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广州大剧院新年音乐会
2020/12/12 14:20:25 www.cn010w.com 点击:403次
时间:2020.12.31 周四 19:15
场馆:广州市 | 广州大剧院歌剧厅
演唱:中国歌剧舞剧院歌剧团
合唱:中国歌剧舞剧院合唱团、广州大剧院童声合唱团
演奏:中国歌剧舞剧院交响乐团
中国歌剧舞剧院歌剧团、合唱团、交响乐团全体演职人员为您献上贝多芬《费德里奥序曲》与《第九交响曲》两部经典作品。2020年是伟大的德国作曲家贝多芬诞辰250周年,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如此评价贝多芬:“贝多芬并没有享受过欢乐,但是他把伟大的欢乐奉献给所有人。”贝多芬一生极其悲惨,但是他始终相信可以通过音乐,将欢乐带给其他人。
费德里奥序曲
《费德里奥》是贝多芬创作的唯一一部歌剧,作品讲述一位女豪杰深入虎穴去营救她丈夫,并取得成功的故事。如果说贝多芬的一些作品带有“通过奋斗,取得成功”,或“通过痛苦,得到欢乐”的含义,那么这部歌剧也有这个意思。
贝多芬对这部歌剧的序曲非常重视,曾先后写了四个独立的版本,都很出色。最后他选定用第四号《费德里奥》序曲与歌剧相配;这首轻巧明快的序曲,几乎被人们一致认为最符合歌剧的需要,他突出的概括性以及更紧凑和不过分的戏剧性,恰当的衬托出其后戏剧表演的光彩,该序曲没有刻意地引用歌剧中的主题,配器上则突出了圆号的色彩,音乐开始处附点节奏的引子主题和英雄性的主部主题,堪称是贝多芬的“标志”。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主要是由d小调构成,德国著名作曲家贝多芬在1819至1824年间创作完毕,由于乐曲第四章中加入大型合唱,因此后人将《第九交响曲》称之为合唱交响曲。《第九交响曲》为贝多芬在音乐事业中创作的之作,该作品与1824年在维也纳进行第一次演出,获得较大的成功。
此首交响乐构思较为广阔,其形象丰富多样,将传统交响乐模式规模进行扩大,将交响乐队、合唱队、独唱以及重唱表演结合从而得充满特殊情感的交响乐,以此来表达人类追寻自由的意识,并坚信人类一定能够成功。
《第九交响曲》主要表达贝多分对于艺术理想以及生命意识思想,在创作过程中贝多芬受到疾病折磨、家庭情况以及感情影响使其创作陷入沉思阶段,此时贝多芬将音乐结构发展放在第二位,以此寻找适合自身音乐理想发展形式,因此《第九交响曲》成为贝多芬音乐作品中代表之作。贝多芬在《第九交响曲》加入合唱,此种音乐创作方式具有跨时代意义,能够将浪漫主义进行美的展现,同时,还能够表达贝多芬对于人生信念的坚定。贝多芬在创作《第九交响曲》时想要将《欢乐颂》融入进去,经过不断创作终于在《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中将《欢乐颂》融入,在第四乐章引子中,运用暴风骤雨般的急板,引出低音乐弦调,之后将前三个乐章主题进行重温,但在重温过程中没有运用原本的曲调,在演奏过程中由宣叙调打断,产生全新的音乐感觉。贝多芬运用全新的演奏手法将人声以及歌调进行融合,提升音乐对于人们的吸引力,创新全新音乐发展路径。
中国歌剧舞剧院
中国歌剧舞剧院是中央直属院团中规模最大、艺术门类最多、历史最悠久的国家级艺术剧院,内设歌剧团、舞剧团、交响乐团、民族乐团、舞美部及剧目部、演出部等。剧院历史可追溯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1964年3月,中国歌剧舞剧院成立,首任院长为马可,现任院长是陶诚博士。
剧院拥有郭兰英(获“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乔羽、赵青、刘文金、陈爱莲、吴雁泽、柳石明、徐沛东、山翀等著名艺术家及一大批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优秀中青年艺术家。半个多世纪以来,剧院创作演出了百余部歌剧舞剧作品,其中,第一部中国民族歌剧《白毛女》、第一部民族喜歌剧《小二黑结婚》、第一部抒情歌剧《伤逝》、第一部民族舞剧《宝莲灯》、第一部汉唐舞剧《铜雀伎》均诞生于此,在第一届中国艺术节,歌剧《原野》、舞剧《铜雀伎》作为全国民族歌剧舞剧的代表作品参演,这些剧目已成为中国歌剧舞剧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典范之作。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诸多外国首脑曾多次观看剧院演出并给予高度评价。
中国歌剧舞剧院秉承守正创新的理念,近年来创排了歌剧《红河谷》《星海》《号角》《林徽因》《刘三姐》,舞剧《孔子》《恰同学少年》《赵氏孤儿》《昭君出塞》《李白》,情景歌舞《四季情韵》,歌舞晚会《天边的祝福》,交响音乐会《丝路交响》,民族管弦乐音乐会《国之瑰宝》等一批舞台艺术精品力作。剧院多次应邀赴欧、美、亚、非、大洋洲的许多国家出访演出,促进了国际文化交流,增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中国歌剧舞剧院以其经典的舞台作品、精湛的表演艺术和人才队伍,获得了国内外观众的广泛好评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
中国歌剧舞剧院歌剧团
中国歌剧舞剧院歌剧团成立于1951年,自诞生之初,就始终以传承和发展中国民族歌剧为己任。先后涌现出了郭兰英、吴雁泽、柳石明等一大批优秀歌剧表演艺术家。并多次荣获“文华大奖”“梅花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等国家级艺术大奖。
回首60多年的辉煌历程,歌剧团在致力于民族歌剧的创作生产、传承创新,先后复排创排了《白毛女》、《小二黑结婚》、《伤逝》、《原野》、《红河谷》、《号角》、《星海》、《林徽因》、《刘三姐》、《玉堂春》、《盼你归来》等几十部经典民族歌剧。歌剧团还兼收并蓄,学习并传播世界经典歌剧、歌舞剧、音乐剧、合唱音乐会、歌舞晚会等多种舞台艺术作品。时至今日,歌剧团已成为中国民族歌剧领域的领航者,发挥出国家院团应有的示范性和导向性作用,受到各级领导以及文化界专家、观众的好评和喜爱。
响应时代的召唤,不辜负人民期望,是中国歌剧舞剧院几代歌剧人不懈的追求。作为当代歌剧精神的践行者,歌剧团正在和这个伟大的时代一起成长,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声音,凝聚中国力量,为推出更多无愧于民族和时代的文艺精品,为中国民族歌剧事业的发展继续努力奋斗。
中国歌剧舞剧院交响乐团
中国歌剧舞剧院交响乐团是国家级职业乐团,其渊源可追溯到延安鲁艺时期的中央管弦乐团。乐团始终秉持中西结合、雅俗共赏的理念,立足中国民族歌剧、民族舞剧音乐创作、演出,推广普及交响乐。曾担任多部中国民族歌剧、舞剧等剧目音乐演奏。
乐团在国际主流艺术舞台上显露风采,多次受邀出访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等国家和地区进行演出。乐团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精湛的专业水准,在各项惠民、公益及商业演出中表现出众,受到广大观众和媒体高度评价。同时,还肩负着国家赋予的重大演出任务。
曾与小泽征尔、郑明勋、邵恩、吕嘉、李心草、汤沐海、张艺、多明戈、廖昌永、吕思清、陈萨、迪迪拜尔等音乐家多次合作。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评价说:“这是一支有活力、有经验而且而演奏技巧纯熟的乐团!"
乐团紧跟时代步伐,突出特色,以丰富多彩的音乐形式、多元包容的艺术风格,将中国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艺术门类和样式的音乐,用交响音乐讲述中国故事、展现中华风彩、传播中国精神, 把更多、更美好的交响音乐作品奉献给国内外观众,走出一条交响乐中国化的创新之路。
广州大剧院童声合唱团
广州大剧院童声合唱团成立于2013 年,是中国首个剧院自主打造,以培养合唱艺术人才为导向,同时也是中国首个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童声合唱团,肩负着培养广州合唱艺术新生力量的重要使命。自成立以来,一直闪耀亮相于国内外大型舞台及重要合唱赛事,收获赞誉并屡创佳绩,尤其在被誉为“合唱奥林匹克”的“世界合唱比赛”中,获得第九届有伴奏民谣公开组金奖第一名;2018 年“第十届世界合唱比赛” 荣获锦标赛C1童声组金奖,2019 年;第三届加拿大国际合唱节暨首届中国•加拿大国际合唱节上,以金奖第一名的出色成绩,荣获全场总冠军。
曲目
费德里奥序曲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