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家郭元
2019/7/6 17:03:31 www.cn010w.com 点击:7873次
郭元生于中国四川,自小酷爱音乐。1988年报考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黄万品教授学习作曲。1993年毕业留校任教,从事作曲、和声及管弦乐法等教学工作。留校任教十年后,在不断探索作曲表现的同时,深感开阔视野,了解世界当代音乐的必要。于是于2002年毅然离开多年的教学岗位自费赴日本留学。
2004年毕业于伊丽莎白音乐大学获音乐学硕士学位。为进一步学习,他于2006年考入日本名校东京艺术大学并师从著名作曲家野田晖行教授。在日留学期间,他接触了大量的世界音乐资料,音乐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在创作中更加得心应手。
数年来,郭元创作了体裁丰富的作品,包括交响乐、室内乐、合唱、民族器乐、影视音乐等,并多次在国内外作曲比赛中获奖。1995年其作品混声四部合唱《兵车行》在台湾省第四届作曲比赛中获第三名1997年作品民乐四重奏《谷吟》获美国第六届中国乐器国际作曲大赛第二名在日留学期间,2004年获得波兰非常具有影响力的“鲁托斯拉夫斯基奖”国际作曲比赛佳作奖,其作品《在G音上》从参赛的169件来自世界各地的作品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6件获奖作品之一。“鲁托斯拉夫斯基奖”每两年举行一次,它是以波兰杰出的作曲家鲁托斯拉夫斯基命名的国际作曲比赛,由著名的波兰作曲家奇格蒙特·克劳茨担任评委会主席,在欧洲具有相当的影响,郭元能够获奖实属不易。《在G音上》充满了郭元对童年的记忆,难忘的乡愁,他试图在喧嚣的世界里去捕捉童年的声音,去追寻对故乡缥缈的记忆。作为2006年第十一届东京国际室内乐获奖作品之一的《寒江雪》,其创作源泉来自于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郭元运用独特的、极为简约的表现手法再现了一幅浓淡相宜的“音响水墨画”。这是将现代的作曲技法与传统的民族元素相结合的又一成功尝试。
郭元一直致力于现代音乐的探索,追求音乐最原始的本质。在作品中,他始终坚持将现代音乐技法,西方音乐观念与中国民族音乐互相融合、互相补充,有意识地顺应新的社会环境下人们审美对音乐创作需求的变化。他尝试将世界范围内普遍采用的音乐材料基本手法和创作语言与其独特的理解方式相结合,对世界音乐文化与中国音乐文化的连接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积极致力于国际交流,其作品在日本、韩国、美国及台湾地区多次演出并获得好评。
郭元生于中国四川,自小酷爱音乐。1988年报考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黄万品教授学习作曲。1993年毕业留校任教,从事作曲、和声及管弦乐法等教学工作。留校任教十年后,在不断探索作曲表现的同时,深感开阔视野,了解世界当代音乐的必要。于是于2002年毅然离开多年的教学岗位自费赴日本留学。
2004年毕业于伊丽莎白音乐大学获音乐学硕士学位。为进一步学习,他于2006年考入日本名校东京艺术大学并师从著名作曲家野田晖行教授。在日留学期间,他接触了大量的世界音乐资料,音乐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在创作中更加得心应手。
数年来,郭元创作了体裁丰富的作品,包括交响乐、室内乐、合唱、民族器乐、影视音乐等,并多次在国内外作曲比赛中获奖。1995年其作品混声四部合唱《兵车行》在台湾省第四届作曲比赛中获第三名1997年作品民乐四重奏《谷吟》获美国第六届中国乐器国际作曲大赛第二名在日留学期间,2004年获得波兰非常具有影响力的“鲁托斯拉夫斯基奖”国际作曲比赛佳作奖,其作品《在G音上》从参赛的169件来自世界各地的作品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6件获奖作品之一。“鲁托斯拉夫斯基奖”每两年举行一次,它是以波兰杰出的作曲家鲁托斯拉夫斯基命名的国际作曲比赛,由著名的波兰作曲家奇格蒙特·克劳茨担任评委会主席,在欧洲具有相当的影响,郭元能够获奖实属不易。《在G音上》充满了郭元对童年的记忆,难忘的乡愁,他试图在喧嚣的世界里去捕捉童年的声音,去追寻对故乡缥缈的记忆。作为2006年第十一届东京国际室内乐获奖作品之一的《寒江雪》,其创作源泉来自于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郭元运用独特的、极为简约的表现手法再现了一幅浓淡相宜的“音响水墨画”。这是将现代的作曲技法与传统的民族元素相结合的又一成功尝试。
郭元一直致力于现代音乐的探索,追求音乐最原始的本质。在作品中,他始终坚持将现代音乐技法,西方音乐观念与中国民族音乐互相融合、互相补充,有意识地顺应新的社会环境下人们审美对音乐创作需求的变化。他尝试将世界范围内普遍采用的音乐材料基本手法和创作语言与其独特的理解方式相结合,对世界音乐文化与中国音乐文化的连接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积极致力于国际交流,其作品在日本、韩国、美国及台湾地区多次演出并获得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