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区非遗演出季 《七彩祥域-2021年西城区新年民族音乐会》
2020/12/24 16:04:10 www.cn010w.com 点击:974次
时间:2020.12.31 周四 19:45
场馆:北京市 | 天桥艺术中心-中剧场
中国歌剧舞剧院是中央直属院团中规模最大、艺术门类最多、历史最悠久的艺术剧院,内设歌剧团、舞剧团、交响乐团、民族乐团、舞美部及剧目部、演出部等。剧院历史可追溯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1964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组建并定名中国歌剧舞剧院,首任院长为著名作曲家马可,现任院长是陶诚博士。
剧院拥有郭兰英(获“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乔羽、赵青、刘文金、陈爱莲、吴雁泽、柳石明、徐沛东、山翀等著名艺术家及一大批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中青年艺术家。半个多世纪以来,剧院创作演出了百余部歌剧舞剧作品,其中,第一部中国民族歌剧《白毛女》、第一部民族喜歌剧《小二黑结婚》、第一部抒情歌剧《伤逝》、第一部民族舞剧《宝莲灯》、第一部汉唐舞剧《铜雀伎》均诞生于此,在第一届中国艺术节,歌剧《原野》、舞剧《铜雀伎》作为全国民族歌剧舞剧的代表作品参演,这些剧目已成为中国歌剧舞剧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典范之作。
中国歌剧舞剧院秉承守正创新的理念,近年来创排了歌剧《红河谷》《星海》《号角》《林徽因》《刘三姐》《玉堂春》《盼你归来》,舞剧《孔子》《恰同学少年》《赵氏孤儿》《昭君出塞》《李白》,情景歌舞《四季情韵》,歌舞晚会《天边的祝福》,交响音乐会《丝路交响》,民族管弦乐音乐会《国之瑰宝》等一批舞台艺术精品力作。剧院还多次应邀赴欧、美、亚、非、大洋洲的许多国家进行交流演出,足迹遍布全球,促进了国际文化交流,增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中国歌剧舞剧院以其经典的舞台作品、精湛的表演艺术和人才队伍,获得了国内外观众的广泛好评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
中歌民族乐团简介:
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成立于1950年,是我国最早的专业民族管弦乐团。多年来,伴随着对多部民族歌剧如《小二黑结婚》《白毛女》《槐荫记》《刘胡兰》《窦娥冤》等;民族舞剧如《小刀会》《宝莲灯》《红楼梦》《牡丹亭》《徐福》等的演绎诠释,民乐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和见长于戏剧性音乐的表现特点,是我国民族乐团中,最具多元化音乐风格和舞台表现力的乐团。
1995年以来,乐团在时任院长、著名作曲家、指挥家刘文金先生领导下日渐完善壮大,通过多年的演出实践,积累了大量脍炙人口的音乐会作品,为我国民族音乐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为成长中的民族管弦乐积累了宝贵经验。2003年在刘文金先生的推动下,乐团与日本、韩国组成的亚洲三国乐团,每年在中日韩三国及亚洲其他地区举办音乐会,并多次为三国高访进行演出,为促进亚洲民族音乐的创作和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
乐团现保留有多台不同风格、不同形式的音乐会,如《盛世谐音》《十大名曲》《中国歌剧经典片段》《岁月如歌》《金色旋律》《侠肝义胆》《国之瑰宝》《长征路上》《我的祖国》等系列大型民族管弦乐音乐会。此外,《二泉·梁祝》《春江花月夜》等中小型民乐精品音乐会,以及古典影视《四大名著》音乐会、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动漫主题》音乐会,在民族音乐与多媒体技术融合发展方向进行了大胆探索与创新。
2015年9月,由现任院长陶诚博士担任艺术总监的《国之瑰宝》大型民族管弦乐音乐会亮相国家大剧院,这是代表着中国民族管弦乐音乐国家形象的一台高水准、高品质音乐会,音乐会是以传统民族音乐为素材,特邀赵季平、刘锡津、吴华、赵东升、王丹红、王云飞、赵麟、吴少雄、陈思昂等我国当代作曲家专门创作、精心打造,音乐会清新雅致、内涵深厚,有不同地域、不同音乐风格的展示,有不同民族乐种的表达,有文学、舞美、灯光、服装等舞台语汇的适度导入和良好的视听效果,使民族的风格,民族的情韵,民族的精神得以充分展示,彰显出“国之瑰宝”绚丽迷人的色彩。
近几年春节期间,《国之瑰宝》大型民族音乐会赴德国、瑞士、匈牙利、奥地利、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中亚等国家和地区多个城市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巡演,所到之处深受广大观众热情欢迎!乐团真正做到了“走进西方主流剧场、面向西方主流观众、影响西方主流社会”。展望未来,我们充满自信,我们坚信来自东方的传统民族音乐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世界使者,更是用人类共通语言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精神的一支重要力量。乐团将会持之以恒地为中华民族音乐“走出去”,为我国在世界舞台上进一步提升文化软实力做出应有的贡献。
指挥:洪侠
洪侠,国家一级指挥,中国歌剧舞剧院常任指挥,沈阳音乐学院客座教授,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特聘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指挥专业委员会副会长。82年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89年考入在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学习指挥,师从吴灵芬、李华德教授。93年参加李德伦先生指挥大师班的学习。
合作并多次举办过专场音乐会的乐团有:广东民族乐团、上海民族乐团、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湖北编钟国乐团、中央音乐学院青年民族乐团、沈阳音乐学院青年民族乐团及民歌合唱团,浙江民族乐团、江苏民族乐团、辽宁民族乐团、黑龙江省歌舞剧院民族乐团,中国香港演艺学院中乐团、中国台湾高雄国乐团、中国澳门中乐团,中国澳门长虹中乐团,中国香港新声中乐团等。
由她执棒的中国歌剧舞剧院先后举办刘文金、刘锡津专场音乐会;《国之瑰宝》专场民族音乐会,在2016年春节欧洲和澳洲《国之瑰宝民族音乐会》的巡演中,澳洲的乐评人克林顿·怀特在文章中对指挥是这样评论的:“音乐会自始至终在指挥家洪侠女士极富表现力的指挥中进行,无一丝多余的动作或某种炫耀。她的指挥是极其的优雅—显然是一位领袖级的指挥。”2016年获得“十位杰出民族管弦乐指挥”称号。
她在交响乐和歌剧领域中也有不凡的表现和突出的建树;指挥沈阳音乐学院大型原创清唱剧《遮不住的青山》,中国歌剧舞剧院原创歌剧《原野》,交响合唱与民族交响乐《壮族诗情》,沈阳音乐学院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李劫夫歌剧《星星之火》,长影交响乐团《百年振邦纪念交响音乐会》等;先后合作过的交响乐团还有: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团、总政歌剧团、长影交响乐团、黑龙江省交响乐团、广西交响乐团等等。
洪俠的指挥风格大气且严谨、舒展又极富个性,激昂而不张扬、细腻而不拘谨,并从容地游刃于中国与外国、古典与现代、民乐与交响乐之间;近年来她成为十分活跃及受欢迎的指挥家。
首席:柏淼
胡琴演奏家,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首席,国家一级演员,文化旅游部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
他演奏的高胡、二胡、板胡、京胡等乐器具有较高艺术造诣,多年来一直在国内外大型音乐会中担任独奏,并在多部中国经典歌剧和舞剧音乐中担任主弦,这些歌剧唱段在中国老百姓心中是久演不衰的精品。通过长期的舞台实践及磨练,以及通过自身对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探索和沉淀,形成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其演奏风格个性鲜明,极具感染力,舞台上散发着不可多得的艺术魅力。
此外他还多次在国内国际比赛中获奖,并多次在文化部的“文华奖"比赛、中国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器乐大赛”等各类比赛中担任评委。
音乐会节目介绍
“七彩祥域”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音乐会节目单
1、民族管弦乐《国风》 10’
作曲:赵季平
作品以传统琴曲“梅花三弄”的主题为动机,双主题变奏交织在丰富变幻的和声色彩进行中,层层递进,绵长深远,流淌其中,作曲家充分发挥了意境深远、旋律优美的中国音乐特色,能够充分让人感受到传统音乐的韵味性和厚重感,旨在通过乐曲开放式的发展“弘中国之风骨、扬民族之精神”!
2、大提琴、筝与乐队《草原赞歌》取材于蒙古族民歌(赞歌) 8’ 编曲:王云飞 大提琴:宋立强 筝:雷靛云
此曲为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于2019年委约作曲家王云飞创作,乐曲以广为流传的蒙古族民歌《赞歌》为核心素材,辅以蒙古族的长调、短调等贯穿全曲。以此歌颂伟大的祖国、伟大的党,表达少数民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伟大党的无限敬仰与热爱。
3、唢呐独奏《百鸟朝凤》 6’
编曲:任同祥 唢呐:刘西站
《百鸟朝凤》是唢呐优秀传统曲目之一,旋律优美动人,情绪热烈欢快、富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和浓郁的乡土色彩。演奏者以丰富的想象和娴熟的演奏技巧,刻意对百鸟和鸣,气象万千的自然景象的生动描绘,抒发了人们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之情,也表现了劳动人们乐观爽朗的性格和风貌。唢呐独奏《百鸟朝凤》也是中国民乐的十大名曲之一。
4、京胡与乐队《夜深沉》 7’
作曲:吴华 京胡:柏淼 京二胡:杨文娜 中国大鼓:冯璐
《夜深沉》原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京剧曲牌,后由作曲家吴华在原曲牌的基础上改编成京胡与乐队,并成为《虞美人组曲》中的一首。该作品以曲牌体的旋律为外形,多层次、多视角地刻画了虞姬的人物形象,表现了虞姬与楚霸王项羽在生死诀别时那轻盈的舞姿、英武的剑术,以及深切的爱恋、无畏的精神等广阔丰富的内心世界,特别是在乐曲的最后部分加入了“花梆子”的华彩乐段,使乐曲的情绪更加热烈奔放,大气磅礴。
5、民族管弦乐《茉莉花》 8’ 编曲:刘文金
《茉莉花》原是全国各地广泛传唱的民间小调,又名《鲜花调》。歌曲无论从旋律、节奏、音域、拖腔等方面都显得委婉、秀丽、动听,后经提炼加工,传唱于世。
刘文金先生于1994年根据这首耳熟能详的民谣,谱写了民族管弦乐《茉莉花》。他创作的这部作品既保留了歌曲原本优美动听的旋律,又再度加以变化发展,赋予了乐曲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这部作品表现出东方女性美丽善良、对爱情的憧憬以及坚韧、不屈不挠的内在品格。
(中场休息15分钟)
6、民族管弦乐组曲《七彩之和》 44’
作曲:张朝
这部作品的灵感来源于太阳的七彩光芒,作品分为七个乐章。以音乐表现了七个少数民族的地域文化和民族个性。讴歌了中国各族人民团结共荣、共创未来的和谐盛世。
第一乐章:《緑·风之歌》(蒙古族)
草原的土风,蒙古族风格。第一部分表现了春风把大地唤醒。第二部分表现了民风的粗犷豪放。
第二乐章:《蓝·水之歌》(回族)
圣水的祈祷,回族风格。一切宗教信仰中都离不开水,水可以濯洗风尘,也寓意着可以洗涤心灵。音乐恬静,意境清澈。
第三乐章:《黄·山之歌》(朝鲜族)
长白山的欢歌,朝鲜族风格。长鼓的节奏与朝鲜唢呐铿锵有力的旋律,表现出洒脱的韵律与节日里狂欢的场面。
第四乐章:《青·月亮歌》(高山族与哈尼族)
山里的夜曲,高山族与哈尼族风格。表现了月亮宁静、明洁且静而不止的品质。她传递着太阳的光芒,彷佛在静观着人间,回顾着过去,又深思着未来。
第五乐章:《赤·火之歌》(维吾尔与塔吉克)
热情的手鼓舞,维吾尔、塔吉克风格。表现了火热的激情与充满活力的节奏。
第六乐章:《紫·天之歌》(藏族)
和平之声,藏族风格。表现了高远神圣的意境及祥和宽广的情怀。
第七乐章:《橙·太阳歌》(彝族)
欢乐的凯歌,彝族风格。表现了太阳的两个精神:光、热。只有和而不同的七色并列,才能勃发出七彩光芒。让我们共享温暖,这是一种欢欣鼓舞的力量,是充满了爱的欢乐。
指挥:洪侠
乐团首席:柏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