学院(Royal Academy of Music)继续学业,在英留学期间,举办了数次成功的音乐会,以专业第一的成绩毕业于英皇。
作为独奏家,彭佳和浙江交响乐团,西安交响乐团,大地之歌室内乐团等都有过成功的合作。
【金朕纮】
深圳高层次海外引进人才,现任深圳交响乐团中提琴首席,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先后师从上海音乐学院著名中提琴教育家沈西蒂教授,和世界著名中提琴演奏大师Yuri Bashmet。获得俄亥俄州立大学硕士文凭,以及包括马来西亚马拉亚等多所大学的荣誉硕士。
金朕纮曾先后就职于上海交响乐团、上海爱乐乐团,2002年他考入被誉为亚洲第一的马来西亚爱乐乐团,2006年被聘为该乐团中提琴首席至今;同时多年来受邀担任澳门乐团、新加坡交响乐团、德国班贝格交响乐团客席中提琴首席。2008年至2012年,他组建马来西亚爱乐乐团“首席四重奏”并担任中提琴演奏,同时担任马来西亚爱乐乐团室内乐音乐节主席;2012年,他与宁峰,秦立巍,顾晨组成“龙四重奏”,在世界多国巡演,被《音乐周报》誉为“2012中国第一四重奏”;2012年,他曾受邀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举办的全球华人音乐会,并担任中提琴首席;2013年,他与Hagen重奏组大提琴Clemens Hagen合作演奏《堂吉诃德》;2014年,他受俄罗斯西伯利亚文化部邀请,与俄罗斯小提琴家Mikhail Simonyan合作演奏《布鲁赫双重协奏曲》,并与法国Bretagne 交响乐团合作进行法国巡演,并于2014年被聘为中央音乐学院终生外聘教授。
作为一名中提琴演奏家,金朕纮的演出足迹遍布亚洲、欧洲等多个国家,并且在长期的中提琴独奏演奏、室内乐演奏和交响乐曲演奏中积累了大量经典曲目。在多年的演出经历中,金朕纮曾与马友友,马克西姆.文格洛夫,洛林.马泽尔,丹尼尔.巴伦博伊姆,里卡多.穆蒂,Rafael•Fruhbeck•de•burgos,罗日杰斯特文斯基,罗斯特罗波维奇等著名音乐家们同台合作,他良好的艺术修为、娴熟的演奏技巧、情感丰富的曲目演绎,得到大师们的一致赞誉和好评。
【卢思默】
2007 起跟随中国音乐学院附中长笛教授倪一珍,2010年 跟随沈阳音乐学院魏煌教授学习长笛,2011 年在德国埃森 Folkwang 音乐学院攻读大学预科,2013 年跟随德国杜塞尔多夫罗伯特舒曼音乐学院长笛教授 Evelin Degen 学习长笛,2017 年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2019 年 7 月以满分成绩毕业于德国杜塞 尔多夫罗伯特舒曼音乐学院,同年 10 月加入深圳交响乐团。
2012 年至 2016 年曾任德国埃森爱乐乐团青年乐团长笛首席,并于 2014 年以独奏家身份与德国埃森 Rellinghausen 交响乐团,在德国埃森,维斯,奥地利因斯布吕克,等城市与乐团举办巡回独奏音乐会,2019 年与乐团在德国埃森举办独奏音乐会。2017 年受邀并参加由德国北威州与德国联邦参议院举办的北威州周年庆典,为州长及议员演出。2017 年 5 月举办由德国电台全场直播重奏音乐会,2018.1 月与科隆歌剧院在德国法兰克福、斯图加特、汉诺威、不来梅、汉堡等城市进行巡回演出。2018.6 签约德国莱比锡 GENUIN 唱片公司 发行重奏 CD(When Breath Becomes Sound) 2016年10月获得德国Schmolzbickenbach国际室内比赛第一名,同年11 月获得由德国北 威州杜塞尔多夫颁发的政商以及艺术人才奖。2017.10 月获得德国弗里德里希·库劳(Friedrich Kuhlau)国际长笛比赛 重奏组第一名,同年 11 月获得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国家级奖学金(Deutschland Stipendium) 2018.4 月获得维也纳 Grand prize Virtuos 国际比赛室内乐第一名,并于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获奖音乐会,2018 年由法国著名作曲家 Anthony Girard 赠曲 Couleurs imaginaires。
【陈可欣】
师从著名竖琴演奏家,教育家张小杰教授。2015年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入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攻读竖琴专业。 在校期间曾获得人民奖学金,入选优秀室内乐音乐会等。曾多次于BBC交响乐团、萨尔茨堡爱乐、上海交响乐团等国内外乐团合作演出,并活跃与国内外知名大师班交流平台,获得好评。2019年7月于深圳大剧院举办个人音乐会,9月加入深圳交响乐团。
曲目单及演奏者
Liebestraume No.3—Franz Liszt
竖琴solo 彭佳
Impromptu —Faure
竖琴solo 陈可欣
Carnaval de Venise—Felix Godefroid
竖琴solo 彭佳
Cambria—-John Thomas
竖琴重奏
Libertango—Astor Piazzolla
竖琴x中提 彭佳
Gymnopedie No.1 —Eric Satie
竖琴x长笛 陈可欣
Bordel 1900 —Astor Piazzolla
竖琴x长笛 陈可欣
8 En bateau —Claude Debussy
竖琴x长笛 陈可欣
曲目介绍
1) Liebestraume No.3—Franz Liszt
《爱之梦 第三首》李斯特
《爱之梦 第三首》是李斯特为德国浪漫派诗人弗莱里格拉特的第二部诗集《瞬间》里的著名抒情诗《爱吧! 你可以爱得这样持久》所配的声乐曲谱。作品充分表达出李斯特对原诗的理解。是音乐会上经久不衰的演奏曲目。
2) Impromptu —Faure
《即兴曲》福雷
加布里埃尔·福雷(Faure Gabriel 1845~1924年)是法国著名作曲家和管风琴演奏家,在法国音乐历史上,福雷是跨越19世纪和20世纪的桥梁·由于福列在19世纪法国艺术歌曲乃至整个欧洲艺术歌曲发展中的地位和贡献,被后人誉为“法国的舒曼”。
3) Carnaval de Venise—Felix Godefroid
《威尼斯狂欢节》费利克斯 戈德弗洛德
费利克斯 戈德弗洛德是比利时著名竖琴演奏家和作曲家。年轻时前往法国求学,并最终定居在法国,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
4) Cambria—-John Thomas
5) Libertango—Astor Piazzolla
《自由探戈》阿斯特 皮亚佐拉
皮亚佐拉以很大的热情投入探戈音乐的创作中,打破了传统探戈音乐的一些窠臼,将现代化的古典、爵士等先进音乐技法融入探戈中,延伸了探戈音乐的表现幅度。
除作曲之外,他本人亦积极参与演奏,并采用了站立式的新的手风琴演奏方法,由于其音乐形式过于新潮,内容迥异于传统程式化的探戈,内涵更远比旧形式丰富,引发了部分听众的不解与不满,甚至发展为殴打事故,但皮亚佐拉终于找到了严肃音乐和探戈音乐相互结合的最有效方式:用探戈的激情来构架严肃音乐。
他在探戈音乐里加入了古典音乐的严谨和爵士音乐的即兴创作等要素,打破探戈音乐一成不变的旋律和不断重复的节奏,更凭借一己之力打破了当时人们对探戈音乐“非正统音乐”“仅能存在于社会底层”的世俗偏见。
6) Gymnopedie No.1 —Eric Satie
《吉诺佩蒂1号》埃里克·萨蒂
有一首古典曲子,它的旋律和演奏听似简单,但是却有着神秘深沉的魔力,这是一首大家可能既熟悉,又陌生的曲子,也许你在深夜某电台情感节目里、在《野蛮师姐》电影配乐里、在《凉宫春日的消失》的广告里,亦或是在某个街边咖啡馆里,你听到这个旋律,但是你从不知道它的名字,也不知道它的作者,更不了解曲子背后的小故事… …
《吉诺佩蒂1号》是由法国怪才作曲家Erik·Satie(埃里克·萨蒂)于1888年22岁时创作的, 也译作《裸体祭祀舞曲》,曲名原是指古希腊裸体男子所跳的一种仪式舞蹈,据萨蒂自己说是他当时读了法国作家福楼拜的《萨朗波》产生灵感而作的。关于这个奇怪的名字,Satie研究者也是议论纷纷。Gymnopedie是古希腊斯巴达每年为祭祀太阳神阿波罗而举行的庆典,到时老老少少的男人都必须跳舞,以讨阿波罗的欢心。取这个名字的原因据说是Satie看到一只希腊古瓶,而瓶上有关Gymnopedie祭典的花样触发了他的灵感,因此才以Gymnopedie为名。
整首乐曲优美而神秘、柔和而惆怅的意境,恍如将听者带到广袤的荒野,躺在松软的草地上仰望着神秘的夏夜星空。曲子虽然短小,但内敛而缓慢前进着的旋律仿若春蚕吐丝般的,在看似不起眼的音符进程中完成伟大的艺术表现。
7) Bordel 1900 —Astor Piazzolla
Bordel:妓院
阿斯特 皮亚佐拉的又一首探戈舞曲
8) En bateau —Claude Debussy
《泛舟》克洛狄 德彪西
法国著名作曲家德彪西(Achille-Claude Debussy)被认为是印象派的代表,他对传统音乐做了很多的大胆的革新。据说是因为他有一双无以伦比的敏锐的耳朵,他比一般人可以听的到更多的泛音。我没有这么好的耳朵,也没有这么精细的分辨声音的能力,但是我喜欢这种被称之为“印象派”的音乐。
德彪西的作品不仅能让人抒发情感,还能创造出惊人类似的自然景观,让人产生犹如身历其境的感觉。听他的作品《泛舟》,你一定会觉得自己正乘船在月光下的湖水上漂游……
竖琴介绍
竖琴是一种大型拨弦乐器。竖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拨弦乐器之一,起源于古波斯(现 伊朗),据埃及古图记载,此种乐器出现于公元前三、四千年。当时的形状犹如一个有弦之弓。早期的竖琴只具有按自然音阶排列的弦,所奏调性有限。现代竖琴是由法国钢琴制造家S·埃拉尔于1810年设计出来的,有四十七条不同长度的弦,七个踏板可改变弦音的高低,能奏出所有的调性。
竖琴早在18世纪时就开始用于歌剧的乐队中,它具有无与伦比的美妙音色,尤其在演奏琶音音阶时更有行云流水之境界,音量虽不算大,但柔如彩虹,诗意盎然,时而温存时而神秘,是自然美景的集中体现,由于它的丰富的内涵和美丽的音质,竖琴成为交响乐队以及歌舞剧中特殊的色彩性乐器,每每奏出画龙点睛之笔,令听众难以忘怀。
竖琴的外型精致、优美,极富艺术性气质,高雅、清纯如珠玉般晶莹,如朝露般清澄的音色。
广阔的音域,独特的演奏效果,余韵悠长、弹来趣味盎然,闻之令人心旷神怡。像月光下喷泉汩汩涌出的奇景美感,弥漫着诗样的气氛。在室内乐中,竖琴还是重要的独奏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