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昊辰携广州交响乐团纪念贝多芬诞辰250周年专场音乐会
2020/12/11 15:13:12 www.cn010w.com 点击:443次
时间:2020.12.26 周六 19:30
场馆:深圳市 | 深圳坪山大剧院
坪山大剧院“精品乐享”系列
张昊辰携广州交响乐团
纪念贝多芬诞辰250周年专场音乐会
演出信息
坪山大剧院“精品乐享”系列
张昊辰携广州交响乐团
纪念贝多芬诞辰250周年专场音乐会
演出时间
12月26日(周六) 19:30
演出地点
坪山大剧院大剧场
“交响乐之王”贝多芬路德维希·范·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科隆选侯国的波恩,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欧洲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
贝多芬在父亲严厉苛刻的教育下度过了童年,造就了他倔强、敏感激动的性格。22岁开始终生定居于维也纳,创作于1803年至1804年间的《第三交响曲》标志着其创作进入成熟阶段。此后20余年间,他数量众多的音乐作品通过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宏伟气魄,将古典主义音乐推向高峰,并预示了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到来。
贝多芬一生创作题材广泛,重要作品包括9部交响曲、1部歌剧、32首钢琴奏鸣曲、5首钢琴协奏曲、多首管弦乐序曲及小提琴、大提琴奏鸣曲等。因其对古典音乐的重大贡献,对奏鸣曲式和交响曲套曲结构的发展和创新,而被后世尊称为“乐圣”、“交响乐之王”
曲目介绍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
《艾格蒙特》序曲
这是贝多芬为歌德的戏剧《艾格蒙特》而写的序曲,序曲以奏鸣曲形式写成,主题形象鲜明,标题性音乐,序曲内容可分为西班牙的统治压迫与荷兰人的苦难、荷兰人反抗西班牙暴政的激烈斗争和荷兰人的胜利场面三大段。 有着颇富戏剧性的内容;在描绘反抗强暴的英雄形象的音乐中,深深刻印着晶莹的悲怆美,倾写着悲壮的情感,将人带入强烈的感动,是贝多芬为诗圣歌德的五幕悲剧《艾格蒙特》所作十首剧乐中的开场音乐。1810年5月24日在维也纳宫廷剧院,与歌德的戏剧同时首演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
C大调小提琴、大提琴和钢琴三重协奏曲,作品56
1. 快板 2. 广板 3. 波尔卡风格回旋曲
贝多芬这首三重协奏曲,写于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之后,在第三钢琴协奏曲中,第一与第二主题,具有强烈的对比,像交响曲那样开始,但在这首三重协奏曲中,却仿似返回莫扎特的协奏曲模式,管弦乐的主题呈示,颇为谨慎,但增强了独奏乐器的活跃性,并提升了紧密的合奏效果,独奏乐器的性格,也充分显露。三种乐器中,时常由大提琴唱出主题,再由小提琴协助,幻想情调亦增强,音质更加光辉丰富。钢琴技巧虽然较为简单,但保持着高贵气质,和小提琴与大提琴一起亲密细语。管弦乐则具有明快音色,以及强大的力感,把三种独奏乐器的音色,完全融化成一体。 曲中的第一乐章,没有贝多芬特有的伟大的斗争情调与音乐发展,第二乐章虽然抒情,但发展性同样不大,第三乐章波尔卡舞曲节奏的回旋曲,颇为活跃,整个演奏温和且华丽。 可以说,全曲虽然采用单纯的主题和简洁的展开手法,并无贝多芬音乐中惯见的雄大浪漫风格和宏伟的雄姿,但却展现出贝多芬少见的温厚醇和、敦睦亲切的另一性格。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
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作品73
1. 快板 2. 稍活泼的柔板
3. 回旋曲, 快板 (第二、三乐章连续演奏)
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是贝多芬最后一部钢琴和乐队的协奏曲。该曲完成后,身为钢琴演奏家的贝多芬,却因耳疾恶化,迟迟未有安排这首协奏曲的演出。1810年乐谱在伦敦出版了,甚至1811年5月莱比锡布莱特可普夫亦出版了题赠给贝多芬的恩人与好友鲁道夫大公(Archudake Rudolph)的版本,这首作品仍一直未有首演。直到1811年11月28日,才由德国作曲家、指挥家兼莱比锡鲍林教堂风琴师施奈德(Friedrich Schneider),于莱比锡布业商会大厦首次公演。延到次年法军撤离后,2月12日在维也纳剧院(Theater an der Wien)举行的慈善音乐会才首次在维也纳演出。担任独奏的是贝多芬的高足,日后成为伟大的钢琴教育家的车尔尼(Carl Czerny, 1791-1857),贝多芬亲自指挥,车尔尼才二十一岁。这部钢琴协奏曲是贝多芬五首同类作品中,构思最巍峨壮丽,曲趣最绚烂豪壮,具有王者堂皇威容的一首,亦是协奏曲交响化的典范,辉煌的技巧同深刻的内容融合,管弦乐方面同样是非常有力地发展。第一乐章结构宏大,共582节,不仅长度超过其余两个乐章总和,甚至较“第五”和“第九”交响曲(547节)的第一乐章还要长!乐队声部的辉煌发展,钢琴技巧性的气概和威力,也相当不寻常。此外,贝多芬亲自写出一段犹如第二发展部的华彩,不让独奏者有自由发挥和即兴演奏的机会,以保持全曲结构的统一性,在协奏曲的创作史上亦属首例。
演出阵容
指挥:李飚
钢琴:张昊辰
小提琴:唐韵
大提琴:史鑫
演奏:广州交响乐团
钢琴 张昊辰
继2009年获得了第十三届范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金奖后,张昊辰通过他对音乐的深刻感触、超凡的想象力以及华丽的技巧俘获了来自美国、欧洲以及亚洲观众们的心。2017年,张昊辰荣获久负盛名的艾弗里·费舍尔音乐职业大奖,是对其音乐潜力的极大认可。
张昊辰在许多世界顶尖的音乐节和乐团音乐会中均有亮相,包括在BBC逍遥音乐节,与余隆执棒的中国爱乐乐团合作演出;由已故著名指挥家洛林·马泽尔带领下与慕尼黑爱乐乐团的合作巡演,其门票在慕尼黑和中国全部售罄;在指挥大师瓦莱里·捷杰耶夫的特别邀请下,参加俄罗斯莫斯科的复活节音乐节;与悉尼交响乐团及著名指挥家大卫·罗伯森的中国巡演;与北德广播易北爱乐乐团及指挥托马斯·亨格尔布洛克在东京、北京、上海三地的巡演。
与此同时,张昊辰还是一名活跃的室内乐音乐家,他与上海四重奏、东京弦乐四重奏、布伦塔诺弦乐四重奏等室内乐团合作。他常被美国的众多室内乐音乐节邀请出席,其中包括圣塔菲室内乐音乐节和拉霍亚夏日音乐节等。
张昊辰毕业于费城柯蒂斯音乐学院,期间一直跟随著名钢琴教育家加里·格拉夫曼进行学习,毕业后定期跟随钢琴家安德里斯·哈弗里格进修。此前,他曾在上海音乐学院学习;2001年,11岁的张昊辰考入深圳艺术学校,师从但昭义教授。2019年1月,张昊辰被聘为深圳南方科技大学驻校艺术家。
指挥 李飚
作为最成功的打击乐独奏家之一,李飚在最近几年里以指挥家的身份出现在国际音乐舞台上。自2020年起担任北京交响乐团艺术总监和首席常任指挥,同时他还担任天津交响乐团首席指挥和俄罗斯国家爱乐乐团的首席客座指挥。
李飚出生于中国南京,五岁开始学习音乐,1982年进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随后作为新中国首位公派打击乐学生被文化部选送到前苏联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学习。1995年获俄罗斯音乐硕士文凭,同年获德国国家文化基金会奖学金前往慕尼黑国立音乐学院深造,于1999年获得德国最高音乐演奏文凭。曾在许多音乐比赛中获奖,包括第一届国际达布雷申音乐比赛银奖。
作为指挥家及独奏家,李飚曾在诸多世界著名音乐节中演出,并同许多乐团成功合作,如:伦敦爱乐乐团、班贝格交响乐团、俄罗斯国家爱乐乐团、意大利维罗纳歌剧院、捷克爱乐乐团、里昂爱乐乐团、北德广播乐团、以色列交响乐团以及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上海交响乐团、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香港管弦乐团、澳门乐团、香港中乐团等。合作的音乐家包括:姆斯提斯拉夫·罗斯特罗波维奇、克里斯多夫·艾森巴赫、劳伦斯·福斯特、乔纳森·诺特、瓦基姆·列宾等,演出足迹踏遍70多个国家和地区。
李飚于2003年成为中央音乐学院最年轻的客座教授和博士生导师,2006年被柏林汉斯-埃斯勒国立音乐学院聘为终身教授。从2010年开始,受邀担任梅赛德斯-奔驰国际音乐节和中国国家大剧院国际打击乐节音乐总监。
小提琴 唐韵
唐韵以她深情且富有感染力的演奏,在国际音乐舞台上获得赞誉。作为⼀名在独奏和室内乐上都 斩获国际比赛金奖的小提琴家,她常受邀参与知名音乐节及乐团的演出,以扎根传统而又异彩纷呈的曲目俘获越来越多爱乐者的心。
2020 年 2 月,在莫扎特的故乡萨尔茨堡举行的第 14 届莫扎特国际小提琴比赛中,她以对莫扎特作品深刻的理解和细腻的诠释得到广泛认可。作为唯一获得正赛资格的中国人,她一路挺进决赛并斩获亚军,并因在这一极具权威性的比赛中的出色表现受邀在迎来 100 周年的萨尔茨堡音乐节 中演出。她还曾获得勋菲尔德国际弦乐大赛小提琴组第一名、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国际小提琴比赛第一名、瑞典国际二重奏比赛第一名等重要奖项。
唐韵与国内外众多交响乐团有过精彩的合作,包括中国爱乐乐团、上海交响乐团、上海爱乐乐团、 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青岛交响乐团、贵阳交响乐团、浙江民族乐团、奥地利萨 尔茨堡室内乐团、斯图加特室内乐团、俄罗斯西伯利亚爱乐乐团等。她也曾受邀在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海夏季音乐节(MISA)、美国 Bowdoin音乐节、瑞士梅纽因音乐节等登台。
生于上海,唐韵自幼师从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俞丽拿教授。先后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附小,附中和本院。在上海音乐学院学习期间,唐韵曾多次获得国家及上海的诸多奖学金人,个人事迹曾入选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风采录。随后她赴奥地利萨尔茨堡莫扎特音乐大学深造,师从海菲兹 的传人 Pierre Amoyal 教授,和Hagen 四重奏第二小提琴 Rainer Schmidt 教授。2018年,她考入上海音乐学院攻读小提琴博士学位,成为院史上第一位也是目前唯一一位器乐演奏专业博士研究生。 大提琴 史鑫
Antonio Janigro国际大提琴比赛青年组第二名获得者。Emanuel Feuermann “Grand Prix”半决赛入围者。被当代大提琴大师 Natalia Gutman 和David Geringas评价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手与严肃的音乐家。”
2003年考取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师于马雯教授。就读期间多次获得校内奖学金, 06年受邀参加加拿大晨兴音乐桥10周年庆典的音乐节与大师班,2008年获得全国大提琴比赛奖项及罗马尼亚Janigro国际大提琴比赛青年组第二名(第一名空缺),并以专业优秀的成绩保送至中央音乐学院。
2009年考入美国柯蒂斯音乐学校,师从于瓜奈里弦乐四重奏大提琴家 Peter Wiley与纽约爱乐大提琴声部首席Carter Brey。2010年受 邀参加德国科隆伯格大提琴音乐节,受到Gary Hoffman,Steven Isserlis,Franz Helmerson等大师的指点,并与瓜奈利四重奏成 员Arnold Steinhard,Peter Wiley同台演出。2015年考入比利时国家交响乐团并担任大提琴副首席一职。后继于2017年以满分成绩毕业于德国柏林音乐学院“汉斯.艾斯勒”,获得硕士学位,受教于德国 ⼤提琴教育家Steven Forck教授,同时跟随室内乐教育泰斗Eberhardt Feltz教授学习室内乐,期间于柏林、上海等地举办室内 乐音乐会,同时客座于深圳、青岛、贵阳交响乐团大提琴声部首席。
演奏 广州交响乐团
唯一在世界五大洲巡演过的中国乐团——广州交响乐团创建于1957年,是国内外业界和媒体眼中“中国最具声望的乐团之一”(《中国日报》)和“连接中国音乐传统与创新的节点”(英国《金融时报》),同时也是中国最早实行音乐季运作模式的职业乐团之一,2020/2021音乐季是乐团的第24个音乐季。现任音乐总监余隆。
乐团多次受文化部和广东省派遣出访世界各国。2006年应邀在多哈举行的第15届亚运会开/闭幕式上演奏。曾20多次受邀参加香港艺术节、澳门艺术节和澳门国际音乐节,并于2012年首次赴台湾巡演。2017年在中英建交45周年之际首次进入英国巡演,英国《卫报》以“有极高修养的乐团”为题予以了报道和评论。2019年受邀参加“坦托拉之冬”艺术节,成为首支在沙特阿拉伯举行音乐会的中国乐团。随后,乐团还举行了史上第七次欧洲巡演。走过世界各地的“音乐足迹”印证了乐团作为“音乐使者”为传播中国文化和促进粤、港、澳、台等地文化交流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
近年发展呈多元化。2005-2007年连续举办了三届由指挥大师迪图瓦担任音乐总监的“中国广东国际音乐夏令营”。2010年11月在“广州亚运会”期间举办了“广东亚洲音乐节”。与多个世界著名芭蕾舞团合作演出过十余部芭蕾舞剧,制作及参与演出过多部经典歌剧。2011年12月创建了中国首个由职业乐团培训及管理的青少年乐团——广州交响乐团附属青少年乐团(2016年8月更名为广州青年交响乐团)。此外,由余隆作为艺委会主席、马友友担任艺术总监的“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于2017年1月首次举办,即被业界称为“翻开中国交响乐崭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