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意大利与俄罗斯的春日交响
2021/3/24 15:31:32 www.cn010w.com 点击:404次
时间:2021.04.09 周五 20:00
场馆:昆明市 | 昆明春城剧院
昆明聂耳交响乐团成立于2010年3月,是中国唯一一支以人民音乐家"聂耳"命名的交响乐团。是云南省保留的五家国有院团之一,也是云南唯一拥有独立建制的交响乐团,隶属于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是全额拨款公益事业单位。昆明聂耳交响乐团是由原云南省歌舞剧院交响乐团(1997年组建)与昆明交响乐团(1987年组建)整合而成,乐团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2016年昆明聂耳交响乐团聘请指挥家黄屹先生担任乐团首任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努力把昆明聂耳交响乐团打造成一支高水平的职业化交响乐团,打响最具昆明文化特色、艺术品位的昆明城市名片。
多年来,昆明聂耳交响乐团在昆明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帮助下,坚持以业务建设为中心,抓训练、抓管理、抓作风,不断提升演出水平,把交响音乐民族化作为己任,组织创作了大量云南原创交响乐作品。乐团每年公益演出达100多场(每年举行20多场重要音乐季演出),在社会交响音乐文化普及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深受春城人民和广大乐迷的欢迎。2012年人民音乐家聂耳诞辰100周年,以人民音乐家命名的昆明聂耳交响乐团,在玉溪掀起了纪念聂耳的活动,同时远赴北京、上海进行巡演;同年6月,参加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举办的"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全国交响乐电视展播并获得好评;为了宣传美丽的昆明,乐团连续四届于重庆、银川、乌鲁木齐、内蒙古参加中国西部交响音乐周;2013年新创作推出《高原情怀》、《丽江风》、《拉祜野阔》,在银川、成都、贵阳等地巡演获得巨大成功,2014年1月乐团携《高原情怀》、《丽江风》、《拉祜野阔》参加"云南省第十二届新剧目展演"取得了音乐创作两个"一等奖"、演奏"新剧目优秀奖"的好成绩。2014年创作推出交响组曲《滇池--母亲湖之恋》在昆首演获得一致好评;2014年乐团携云南新原创作品参加"中国第五届中国重庆音乐季"演出获得广泛赞誉。2014年8月乐团远赴新加坡参加国际比赛获两个金奖、五个银奖,2016年7月又斩获四个金奖,受到了大赛组委会和新加坡观众的好评,实现了云南国际比赛获奖零的突破。2015年在参加厦门国际低音提琴艺术节中,乐团获得两金的好成绩。2016、2017年连续两年参加"文化大篷车·千乡万里行"文化进万家惠民活动,每年公益演出10场。
2017年10月,乐团作为中国西部唯一一支交响乐团受邀参加了第二十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并世界首演了管弦乐作品《阿诗玛》组曲,该作品由乐团委约作曲家邹野先生根据电影《阿诗玛》(原作者:罗宗贤、葛炎),改编创作。
2018年委约作曲家崔炳元先生以讲武堂军歌为基本素材改编创作交响曲《讲武堂记忆》。
2018年,交响组曲《阿诗玛》专辑荣获十大发烧唱片榜"2018年度十大发烧唱片奖"和"年度最佳交响组曲专辑奖"两项大奖。
2019年,交响组曲《阿诗玛》专辑荣获第三届唱工委音乐奖"最佳古典原创专辑"。
2019年,乐团在2019-2020音乐季中委约作曲家邹野先生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为主题,根据聂耳作品改编创作了大型交响合唱《启鸣之声》;以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为题材创作了交响套曲《彩云之南》。
2019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昆明聂耳交响乐团和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黄屹受邀前往北京参加"国庆70周年联欢活动-千人交响乐",与16支乐团共同在天安门广场奏响中国交响最强音。
2020年,乐团携交响组曲《阿诗玛》赴沪参加"上海夏季音乐节",深受当地群众好评。
昆明聂耳交响乐团长期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指导思想,为提高乐团整体业务能力,与国内外指挥家:克里斯蒂安·艾华德、米哈尔·盖兹、唐纳德·波特内尔、卞祖善、张国勇、吕嘉、杨洋、李心草、林大叶、夏小汤、朱其元、黄佳俊、洪毅全等人合作演出。邀请了国内外钢琴家:张昊辰、刘孟捷、宋思衡、黎卓宇、王雅伦等;小提琴家:吕思清、宁峰、黄蒙拉、王晓明、约瑟夫o伊万诺、木岛真优等;大提琴家:秦立巍、田博年、赵静等;歌唱家:戴玉强、么红、宋元明、沈洋等,并且得到了刘云志、陈允、徐东晓、金辉、王琳琳等专家的帮助。为了进一步开拓视野,2016年我团举办了首个音乐季,通过音乐季既锻炼了队伍,促进演奏家增长见识,又提高了乐团的演奏技能和经验。
昆明聂耳交响乐团一直把交响音乐民族化、普及交响乐、提高群众文化素质作为义不容辞的工作。乐团着力挖掘云南民族音乐元素,创作大批精品交响乐,发扬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排演更多高质量的交响音乐作品来服务群众。
指挥:俞极
青年指挥俞极,中国爱乐乐团助理指挥,2012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师从指挥家俞峰教授,2017年保送成为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硕士研究生,同年,经世界范围选拔入选瑞士梅纽因音乐节国际指挥大师班。2018年进入纽约大学跟随普利策奖得主Julia Wolfe教授与作曲家Justin Dello Joio学习作曲。
在校期间,俞极成绩优异,曾多次代表学校参加教学活动,并入选中国国家艺术基金"青年指挥培养计划",获得过"北京市三好学生","吴伯超纪念奖学金",并曾获得过如 Jaap van Zweden、Johannes Schlaefli、Thomas Sanderling 等许多指挥大师的亲自指导。
俞极与中国爱乐乐团,中央歌剧院,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团,杭州爱乐乐团,宁波交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上海歌剧院,福建歌剧院,昆明聂耳交响乐团,兰州交响乐团,中国青年交响乐团,四川音乐学院交响乐团,瑞士梅纽因音乐节管弦乐团等优秀乐团有着广泛的合作;演出过斯特拉文斯基《火鸟》,《彼得鲁什卡》,《敦巴顿橡树园》、贝多芬《艾格蒙特序曲》,《第五交响曲》、勃拉姆斯《第三交响乐》、普罗科夫耶夫《第一交响乐》《彼得与狼》等乐队作品与威尔第《茶花女》、普契尼《蝴蝶夫人》,《图兰朵》等歌剧作品
俞极还致力于当代中国新音乐的探索与推广,参与组建了Ensemble Novel现代室内乐团,并担任指挥与艺术总监。Ensemble Novel乐团致力于发掘,推广中国当代青年作曲家,已成功举办了多场青年作曲家专题作品音乐会。
钢琴:宋思衡
作为80年代后崛起的最有成就的钢琴家,作曲家之一,宋思衡在国际乐坛的地位不仅仅是由他所获得的众多国际大奖,更是由他辉煌的职业演奏生涯所奠定的。96年,年仅十四岁的他就在北京全国钢琴比赛中获得冠军。之后在英国利兹,爱尔兰都柏林,法国巴黎,中国上海等重大国际比赛中获奖,七次获得国际冠军并创造了这些比赛中华人的最好成绩,特别是04年在法国举行的国际五大赛事之一第六十一届玛格丽特·隆国际钢琴大赛中,他历史性的成为了七十年来第一位摘取桂冠并囊获多项特别奖的中国人。法兰西三台全程转播了在巴黎夏特莱大剧院(Theatre Chatelet)的庆祝晚会,其间发表了法国总统希拉克和总理拉法兰的贺词。法新社在随后的社论中评论他:激情,辉煌,无可争论的冠军。费加罗报等欧洲媒体纷纷发表评论,称他为"新一代欧洲古典乐坛的领军人物"。
出生于1981年中国上海,三岁开始接受父亲的钢琴启蒙。1991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小,师从李道韫老师。1994年考入上音附中,后直升上海音乐学院。在此期间跟随我国钢琴教育家盛一奇教授和艺术家许忠学习钢琴。 2002年前往法国,就学于巴黎高等师范音乐学院(école Normale de Musique de Paris),跟随马利安-里比斯基(Marian Rybicki)教授学习钢琴。2003年由评委一致通过获得最高演奏家文凭,之后深造于巴黎音乐学院(CNR de PARIS),其间在国际钢琴大师班上师从多位国际级大师:菲力普-昂特蒙(Phillip Entremont)、德米特里-巴什基洛夫(Dmitri Bashikirov),白健宇(Kun-Woo Paik),多梅尼科-墨赫莱(Dominique Merlet)。
多年来他的职业演奏生涯足迹遍布全世界。法国巴黎夏特莱大剧院、Theatre Mogador、普莱耶尔音乐厅(Salle Pleyel)和Salle Gaveau,德国Beethoven-haus,波兰Dworek Chopina,瑞士日内瓦维克多大厅(Victoria Hall),爱尔兰国家音乐厅,维也纳音乐厅,汉堡爱乐大厅,日本东京三德利大厅(Suntory Hall),Sumida Triphony大厅,大阪NHK大厅,大阪交响乐大厅,北京国家大剧院,北京中山音乐堂,北京保利剧院,北京音乐厅,上海大剧院,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上海音乐厅,中国澳门文化中心,中国香港文化中心,韩国首尔艺术中心等舞台上都曾经响彻过他的琴声。他也曾经收到国际知名的音乐节如法国的拉罗克,德国的贝多芬,波兰的肖邦音乐节等的邀请,同时也和世界知名的乐团诸如英国哈雷交响乐团,英国皇家爱乐乐团,法国国家交响乐团,法国广播爱乐乐团,巴黎管弦乐团,蒙特卡罗爱乐乐团,新日本爱乐乐团,瑞士罗曼德交响乐团,德国德雷斯顿交响乐团,汉堡交响乐团,奥地利维也纳室内乐团,中国爱乐乐团,上海交响乐团,杭州爱乐乐团,中国香港爱乐管弦乐团等合作演出。
08年1月和4月他分别在环球DG唱片公司和法国的PASSAVANT唱片公司推出了专辑唱片,并在卢浮宫举行了唱片发售仪式,获得极高的评价。2004、06年,他受邀担任在巴黎和摩洛哥举行的两项国际大赛的评委,与肖邦国际钢琴比赛评委会主席雅辛斯基(A.Jasinsky)等名家一起开展评判工作,籍此成为世界国际音乐大赛最年轻的评委之一。08年五月他率领法国PAYS DE LOIRE国家交响乐团对中国进行了成功的奥运友好访问,取得空前成功,法新社和新华社在通讯中称为:弥合了两国因火炬传递发生裂痕的音乐破冰之旅。09年5月他作为驻院艺术家正式签约上海大剧院,成为了上海大剧院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签约艺术家。
他也是多媒体独奏音乐会的创始人,从09年《交响情人梦》多媒体独奏音乐会开始,他进行了一系列新颖的大型多媒体独奏会的创作,《肖邦-爱》多媒体钢琴音乐剧,《寻找村上春树》,《阅读巴金》,音画音乐会《蓝》都取得了极大成功,预示和展望了未来音乐形式的新方向,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关注。从文学,戏剧,绘画的跨界,到与电子音乐,民族音乐的混搭,他展现了远远超越一个钢琴家范畴的音乐理念,成为代表中国音乐艺术发展潮流的领军人物。
2012年6月正式成立宋思衡多媒体音乐工作室。 2014-15年他的多媒体音乐会新作品《80后时光机》在几十个城市进行巡演,获得极大成功。作为专栏作家,他也曾定期在上海壹周,头等客,Numero等杂志报刊中开设专栏。
2015年3月他为电影《穿过硝烟的歌声》制作了部分电影音乐并在剧中出演角色。2015年他的多媒体新作《咪咪鲁外滩奇遇记》又在全国的孩子们中间掀起热潮,在全国上百个城市进行巡演,获得巨大成功。2017年他结合高科技智能机器人推出的《宋思衡与他的机器人狂想曲》第一次把古典音乐与高科技结合在一起又一次刷新了人们对钢琴艺术的新的认识和边界,为高雅艺术的未来发展拓展了无限的空间。2019年他率领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在美国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大型巡演,其中他演奏获得了每一场美国观众长达十分钟的起立喝彩,获得巨大成功。2020年他正式发表了他的作曲第一号《疫情音乐日记》十五首,成为从钢琴家成功转型成为作曲家的标志。
演出曲目:
焦阿基诺·安东尼奥·罗西尼
《塞维利亚理发师》序曲
费利克斯·门德尔松
A大调第四交响曲《意大利》,作品90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作品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