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戏曲“穆桂英挂帅”音乐会
2020/12/15 15:18:29 www.cn010w.com 点击:401次
时间:2020.12.15 周二
场馆:北京市 | 北京音乐厅
演奏:中国交响乐团
指挥:李心草
作曲:周虹、杨帆、李宏权
作词、剧本改编:白雪峰
主演:柏青——(饰)穆桂英
王惠——(饰)佘太君
孟祥礼——(饰)寇准
王顺——(饰)王强
赵文东——(饰)宋王
杜永真——(饰)金花
徐帅文——(饰)杨文广
曲目介绍
交响戏曲《穆桂英挂帅》——根据同名豫剧创作
无中场休息
*最终演出曲目以现场为准
阵容介绍
中国交响乐团
中国交响乐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直属的国家艺术院团,在原中央乐团(1956 年成立)基础上组建而成,下设交响乐队、合唱团和北京音乐厅。
中国交响乐团还担负着重大国事及外交活动中的演出任务,如“美丽中国 光荣梦想”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音乐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文艺晚会、“信念永恒”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音乐会、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杭州峰会文艺晚会“最忆是杭州”、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扬帆未来”文艺晚会、“博鳌亚洲论坛”、“APEC 峰会”、青岛“上合峰会”、“我们的四十年”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文艺晚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音乐舞蹈史诗《奋斗吧 中华儿女》等,精湛的技艺和出色的表现赢得广泛赞誉,树立了大国形象,讲好了中国故事。同时,作为文化使者,足迹遍及欧洲、亚洲、澳洲、北美洲等主要国家和地区。以音乐传递友谊,沟通彼此,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中国交响乐团的老一辈著名指挥家李德伦、韩中杰、严良堃为艺术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之后,著名指挥家陈佐湟、汤沐海等也为乐团艺术水平的提高做出了贡献。拥有一大批优秀的演奏家,在演奏大量西方经典音乐作品的同时,注重中国作品的创作与推广,钢琴协奏曲《黄河》由乐团创作并首演。近年来,又推出《龙声华韵》、《聆赏经典》系列音乐会,赢得中外观众的广泛赞誉。曾与世界著名音乐家合作,如指挥家卡拉扬、奥曼迪、小泽征尔、罗日杰斯特文斯基、普拉松等;演奏家大卫·奥伊斯特拉赫、梅纽因、斯特恩、穆特、吕思清、马友友、郎朗、李云迪等。
中国交响乐团艺术顾问吴祖强,首席指挥李心草、荣誉艺术指导谭盾、荣誉指挥汤沐海、特邀指挥陈燮阳、首席客座指挥邵恩。
党委书记马俊英、副团长李心草、党委副书记兼副团长巩保江、副团长兼纪委书记李振清、副团长尹波。
面向新时代的崭新未来,中国交响乐团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坚持以明德引领风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守正创新,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
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隶属于中国交响乐团。在合唱团创建与发展中,中国交响乐团老一辈音乐家李凌、指挥家严良堃、秋里等都为之作出了重要贡献。
合唱团成立之初即代表国家参加世界青年联欢节合唱比赛获得大奖,为国家赢得荣誉。改革开放以来,合唱团与国际合唱界的交流不断增加,先后出访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受到广泛赞誉。2011年受邀出访意大利与世界著名指挥家安东尼奥•帕帕诺合作,在罗马的圣切契利亚音乐厅连续演出三场马勒《第八交响曲》,精湛的艺术水准获得热情赞誉。合唱团还担负着重大国事及外交活动的演出,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有着突出贡献。
经过长达60余年的艺术实践,合唱团形成了朴实高雅、豪迈细腻的独特风格。能够准确诠释不同时期和风格的合唱作品。其中《黄河大合唱》、贝多芬《第九交响曲》、马勒《第八交响曲》、莫扎特《安魂曲》等已成为保留曲目。合唱团在歌剧领域也卓有成就,参演多部中外著名歌剧,如《木兰》、《托斯卡》、《图兰朵》、《阿依达》、《卡门》等。合唱团常年活跃于基层一线,“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在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合唱团现有成员80余人,常任指挥王琳琳。
柏青
柏青,女、国家一级演员,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河南豫剧院二团领衔主演。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戏曲家协会理事。马派传人,工青衣、帅旦。唱腔吐字清晰、清脆婉转,颇具马派韵味,她的表演自然沉稳,刚柔并济、朴实大方、细腻入微,跨越了戏曲诸行当,在多年的艺术实践中,塑造了众多鲜明的、性格迥异的艺术形象,多年来在众多赛事活动中,连连折桂,曾连续十一次夺得第一名,并荣立大功一次,82年获河南省戏剧青年演员汇演一等奖,87年获四省十四市戏曲比赛一等奖,明年获河南省第二届戏剧大赛一等奖,河南省首届艺术节特别奖,首届香玉杯艺术奖,全国首届电视大奖赛最佳演员奖等,曾获河南省首届十杰青年称号。主要代表作:《穆桂英挂帅》、《对花枪》、《蔡文姬》《程婴救孤》、《清风亭》等。
王惠
王惠,女、国家一级演员,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河南省第九届、十届政协常委。现任河南省人大常委。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常派传人,工青衣、帅旦、老旦。享受国务院“特殊专家津贴”。曾先后荣获文化部文华表演奖、文化部艺术司“金三角”三省交流演出“优秀表演奖”第一名、“中国首届豫剧节”优秀表演奖,“香玉杯”艺术奖,禅联五、六、七届河南省戏剧大赛一等奖。2001年在郑州成功举办了“王惠豫剧交响演唱会”。主要代表作:《大祭桩》、《五世请缨》、《义烈女》、《常香玉》、《都市风铃声》、《魏敬夫人》、《孝庄皇后》等。是一位豫剧旦行中一个难得的“歌唱型”演员,她的嗓音宽阔明亮,丰厚圆润,高音可唱华彩,中低音亦可运用自如。她以丰富多彩的声音,塑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难忘的女性形象。
孟祥礼
孟祥礼,男、国家一级演员,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河南豫剧院青年团团长,工须生。河南省第九届、十届政协常委。现任河南省人大常委。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曲表演学会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专家津贴”。曾在全国戏歌大赛中获金奖,在河南省第三届戏剧大赛中主演《黑娃还妻》获表演一等奖。河南省第八届戏剧大赛中获表演一等奖。在2000年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参演《香魂女》获艺术节文华大奖。河南省政府通报嘉奖,并记功一次。新编豫剧《玄奘》曾赴台湾佛光山等地交流演出。主要代表作:《朝阳沟》、《黑娃还妻》,《女婿》、《玄奘》、《辕门斩子》、《香魂女》等。
王顺
优秀青年豫剧演员,河南商丘生人。主攻花脸,文武老生,师从表演艺术家河南豫剧院青年团团长孟祥礼,北京艺术学校教授王亮亮,国家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刘大可,国家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刘魁魁。曾获奖项包括2005年河南省新年戏大赛一等奖、2006年蹬槽杯银奖、河南省第九届青年戏剧演员大赛一等奖等。主演剧目有《玉关情》、《下陈州》、《包青天》、《探阴山》、《黑娃还妻》、新编历史剧《张伯行》等。
赵文东
赵文东,男、国家二级演员,毕业于河南省商丘市文化艺术学院,安徽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淮北市豫剧院领衔主演。工须生,铜锤,文武小生。师承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贾文龙。曾受教于豫剧名家刘忠河、吴新平,王素君,王笑岭,京剧名家孙沛鸿等。曾荣获第三届豫剧节优秀表演奖,安徽省十届戏曲大赛金奖,安徽省第六届青年戏曲大赛金奖。安徽省第八届戏曲大赛“黄山杯”金奖,河南省第九届戏曲“红梅杯”大赛金奖。主要代表剧目;豫剧《包青天》,《十五贯》,《三打金枝》,《石榴花红》,《狸猫换太子》,《穆桂英下山》等。
杜永真
杜永真,女、国家二级演员,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首届豫剧本科班(学士学位),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会员,郑州市青联委员,河南豫剧院青年团演员,工花旦、刀马旦等。 师承豫剧名家阎派掌门人张梅贞、陈派关门弟子牛淑贤二位老师。曾受教于豫剧名家王清芬、常小玉、汪荃珍等老师;京剧名家李金鸿、宋丹菊、张逸娟、王晓燕、张娟、顾卫英等老师。曾荣获第七届河南省戏曲红梅奖大赛“金奖”;第八届河南省青年演员戏剧大赛花旦组文华表演“一等奖”;第九届河南省青年演员戏剧大赛武旦组文化表演“一等奖”;CCTV“金豫满堂”全国豫剧青年演员选拔赛“金奖“。演出剧目:《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玄奘》《白蛇传》《拷红》《坐楼杀惜》《活捉三郎》《拾玉镯》《五女拜寿》《秦雪梅》《梵王宫》等。
徐帅文
徐帅文,男、豫剧童星,现就读于本科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工文武小生,四岁开始唱戏,六岁初学河南曲剧,后改豫剧。师承:豫剧名家王希玲、王素君、杨志礼、谢邦选、胡芙蓉等;京剧名家张火千、衣麟,昆曲名家王振义等,演出作品,豫剧《绣花女传奇》,《风流才子》,《司文郎》,京剧《穆柯寨》,2008年第四届全国校园才艺艺术特长生“为奥运喝彩”一等奖,2011年第六届河南电视台《梨园春》全年擂主总决赛少儿组金奖,2011年第十五届河南省“小梅花”总决赛金奖,2012年第十八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金奖,2016年郑州市戏曲大赛一等奖第一名,2019年第十一届河南省戏曲“红梅奖”大赛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