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无恙-鲁超柴可夫斯基四季讲演音乐会
2020/12/14 15:28:53 www.cn010w.com 点击:398次
时间:2020.12.25 周五 20:00
场馆:呼和浩特市 | 乌兰恰特大剧院
老柴 · 四季
1875年,柴可夫斯基受彼得堡出版家贝尔纳德之邀,创作12首钢琴短曲,按每月一曲的方式在一份音乐杂志上发表。这些篇章又与十二个月的季节特点相关联,故乐曲以《四季》为名。其中有流畅的旋律与洋溢的感情和才华,它们如行云流水,清新自然,纯洁明丽而又如醉如痴,多彩多姿。
柴可夫斯基以春的生机、夏的浓郁、秋的柔和、冬的瑰丽为抒情背景,不但生动的描写了每一季节中的自然景色,而且还深刻的描绘出人们的思想、感情和生活。他们如行云流水,多姿多彩,表达了他对大地的忠诚、热爱以及对于爱的歌颂。
鲁超 · 不一样的四季
本场演出,钢琴家鲁超将化身成为音乐与时光的旅行者,通过字里行间的诉说,将观众带入《四季》里,与“老柴”对话。
鲁超,钢琴演奏舞台上俄派浪漫型青年演奏家,莫斯科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钢琴博士。
这是一种新的组合:钢琴+解读,很值得现场感受!之前,不同形式的音乐朗诵会上习惯的形式,往往是“配乐朗诵”:朗诵者在选定材料以后,就会请专门负责配乐的人挑选适合诗歌基调的现成乐曲,当朗诵者开口时或开口前,音乐声起,衬托着朗诵者的声调、情绪。而此次演出《四季》的处理却不同:众所周知《四季》描绘出了各个季节美丽的景色,而这次演出,是以乐曲为主,钢琴家鲁超在每段乐曲之前,通过讲解、对话,把听众带入乐曲的氛围和情绪之中,并在此基础上,鲁超还将会从“人生”这个全新的角度带大家去领略《四季》,并且还会将自己的演奏心得传递给听众。
△时间耳语—鲁超隔空对话柴可夫斯基
鲁超坦言:对我来说,音乐即时间。我是时间里的旅行者,奔跑有时,思索有时,欢喜有时。有时总会在一个瞬间,遇到他,跟他浅谈耳语,生命即变的温柔美妙。他,就是老柴。在音乐的道路上,在中国乐迷的心中,老柴是一个特殊的存在。老柴在35岁的时候,创作出这套《四季》组曲。那时的老柴必定是才华丰茂,这一套钢琴曲借风土人情、自然变换,展现出他心中对于音乐的理解和能量,对于生命的态度和力量!这套曲目旋律优美,情感丰沛,织体饱满,就连哀伤的音符之下,也涌动着对幸福的渴望。老柴独特的敏感的灵魂与丰富的情感的经历,为这套曲子注入阳光。任时间流迁,四季转换,每一种人生都值得留念。
“性格描绘十二幅”
柴可夫斯基钢琴套曲《四季》,副题为“性格描绘十二幅”。全曲由十二首附有标题的独立小曲组成。其中第六首《船歌》和第十一首《在马车上》最为流行,第三首《云雀之歌》及第十二首《圣诞节》也常单独演奏。
一月 January—
《壁炉边》At the Fire Side
作品采用升f小调,3/4拍,朴素而有表情的中板,阴沉忧郁的旋律和徐缓单调的节奏把人们带进孤寂愁苦的寒冬之夜。中段速度渐慢,用琶音造成幻想气氛。
二月 February—
《狂欢节》Carnival
D大调,2/4拍,适当的快板,三段体,俄罗斯舞曲节奏的主题。欢快的节奏和跳跃的旋律,带有纯朴明快的双拍子舞曲特征,表现了狂欢节欢腾热烈的气氛。
三月 March—
《云雀之歌》Song of the Lark
g小调,2/4拍,有表情的小行板,旋律轻捷灵巧,中段用断奏和装饰音形成的旋律,展现了云雀欢唱的春日情景。
四月 April—
《松雪草》Snow Drop
降B大调,6/8拍,稍自由且稍快的小快板,节奏自在,情绪柔和。表现初春的憧憬和梦幻。
五月 May—
《清静的夜》White Nights
G大调,9/8拍,小行板,主部是充满甜美幽静之情的琶音,旋律起伏委婉,温存柔润,带有较强的歌唱性,充满细腻真挚的颂叹之情。中部变成游戏似的快板,造成初夏的开朗气氛。
六月 June—
《船歌》Barcarolle
g小调,4/4拍,如歌的行板,描写夏天泛舟嬉戏的情景。一般说来,船歌都是以6/8拍为多,惟这一首乐曲的主部却是4/4拍。音乐采用了旋律小调的形式,用平稳的节拍表现出俄罗斯平底船均匀滑行的节奏,悠长的旋律则象一首俄罗斯民歌那样带有淡淡忧郁的表情,刻划出辽阔国土上的人民宽厚,深沉而诚挚的性格。中间部速度转快,情绪变得开朗欢快。随后又回到如歌的行板,再现第一部分主题。最后在慢慢减弱的音响中结束,仿佛小船渐渐远去,只留下微波轻轻拍打着堤岸的声音。
七月July—
《割草人之歌》Song of the Reapers
降E大调,4/4拍,中庸的快板。民歌风的旋律构成纯朴明朗的主题,表现了农夫割草时的欢乐。柴可夫斯基加入了起源于乌克兰一带的俄罗斯古舞「特雷帕克舞曲」,地方风格非常特别。
八月 August—
《收获》Harvest
b小调,6/8拍,活泼地快板。带回旋感的主题犹如一首舞曲,充满了丰收的喜悦之情,描写着农作物成熟时,大伙一起工作的景象,有的人割麦子,有的人捆绑麦杆,拖车的轮子整夜响个不停,就像音乐一样的好听。
九月 September—
《狩猎之歌》The Hunting
e小调,4/4拍,不过分的快板,三部曲式,与大多数狩猎的音乐一样,以三连音为基础,主部是模仿圆号的音型,中间部主题带有进行曲的特点,使人联想到在晨雾缭绕的原野上踏着碎步前进的马队。
十月 October—
《秋之歌》Autumn Song
d小调,4/4拍,如歌的行板。悠缓缠绵的旋律,充满了柴可夫斯基独特的伤感韵味,蕴含着悲凉的哀伤之情。
十一月 November—
《雪橇》Troika
E大调,4/4拍,中速的快板。在响亮的和弦伴奏下,双手八度齐奏的旋律,仿佛是一个相貌英俊、性格爽朗的赶马的小伙子在放声歌唱一首俄罗斯民歌,旋律充满欢乐情绪,但也隐藏着某种忧郁。柴可夫斯基在音乐中展示了这样一个富于农村生活的画卷:白雪皑皑的俄罗斯广阔原野上,沿着松林边的蜿蜒小路,一辆雪橇飞驰而过,积雪在马蹄下沙沙作响,雪花飞舞,活泼的铃声和欢乐的歌声交织在一起,飘向远方……
十二月 December—
《圣诞节》Christmas
降A大调,3/4拍,圆舞曲式。栩栩如生的描绘了圣诞夜少女们跳圆舞曲的情景。
2020年,在老柴诞辰180周年的纪念年里,12月25日,我们相约内蒙古乌兰恰特大剧院,听四季的美妙,感受音乐的爱和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