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典交响音乐会
2020/11/2 14:07:01 www.cn010w.com 点击:2803次
时间:2020.11.13 周五 19:30
场馆:合肥市 | 合肥大剧院
【演出详情】
交响乐这一西方文化的产物,作为一种高雅的音乐形式在全球已得到很广泛的普及。回首中国交响音乐的发展历程,已走过漫漫百年之路。然而,在这短短不到百年的历史中,我国的一些优秀的作曲家先驱们却在这短短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内,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的二三十年内,创作出了众多有影响的交响乐作品,展现了一代代作曲家对艺术发展的追求与探索。
安徽乐团推出的这台《中国经典管弦乐作品音乐会》,将通过精心选择的我国交响乐原创作品的经典曲目,再现新时代中国交响乐作品的精粹与风格特色。通过高雅音乐艺术的自身魅力,唱响时代旋律,营造艺术氛围。以回报长期以来喜爱高雅艺术音乐、支持高雅艺术音乐的各界观众。
指挥:徐 宏
国家一级指挥。现任安徽乐团副团长,安徽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荣获安徽省“六个一批”拔尖人才称号;享受安徽省政府津贴。
指挥了2003年至今的安徽省《新年交响音乐会》、《新春民族音乐会》、《中秋音乐会》等大型音乐会。出访的国家和地区有美国、加拿大、德国、瑞士、奥地利、埃及、韩国、香港、澳门、台湾等。指挥的作品有:原创京剧《天地人心》、《程长庚》、《戚继光》;原创徽剧《包公出山》、《徽班》;黄梅戏清唱剧《天仙配》、《红梅赞》;原创歌剧《包青天》、歌剧《原野》、《小二黑结婚》等。
首席:王晓洁
国家一级演奏员,安徽交响乐团副团长,交响乐团首席。曾在国家大剧院举办的“全国第一届交响乐之春”音乐会上担任小提琴独奏,并首演小提琴独奏曲“春之爱”,在2011年全国交响乐巡演中任小提琴独奏。先后多次随团出国(境)演出,广受好评。担任主奏小提琴、副首席的原创作品钢琴协奏曲《董永与七仙女》获《2005-2006年安徽省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奖二等奖》(音乐)。担任第一小提琴的现代京剧《天地人心》、黄梅戏《风雨丽人行》、《雷雨》、《逆火》等重点剧目均获得国内重要奖项。
节目单
一、交响序曲《红旗颂》 吕其明曲
二、管弦乐小品:1、晚会 2、森吉德玛 贺绿汀曲
三、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陈 钢 何占豪曲
四、管弦乐《瑶族舞曲》 茅 沅 刘铁山曲
五、管弦乐组曲《炎黄风情》选曲 鲍元恺曲
1、对花 2、紫竹调 3、猜调 4、太阳出来喜洋洋
六、管弦乐《苏三组曲》 刘廷禹曲
七、《第一交响曲》 关 峡曲
指挥:徐 宏
首席:王晓洁
演奏:安徽交响乐团
曲目介绍
一、交响序曲《红旗颂》 吕其明曲
《红旗颂》是由安徽籍著名作曲家吕其明所创作的交响曲。它以红旗为主题,以庄严宏伟的歌唱性的旋律,表现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不怕牺牲,艰苦奋斗,英勇顽强,奋发向上的革命气概,热情讴歌了伟大祖国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
二、管弦乐小品
1、晚会 贺绿汀曲
《晚会》是首富有鲜明民族色彩的管弦乐曲,结构短小、紧凑,旋律优美、朴素,采用民族调式和民间音乐的旋法,音乐中创造性地运用了中国民间锣鼓节奏,配器手法简洁,音色多变,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晚会上热闹愉快的气氛。
2、森吉德玛 贺绿汀曲
《森吉德玛》是贺绿汀根据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一带的民歌《森吉德马》所创作,曲名是一位姑娘名字的译音。乐曲基本上保持了原来民歌的旋律和落音特点,音乐主题鲜明,旋律优美流畅,民族风格强烈,结构是重复型的四句乐段,经作者细腻的配器,精心处理,塑造了两个具有鲜明对比的音乐形象,丰富了原民歌的表现力,是一首通俗易解的管弦乐曲。
三、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陈 钢 何占豪曲
这是以我国人民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为题材,以越剧里的部分曲调为素材写成的一首单乐章标题协奏曲。
第一部分呈现出一幅风和日丽、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画面。
第二部分奏出了凶暴的封建势力主题和祝英台的不安和痛苦的心情,由副题变化而来的抗婚音调和由引子发展而来的封建势力主题交替出现,逐渐形成第一个矛盾冲突的高潮——强烈的抗婚场面。
第三部分由长笛和竖琴将音乐带入了仙境,加上弱音器的小提琴重新奏出爱情主题,表现了人民的愿望和想象——梁祝化成蝴蝶,翩翩起舞。
四、管弦乐《瑶族舞曲》茅沅 刘铁山曲
作品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作曲家以民间舞曲《长鼓歌舞》为素材用管弦乐的手法,丰富、生动的展现了瑶族民众欢歌热舞的喜庆场面。乐曲用优美的旋律,表现了能歌善舞的瑶族人民的生活情貌。
五、管弦乐组曲《炎黄风情》选曲 鲍元恺曲
1、对花
乐曲的主题采用的是河北沧州地区的民歌《对花》,中部则是另一首沧州民歌《放风筝》的旋律。全曲以多变的节奏、对置的音色和丰富的力度变化描绘出对歌场上欢腾热烈的场面。
2、紫竹调
“紫竹调”原是一首流行于苏州的市井爱情小调,后成为上海沪剧曲牌。乐曲以弦乐和二胡、琵琶、曲笛演奏旋律,竖琴的晶莹琶音与之相合,颇具江南丝竹的风格。
3、猜调
乐曲以富有浓厚生活气息和生活情趣的云南童谣“猜调”改编,表现了姐妹问答对歌的活泼情趣。全曲以木管乐器的明亮音色和弦乐拨奏的轻快节奏突出显现了旋律的戏谑气氛,中部引用了另一首云南民歌《安宁州》的优美旋律。
4、太阳出来喜洋洋
这是一首爽朗明快的四川山歌:“太阳出来喜洋洋,挑起扁担上山岗,手中拿把开山斧,不怕虎豹和豺狼。”乐队全奏贯穿全曲,铜管乐器粗野的呐喊,弦乐从压抑到爆发的转接,以及定音鼓的狂躁敲击,表现了雄性勃发的阳刚之气。
六、管弦乐《苏三组曲》 刘廷禹曲
《苏三组曲》是中国作曲家刘廷禹根据自己早年创作的芭蕾舞剧《女起解》的音乐予以改编,其素材取自传统京剧《玉棠春》。《苏三组曲》主要表现苏三被诬陷判死刑后,在押解途中向老解差诉说冤情和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发对生活的向往之情。作曲家力图通过苏三一生中几个生活情景的音乐再现,表现出一个普通中国民女在封建社会遭受的不幸和人生坎坷,鲜明生动地塑造了苏三的形象。组曲以最脍炙人口的《苏三起解》旋律作为最后终曲旋律,在悲壮的控诉中结束。
七、《第一交响曲》 关 峡曲
乐曲的主旋律由于被用在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的配乐中而广为传播,家喻户晓。旋律波澜壮阔,仿佛朝霞烘托的冉冉红日跃出山顶或海面,又好像置身于激情燃烧年代的景象里,轻盈而愉快的翻飞在青葱岁月之间,仿佛是一位讲述者在叙述或吟唱曾经有过的一种忘我奉献的情怀,用平凡和信念感染年华。是一代人用情和爱谱写的一曲生命乐章!
*演出节目及顺序以演出当晚为准
安徽乐团简介
安徽乐团是2010年艺术表演团体改革中经安徽省编制委员会批准,整合安徽省歌舞剧院所属交响乐团、民族管弦乐团组建而成。是安徽省文化厅直属事业单位。安徽演艺集团代管。
安徽乐团内设交响乐团(对外称安徽交响乐团)、民族管弦乐团(对外称安徽民族管弦乐团)。常任指挥徐宏。
安徽交响乐团始建于1956年,是我省唯一双管配制的专业交响乐团。乐团以演奏肖斯塔科维奇的《第十一交响曲》、贝多芬的《命运》、《田园》、《合唱》、柴可夫斯基的《e小调第五交响曲》、比才的歌剧《卡门》组曲、德沃夏克的《e小调第九交响曲》、《第八交响曲》等中外名曲而享誉省内外。
多年来,乐团先后邀请了李德伦、黄晓同、曹鹏、陈贻鑫、朱晓谷、俞峰、曾田宏昭(德国)、张国勇、陈澄雄(中国台湾)、彭家鹏、顾宝文(中国台湾)、拓鹏等人执棒;蔡崇力、殷承宗、闵惠芬、许忠、孔祥东、盛中国、俞丽娜、于红梅、濑田裕子、戴高德、孙娜(旅美)等的加盟演出,提高了乐团的艺术水平,提升了乐团的社会影响力。
乐团在演奏中外名作的同时,创作上演了钢琴协奏曲《董永与七仙女》、交响曲《黄山·黄梅》、小提琴与乐队《春之爱》、《太平湖之恋》、管弦乐《树上的鸟儿成双对》、《花鼓灯波尔卡》、《安徽民歌组曲》、《渡江1949》等作品,使交响乐为了弘扬“徽文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乐团坚持走创新之路,与黄梅戏、泗州戏、徽剧、京剧、歌剧合作,推出了《黄梅交响》、《拉魂交响》、京剧《天地人心》、《戚继光》、歌剧《原野》、《包青天》等,广受欢迎。
乐团先后在香港文化中心音乐厅、深圳剧院、广州星海音乐厅、国家大剧院音乐厅、河南艺术中心音乐厅等地演出,赢得好评。
做为中国交响乐团联盟、亚太地区交响乐联盟成员,乐团正加快融入世界的步伐。
乐团音乐家小组代表国家在第七届亚洲音乐节上荣获“演出优秀奖”、在韩国江原道太白市大关岭国际音乐节获“最优秀演出奖”、参加(中国香港)国际丝竹大赛获国际中华文化艺术交流展演协会颁发的“最佳组织奖”等。钢琴协奏曲《董永与七仙女》获安徽省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奖(音乐类)二等奖。泗州戏清唱剧《摸花轿》获安徽省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为宣传安徽,提升安徽的美誉度做出了贡献。
安徽民族管弦乐团始建于1956年,是一个有着鲜明安徽特色,创造、传承着徽文化音乐历史,在海内外享有盛誉,创造过许多业绩的乐团。多年来乐团涌现了唢呐演奏家刘凤鸣、坠胡演奏家陈宝红、古琴诸城派传人刘赤诚、琵琶浦东派传人潘嫦青(硕士生导师)、笛子南派传人陈惠龙(硕士生导师)等中国民族管弦乐发展史上的领军人物。挖掘、改编、创作了《凤阳歌》、《花鼓灯会》、《春到徽州》、《槐荫别》、《黄梅之花》、《皖风戏韵》、《意向黄山》、《天仙配》、《琅琊神韵》等一大批具有安徽特色的民族器乐作品。
乐团作为中国和安徽的文化使者成功地出访俄罗斯、西非七国、韩国、瑞典、日本、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等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曾为丹麦首相、赞比亚总统、马里总理、莫桑比克总统、也门总统及各国驻华使节、外国友人、各界知名人士演出。2009年成功地在德国、瑞士、奥地利、埃及举办了《中国(牛年)新春民族音乐会》,皖风徽韵登上维也纳金色大厅。2011年乐团在美国华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纽约林肯艺术中心、哈佛大学等著名殿堂上演“中华风韵”,引起了广泛的轰动。2013参加加拿大枫华国际艺术节荣获“舞台演出金奖”等,赢得了世界的盛赞。已成为传播安徽优秀音乐文化、展示安徽良好形象的窗口。
《新年音乐会》、《新春民族音乐会》、《‘两岸情’中秋民族音乐会》等已成为有影响力的品牌,日益深入人心。
乐团的音乐家小组代表中国在蒙古国举办的“亚洲音乐节”上获优秀演奏奖。在(香港)国际丝竹大赛获国际中华文化艺术交流展演协会颁发的“最佳组织奖”、团体演奏一等奖。2013年参加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民族器乐民间乐种展演喜获演奏奖(二等奖),2013年参加加拿大“枫华国际艺术节”荣获“舞台演出金奖”等。2017年海内外江南丝竹邀请赛专业组二等奖及新作品创作奖。“徽之韵”组合入选文化部、海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民族器乐民间乐种组合展演。
近年来,安徽乐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指导思想,隆重推出了《把一切献给党》、《奏响五大发展,放歌美好安徽》、《欢度国庆节,喜迎十九大》、《新时代,新安徽》、《辉煌四十年,奋进新时代》、《放歌新时代,共圆小康梦》等大型音乐会,通过艺术化弘扬正气歌,通过音乐会凝聚正能量。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力,获得了省委、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