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潮起珠江,鹏程四十载”音乐会
2020/11/19 14:16:05 www.cn010w.com 点击:355次
时间:2020.12.01 周二 20:00
场馆:广州市 | 星海音乐厅(交响乐演奏厅)
指挥:余隆 Long Yu, conductor
女高音:李晶晶 Li Jingjing, soprano
男高音:张学樑Zhang Xueliang, tenor
二胡:陆轶文Lu Yiwen, Erhu
合唱:华南师范大学合唱团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Choir
演出曲目
王佑贵(杜鸣心编配)春天的故事 Wang Yougui (arr. Du Mingxin)Spring Story
陈其钢逝去的时光,为二胡与乐队而作
Chen QigangReflet dun temps disparu, concerto for Erhu and orchestra
二胡:陆轶⽂Lu Yiwen, Erhu
李海鹰第一交响曲(珠江)(世界首演)
Li HaiyingSymphony No. 1 (Pearl River) (World Premiere)
1.珠江惊雷 Adagio,Allegro con brio
2.春之女神 Andante,Moderato
3.激情律动 Scherzo
4.荣耀珠江 Largo, Allegro,Maestoso
女高音:李晶晶 Li Jingjing, soprano
男高音:张学樑Zhang Xueliang, tenor
合唱:华南师范大学合唱团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Choir
*具体曲目以演出现场为准
艺术家介绍
指挥:余隆
余隆是活跃于国际乐坛的最杰出的中国指挥家,被《纽约时报》誉为“中国古典音乐界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余隆于2003年5月起担任广交音乐总监,而他与广交的首次合作则要追溯至1994年11月。他同时还担任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委员会主席和中国爱乐乐团艺术总监,上海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和上海夏季音乐节的联合总监,以及香港管弦乐团首席客席指挥。余隆创办了北京国际音乐节并于1998年至2018年间担任其艺术总监,在他的出色领导下,北京国际音乐节已跻身于全球最重要的音乐节之列。
余隆于2003年就任广州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当年,即率乐团与大提琴家米沙•麦斯基一道进行了大规模的欧非巡演,在巴黎香榭丽舍剧院、卢森堡音乐学院音乐厅、荷兰阿姆斯特丹音乐厅、开罗歌剧院和亚历山大音乐厅演出,并于首个任期内(2003-2007)即带领乐团完成了世界五大洲的巡演。余隆在担任广交音乐总监至今的十余年来,不但令广交成功跻身中国最优秀交响乐团之列。余隆被英国《BBC音乐杂志》形容为“以无与伦比的热情和忠诚为中国的音乐心脏地带燃起了不灭的艺术火种”。仅在广州,他就曾于2005年和2010年分别创办了以广交为东道主的中国广东国际音乐夏令营(CISMA)和广东亚洲音乐节,并担任其艺术总监。这两项国际音乐盛事至今为外界所称道,同时为广交建立了更为广泛的国际声誉。2017年1月,余隆邀请大提琴家马友友共同创办的首届“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YMCG)”在广州成功举办,被业界评论为“翻开中国交响乐崭新的一页”。
余隆指挥过世界各地一系列知名交响乐团和歌剧院,其中包括纽约爱乐乐团、芝加哥交响乐团、费城交响乐团、洛杉矶爱乐乐团、蒙特利尔交响乐团、华盛顿国家交响乐团、辛辛那提交响乐团、巴黎管弦乐团、班贝格交响乐团、汉堡国家歌剧院、柏林广播交响乐团、莱比锡广播交响乐团、汉堡北德广播交响乐团、慕尼黑爱乐乐团、悉尼交响乐团、墨尔本交响乐团、BBC交响乐团、香港管弦乐团、东京爱乐乐团和新加坡交响乐团等。余隆多年来与以艾莉森•巴尔松、曹秀美、郎朗、马友友、米沙•麦斯基、马克西姆•文格洛夫和王羽佳为代表的众多国际著名艺术家保持频繁合作。
2008年,余隆指挥中国爱乐乐团作为首支中国乐团在梵蒂冈城保罗六世礼堂演出,教宗本笃十六世观看演出,成为令全世界瞩目的中西方文化交流盛事。2014年余隆率领中国爱乐乐团在英国BBC逍遥音乐节上演出,该音乐会的电视转播在英国收视率过百万,余隆和中国爱乐也成为了首位中国指挥和中国乐团登上这一舞台。
2018年6月,余隆与德意志留声机签署独家录音合约,成为DG旗下签约的第一位中国指挥家。2019年夏,作为上海交响乐团140周年庆典的一部分,余隆率乐团世界巡演并亮相英国BBC逍遥音乐节和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美国狼阱表演艺术国家公园和拉维尼亚音乐节、瑞士琉森音乐节、奥地利格拉芬内格音乐节以及荷兰阿姆斯特丹音乐厅。
2020/2021乐季,余隆将和汉堡国家歌剧院演出歌剧《茶花女》,同时作为客座指挥与下奥地利州交响乐团、东京交响乐团合作演出。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余隆除了执棒广州交响乐团的多场重要音乐会以外,他还将分别执棒香港管弦乐团和著名小提琴家马克西姆•文格洛夫、上海交响乐团和钢琴家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的音乐会,并与后者演绎贝多芬全套钢琴协奏曲。此外,余隆和中国爱乐乐团还将呈现乐团20周年庆典音乐会暨北京国际音乐节闭幕式、纪念潘德列茨基大师音乐会以及为期三周的国内巡演。
为了推动中国交响乐的宏观发展,余隆联合上海交响乐团、上海音乐学院和纽约爱乐创建了中国首个乐队学院。他的前瞻性愿景着眼于向中国正在成长中的古典乐观众介绍重要的西方作品,包括瓦格纳的指环王系列、马勒系列,还有理查德•施特劳斯、本杰明•布里顿及其他作曲家作品。2014年,纽约爱乐乐团任命余隆为乐团国际顾问委员会荣誉成员。这一由12名成员组成的委员会是一个倡导者和大使们与各国个人和机构联结的关系网,以培养纽约爱乐长期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
余隆1964年出生于上海的音乐世家,自幼随外祖父、著名作曲家丁善德教授学习音乐。后求学于上海音乐学院和德国柏林高等艺术大学。1992年,余隆担任中央歌剧院首席指挥。同年,他参与创办了中国的新年音乐会系列,并连续三年担任指挥。1993年起,余隆连续五年为香港市政局指挥歌剧演出。
鉴于余隆在推动当今世界古典音乐事业发展和促进国际间文化交流方面所做的突出贡献,法国政府特别授予余隆“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2002年,德国万宝龙文化基金会向余隆颁发了年度“万宝龙卓越艺术成就奖”; 2005年,意大利总理贝鲁斯科尼向余隆颁发了“共和国骑士勋章”; 2014年,他获得象征着法国最高荣誉典属体系的荣誉军团骑士勋章;2015年,余隆荣获“全国优秀文学艺术工作者”荣誉称号,并获得由美国大西洋理事会颁发的“全球公民”奖,以及由耶鲁大学音乐学院颁发的“桑福德奖章”;2016年,余隆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外籍荣誉院士,并于同年被授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十字勋章;2018年,余隆被香港演艺学院授予荣誉博士学位。
余隆目前还担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并于2019年7月在中国音乐家协会交响乐团联盟成立大会上当选为该联盟的第一届主席。他还于2010年被授予“年度中国文化人物”称号,并于2013年获颁国家级学术机构主办的最高艺术大奖“中华艺文奖”,同年,中央音乐学院向余隆颁发荣誉院士证书,以表彰他对中国音乐的发展和对外文化交流做出的杰出贡献。
女高音:李晶晶
李晶晶曾在中央音乐学院就读,师从著名声乐教育家郭淑珍教授;之后在奥地利维也纳国立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就读,师从著名声乐教授克劳蒂雅•维斯卡 (C.Visca),2010年以“歌剧与轻歌剧”(师从R.Nickler与I.Parik)、“艺术歌曲与清唱剧”(师从W.Moore与G.Fontana) 双硕士学位毕业, 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学校颁发的“杰出成就奖”,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学生。学习期间曾多次获得多个奖学金,还曾考入多个国际声乐大师班,跟随世界著名歌唱家如:弗蕾尼(MirellaFreni), 阿莱沙(Francisco Araiza), 安•莫瑞(Ann Murray)等学习进修,并受到各位大师的一致好评。她曾获得第22届奥地利多斯塔尔国际轻歌剧声乐比赛第一名,第1届保加利亚国际艺术歌曲声乐比赛获第二名,第2届瑞典国际声乐比赛“瑞典近现代音乐最佳表演奖”等等;是首位在歌剧、轻歌剧、艺术歌曲等多个领域获奖的中国歌唱家。她还曾跟随世界著名艺术歌曲伴奏大师JoergDemus、Graham Johnson和HartmutHoell研习德奥艺术歌曲的演唱。2013年她与奥地利著名钢琴艺术大师J.Demus在北京合作录制了一张德奥艺术歌曲专辑,于2014年正式出版。
她先后在中央歌剧院排演的歌剧及歌剧音乐会中饰演主角,如《蝙蝠》中的阿黛拉(Adele)、《卡门》中的弗拉斯基塔(Frasquita)、《山林之梦》中的雪儿、《魔笛》中的帕米娜(Pamina)、《费加罗的婚礼》中的苏珊娜(Susanna)、《女武神》中的赫尔姆维格(Helmwige)、《红帮裁缝》中的王阿秀、《费德里奥》中的玛切丽娜(Marzeline)、《波西米亚人》中的穆塞塔(Musetta)、《莱茵的黄金》中的沃格林德(Woglinde)、《女人心》中的德斯皮娜(Despina)等。曾多次受邀与国内外交响乐团合作,担任音乐会独唱,出演莫扎特《c小调弥撒》、罗西尼《圣母哀悼曲》、马勒《第四交响曲》、尼尔森《第三交响曲》、冼星海《黄河大合唱》、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弗雷《安魂曲》、马勒《第八交响曲》、马勒《第二交响曲》、李海鹰《六祖颂》等。她曾受邀与新加坡华乐团合作,演出歌剧《原野》,饰演女主角金子。还曾受邀与新加坡交响乐团合作,演出《卡门》,饰演女主角米卡埃拉(Micaela)。她曾受上海歌剧院邀请,在轻歌剧《蝙蝠》中饰演女主角阿黛拉(Adele)。她曾多次受邀与国家大剧院合作,主演了多部经典歌剧中的主角,如歌剧《卡门》的弗拉斯基塔(Frasquita),《蝙蝠》的阿黛拉(Adele)、《灰姑娘》的克洛琳达(Clorinda),《霍夫曼的故事》的“机器娃娃”奥林匹亚(Olympia),《费加罗的婚礼》的苏珊娜(Susanna),《假面舞会》的奥斯卡(Oscar)。她还曾受邀演出旧金山歌剧院制作的歌剧《红楼梦》,饰演女主角林黛玉。2019年初受邀到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与新加坡华乐团合作,出演华艺节华语新歌剧《画皮》,饰演王夫人。同年末在中央歌剧院原创歌剧《萧红》中,饰演萧红。
李晶晶曾与多个国内外知名乐团合作,与多位著名华人指挥家合作,如俞锋、郑小瑛、陈佐湟、李心草、叶聪、张艺、吕嘉、水蓝、张国勇、杨洋、汤沐海、陈康明等。
李晶晶还曾数次受邀在国家大剧院 “经典艺术讲堂”,“走进唱片里的世界”, “古典音乐频道”等多种音乐艺术讲座中担任主讲。2012年3月,被国家大剧院与北京市精神文明办聘请为“北京市文化艺术志愿者”。2014年被国家大剧院与丰台区政府聘为“歌剧艺术选修课特聘专家”。2015年被国家大剧院聘请为“歌剧兴趣培养学校特聘专家”。2019年,被聘请为“央音第三届全国青少年艺术展演”评委。
李晶晶的舞台风格成熟且多样,在创作中精益求精,成功地塑造了多个角色,是中国新一代歌唱家、歌剧表演艺术家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男高音:张学樑
男高音歌唱家,现为农工党党员、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广东省青年联合会常委、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音乐家协会理事、广东省声乐协会理事、广东省声乐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国际歌剧教育学会理事。
曾荣获第十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美声唱法金奖、第二届Yang SooHwa国际声乐比赛第一名。多次荣获广东省优秀音乐家奖及广东省优秀音乐家突出贡献奖,2016年获得“广东省十大青年音乐英才”荣誉称号,2016年入选“广东省重大人才工程—广东特支计划”青年文化英才,2017年4月,受文化部和广东省文化厅邀请,与广州交响乐团公派访问摩洛哥,参加“索维拉”音乐节。
曾多次参加国内外重大演出,常年与香港管弦乐团、广州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青岛交响乐团、贵阳交响乐团、兰州交响乐团、厦门爱乐乐团、杭州爱乐乐团、广东民族乐团、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华南师范大学交响乐团等乐团合作演出。常年合作的著名指挥家有胡炳旭、俞峰、张国勇、李心草、谭利华、杨洋、林大叶、景焕、傅人长、王甫建、朱曼等。
他曾在贝里尼歌剧《诺尔玛》中饰演波利昂、在威尔第歌剧《茶花女》中饰演阿尔弗莱多、在威尔第歌剧《弄臣》中饰演公爵、在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中领唱、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老师的小说改编的大型民族歌剧《檀香刑》中饰演钱丁、在大型音画剧《答案》中饰演江叔、在清唱剧《虎门长啸》中饰演关天培。
二胡:陆轶文
青年二胡演奏家,上海音乐学院二胡教师,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二胡学会理事,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与文华奖的双金奖获得者。
作为二胡艺术领域极具演奏实力和发展潜力的青年领军人物之一,陆轶文先后获得各类重大比赛奖项及荣誉称号:2012年荣获“上海之春”国际二胡邀请赛金奖、《第四二胡狂想曲》最佳演奏奖;第四届“文华奖”二胡青年组金奖;首届“竹堑杯”国际二胡大赛第一名;2013年获得首届“黄海怀二胡奖”金奖;2014年荣获CCTV“中国新十大二胡演奏家”称号;2015年获得第十届“金钟奖”二胡比赛金奖;2018年被评为“2016-2017中国民族音乐年度新人”;2019年入选“上海青年文艺家”计划;2019年荣获“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项目——舞台艺术表演”的资助,成功举办《中国旋律——二胡与交响乐的对话》个人专场音乐会。
陆轶文自幼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附小直至上音硕士毕业,先后师从刘捷、陈春园教授以及二胡大师闵惠芬。
近年来,陆轶文以独奏家身份活跃于国内外音乐舞台。合作过的乐团有中国爱乐乐团、上海交响乐团、法兰克福广播交响乐团、列日皇家爱乐乐团、以色列现代乐团、台湾广艺爱乐管弦乐团、杭州爱乐乐团、深圳交响乐团、上海爱乐乐团、青岛交响乐团、贵阳交响乐团、河北交响乐团、香港中乐团、新加坡华乐团、台北市立国乐团、上海民族乐团、江苏民族乐团、吉林民族乐团等。演出足迹遍布世界,曾出访过南极长城站、美国、德国、瑞士、奥地利、比利时、以色列、新加坡、日本、埃及、台湾、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交流演出,获得各界高度赞誉,如潮好评。
她演奏基本功扎实、技术精湛、音乐表现自然流畅,舞台感染力强,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且擅于驾驭不同题材与体裁的作品。在其弓弦之间不仅能深刻感受到中国传统音乐演奏技法与情愫传递,更能听到许多当代二胡新作,品味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在她钻研演奏同时,也为二胡的普及与国际化,不遗余力地参与推广。自2018年起,受邀担任世界顶级琴弦品牌Thomastik-Infeld以及世界顶级琴盒品牌Bam的全球二胡产品形象代言人,为二胡这件经典的中国传统乐器增添一线时尚与现代的光彩。
合唱:华南师范大学合唱团
华南师范大学合唱团成立于1988年,现任艺术总监/常任指挥苏严惠。多年来,合唱团坚持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坚持音乐专业教育与学校艺术教育相结合,在学校创建的“广东省音乐与舞蹈艺术教育实践教学示范中心”中践行“立德育人,朋辈同行”的实践模式,实施以合唱教育为主的大学生通识教育,在大学生人才培养中发挥作用。2015年始创办《心声》系列音乐会,每年在星海音乐厅交响乐厅举行“心声--华南师范大学合唱团专场音乐会”,积极推行中国合唱创作新作品,在教育界及社会上获得极高评价。
曾获得国家、省部级专业合唱比赛金奖超60项,国际金奖近30项。其中,在2015年参加希腊KALAMATA国际合唱比赛及西班牙第四届CALELLA国际合唱比赛中,获得六项金奖,其中三项金奖冠军;在2017年里加世界合唱大奖赛中,获得六项金奖一项银奖。合唱团在2017年INTERKULTUR世界合唱最新排名中名列女声合唱组别第10位。在今年8月份刚刚结束的瑞典-哥德堡世界合唱大赛上,华南师范大学合唱团荣获五项金奖,在所参赛的组别中,均以90分以上的成绩获得金奖。在9月份“百歌颂中华”决赛中以99.20分的好成绩获得金奖第一。在不断的实践中,合唱团逐渐形成了严谨、精巧、细腻而不乏激情的艺术风格,合唱团良好的艺术素养、丰富的表现力已受到社会的关注并被誉为“广东省合唱艺术教育最高水平的代表”。
合唱团现任艺术总监/常任指挥:苏严惠;助理指挥:孙歆然;钢琴伴奏:任蓓
演奏: 广州交响乐团
唯一在世界五大洲巡演过的中国乐团——广州交响乐团创建于1957年,是国内外业界和媒体眼中“中国最具声望的乐团之一”(《中国日报》)和“连接中国音乐传统与创新的节点”(英国《金融时报》),同时也是中国最早实行音乐季运作模式的职业乐团之一,2020/2021音乐季是乐团的第24个音乐季。现任音乐总监余隆。
乐团多次受文化部和广东省派遣出访世界各国。2006年应邀在多哈举行的第15届亚运会开/闭幕式上演奏。曾20多次受邀参加香港艺术节、澳门艺术节和澳门国际音乐节,并于2012年首次赴台湾巡演。2017年在中英建交45周年之际首次进入英国巡演,英国《卫报》以“有极高修养的乐团”为题予以了报道和评论。2019年受邀参加“坦托拉之冬”艺术节,成为首支在沙特阿拉伯举行音乐会的中国乐团。随后,乐团还举行了史上第七次欧洲巡演。走过世界各地的“音乐足迹”印证了乐团作为“音乐使者”为传播中国文化和促进粤、港、澳、台等地文化交流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
近年发展呈多元化。2005-2007年连续举办了三届由指挥大师迪图瓦担任音乐总监的“中国广东国际音乐夏令营”。2010年11月在“广州亚运会”期间举办了“广东亚洲音乐节”。与多个世界著名芭蕾舞团合作演出过十余部芭蕾舞剧,制作及参与演出过多部经典歌剧。2011年12月创建了中国首个由职业乐团培训及管理的青少年乐团——广州交响乐团附属青少年乐团(2016年8月更名为广州青年交响乐团)。此外,由余隆作为艺委会主席、马友友担任艺术总监的“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于2017年1月首次举办,即被业界称为“翻开中国交响乐崭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