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首页音乐热点名家特写招生动态招聘信息其他热点 今天是:2025年7月8日 星期二

您所在位置:中国网上音乐学院>>音乐动态>>音乐热点>>正文

20210510第37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闭幕演出

2021/4/26 14:30:21  www.cn010w.com  点击:1931次

时间:2021.05.10 周一 19:30
场馆:上海市 |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主厅
指挥:张国勇
演奏:上海爱乐乐团
合唱:上海歌剧院合唱团
1. 交响合唱《红旗颂》 薛锡祥词 吕其明曲
2. 合唱《忆秦娥·娄山关》 歌词选自毛泽东词作 陆祖龙曲 景新改编
3. 男中音独唱二首
《西江月·井冈山》 歌词选自毛泽东词作 晨耕曲
《延安颂》 莫耶词 郑律成曲
演唱:杨小勇 Solo: Yang Xiaoyong
4. 女高音独唱《红梅赞》 阎肃词 羊鸣、姜春阳、金砂曲 朱良镇改编
演唱:何晓楠 Solo: He Xiaonan
5. 二胡与乐队《我的祖国》 刘炽曲 王丹红改编独奏:段皑皑 Solo: Duan Aiai
6. 交响诗《春天的故事》 王佑贵曲 杜鸣心改编
7. 女高音独唱《在希望的田野上》 陈晓光词 施光南曲演唱:王作欣 Solo: Wang Zuoxin
8. 小提琴与乐队《苗岭的早晨》 陈钢曲
独奏:王之炅 Solo: Zhi-Jong Wang
9. 《唱支山歌给党听》 蕉萍词 朱践耳曲 景新改编
领唱:才旦卓玛、方琼
10. 管弦乐《鲜红的太阳》(首演) 周湘林曲
返场曲:
《理想照耀中国》 金明刚词 舒楠曲 景新改编
领唱:廖昌永 
音乐节简介:
第 37 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闭幕演出"百年潮 · 中国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主题音乐会"将于2021年5月10日晚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隆重举行。演出重点选取反映党和国家创建史、革命斗争史和党带领人民建设新中国的作品,以及反映改革开放以来党带领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作品,是一场融红色经典作品和近年新作为一体的大型主题音乐会。演出脉络与"四史"紧密结合,阐释党的100 年奋斗史与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深刻关系,力求展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宏阔视野。
演出由张国勇指挥上海爱乐乐团、上海歌剧院合唱团。音乐会名家荟萃,力邀才旦卓玛、廖昌永、方琼等著名歌唱家倾力献唱,杨小勇、王作欣、段皑皑、王之炅、何晓楠等中青年音乐领军人才献演。音乐会还特别委约作曲家周湘林创作管弦乐新作,在致敬经典的同时,体现了近年来主题性创作的最新成果。整台音乐会是上海音乐界献给建党百年的一份厚礼。
作品简介(以演出先后为序)
交响合唱《红旗颂》 薛锡祥词 吕其明曲
交响合唱《红旗颂》根据同名序曲填词。序曲《红旗颂》问世已经五十多年了。1965 年 5 月,在上海文化广场举行的第六届"上海之春"开幕式上,由著名指挥家陈传熙先生指挥,上海交响乐团、上海电影乐团和上海管乐团联合首演, 受到了热烈欢迎,获得了巨大成功。
《红旗颂》在曲式上采用单主题贯穿发展的三部结构。乐曲开始是以国歌旋律素材为动机的辉煌而宽广的引子,描写 1949 年 10 月 1 日新中国诞生的伟大历史时刻, 庄严雄伟的天安门前,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那激动人心的情景。引子之后, 饱满激昂、优美舒展的红旗音乐主题在灿烂的 C 大调上喷薄而出,尽情表达着对胜利的喜悦和对红旗的赞美之情。连接部,由双簧管奏出如歌的抒情优美旋律, 仿佛经过了斗争洗礼的人们仰望红旗的澎湃心怀。乐曲中部连续的三连音音型赋予节奏以激越的动力,号角声再度响起,迎来一个激动人心的高潮。此时,宽广的颂歌主题一变成为铿锵有力的进行曲,好似目睹人们在红旗指引下自强不息、奋斗不止、阔步前进的巨人步伐,以及高举红旗奋勇前进的豪迈气概。进入再现部后,颂歌主题再次表达了亿万人民在胜利的历史时刻,内心的巨大喜悦与自豪。尾声号角雄伟嘹亮,气势磅礴,乐曲发展到最高潮,象征着伟大祖国的明天更加灿烂辉煌。
《红旗颂》自 1965 年 5 月首演以来久演不衰,从初的管弦乐版到铜管乐版,再到合唱版,半个多世纪以来,吕其明先生多次修订,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对党的赤子之心,成为在我国音乐舞台上上演率最高、电视广播播放次数最多的音乐作品之一,受到听众的广泛欢迎和喜爱。
合唱《忆秦娥·娄山关》 歌词选自毛泽东词作 陆祖龙曲
《忆秦娥·娄山关》是毛泽东同志创作于 1935 年的一首词作。当时他率领红军在娄山关一带经过激烈的战斗后,获得了长征以来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有感于此,写下了这首融合了作者的光辉经历和深切感受的词作。20 世纪 60 年代, 作曲家陆祖龙将这一首词谱成了歌曲。作曲家用严整的二部曲式结构、舒展的旋律、宽广的音域、富有戏剧性的节奏力度等手法,使这首歌曲成为了诗词与音乐完美结合的优秀声乐作品典范。
男中音独唱《西江月·井冈山》 歌词选自毛泽东词作 晨耕曲
《西江月·井冈山》是毛泽东同志创作于 1928 年的一首词作,这首词通过对黄洋界保卫战的描写,满怀激情地歌颂了井冈山红军将士坚守根据地的英勇斗争精神,表达了诗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伟大战略战术的思想。词作由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的作曲家晨耕谱曲,成为在半个多世纪前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的重要篇章,一举成名,传唱至今。
男中音独唱《延安颂》 莫耶词 郑律成曲
《延安颂》创作于 1938 年。当时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学生郑律成与文学系同学莫耶有感于延安革命圣地欣欣向荣的动人景象,共同创作了歌曲《延安颂歌》。在延安礼堂首演后,应中国共产党文化宣传团的要求,将《延安颂歌》改名为《延安颂》。作品曲调气势恢弘,委婉流畅,将抒情性与战斗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歌曲的开头曲调优美抒情,在隽永的音乐意境中蕴含着豪迈的激情; 中段转入铿锵有力的进行曲节奏,同前后抒情性的段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两者又同具雄壮奔放的性格,使得全曲浑然一体。作品倾注了作者对革命圣地的无比热爱和由衷的赞美之情。
女高音独唱《红梅赞》 阎肃词 羊鸣、姜春阳、金砂曲 朱良镇改编
《红梅赞》创作于 1964 年,是歌剧《江姐》中最脍炙人口的唱段。词曲作者通过意象重构,采用民歌曲调,使歌词具备优美的象征意义,曲调亲切感人、高亢坚定,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并成为了广大人民群众十分喜爱和歌唱的精品力作。2009 年,《红梅赞》入选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 10 部委推荐的 100 首爱国歌曲。2019 年,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优秀歌曲 100 首。
二胡与乐队《我的祖国》 刘炽曲 王丹红改编
歌曲《我的祖国》于 1956 年问世,是电影《上甘岭》的插曲,由女高音歌唱家郭兰英首唱,有着广泛的流传度和深刻的影响力。二胡与乐队《我的祖国》由青年作曲家王丹红根据同名歌曲改编。作品深切地表达了浓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志愿军战士对祖国、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之情。作品前半部分曲调委婉动听,后半部分与前面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抒发志愿军战士的英雄主义气概和对祖国的深情热爱。
交响诗《春天的故事》 王佑贵曲 杜鸣心改编
歌曲《春天的故事》创作于 1994 年,热情歌颂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作品采用民间音乐的曲调,以平和、亲切、感人的音乐为主题,气势磅礴地展现了一幅史诗般的壮丽画卷,可谓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音乐代表作。交响诗《春天的故事》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委约,由作曲家杜鸣心根据歌曲编创而成。其中加入了一段快速、热情的中部乐段,描绘中国人民响应号召,意气风发,用智慧和汗水投入到改革开放的大潮之中。
女高音独唱《在希望的田野上》 陈晓光词 施光南曲
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中国农村的全面改革制定了美好的蓝图, 随之,中国农村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时任《歌曲》月刊编辑的陈晓光在安徽、四川等地农村体验生活,亲身感受到了人民群众发自心底的喜悦,深切体会到了祖国大地日新月异的活力。于是他激动地写下了歌词
《在希望的田野上》,作曲家施光南同样饱含着对农村的热爱和对新时代的向往,只花了半天时间就完成谱曲。歌曲歌颂了新生活,歌颂了新时代,歌颂了改革开放以后的新变化、新面貌,又憧憬着富裕、兴旺而幸福的未来。此歌因优美的旋律和极富感染力的歌词很快流传开来。
小提琴与乐队《苗岭的早晨》 陈钢曲
《苗岭的早晨》是 1974 年作曲家白诚仁特意为俞逊发发明的"口笛"创作的曲目, 1975 年由作曲家陈钢创编为同名小提琴曲。乐曲短小精悍,曲调热烈明快,描绘了苗族山寨春意盎然的秀丽图景,既保留了原口笛音乐的特色,又充分发挥了小提琴的特性,并吸收了二胡的滑音、笛子的花舌等我国民族乐器的演奏技法,展示了热情奔放的苗家舞蹈场面,描绘出苗岭晨曦的秀丽景色,表现了苗族人民欢乐幸福的生活情景。全曲音域宽广、情感丰富、对比明显,是中国小提琴艺术发展史中的力作之一。
《唱支山歌给党听》蕉萍词 朱践耳曲 景新改编
《唱支山歌给党听》是在 1963 年全国学雷锋高潮中诞生的歌曲,它的歌词出自于陕西铜川矿务局焦坪煤矿职工的姚晓舟(笔名蕉萍)所撰写的诗歌,后由雷锋从报上摘记,节录于《雷锋日记》。作曲家朱践耳在《雷锋日记》中读到了雷锋摘抄的这首小诗,便选取前两段谱成一首具有浓郁山歌风味的独唱曲,后成为故事片《雷锋》的插曲。1963年,上海音乐学院民族班的藏族学生才旦卓玛在校园里听到由上海歌剧院任桂珍首唱的《唱支山歌给党听》,回想自己所经历的苦难和幸福,歌唱的激情在胸中迸发。她找到老师王品素,要求演唱这首歌。后在第四届"上海之春"演唱,经由电台录制和播放,迅速风靡全国,此歌问世后,成为朱践耳声乐作品中最具影响力和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管弦乐《鲜红的太阳》(首演) 周湘林曲
管弦乐《鲜红的太阳》由上海音乐家协会委约,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音乐创作工作委员会主任,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主任周湘林创作。
这是一部献给中国共产党诞辰 100 周年的管弦乐作品。作者将中国共产党比作"鲜红的太阳","她"的灿烂辉煌将永远照耀人民走向光明与希望之路。正如陕北民歌《东方红》中所演唱的那样:共产党,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哪里有了共产党,呼儿嗨哟,哪里人民得解放。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100 年前,在《共产党宣言》的感召下, 一群怀揣理想信仰的中国优秀新青年,从上海出发,一路播撒革命的火种,筚路蓝缕,奋斗不息,开启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航程。虽然历经无数苦寒和风霜,但他们选择了"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意志,历练出"烈火焚烧若等闲"的铮铮铁骨。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她"以百折不回的气概和博大无垠的胸怀,永远喷涌出无限的能量和生机,"她"带领亿万中华儿女勇立时代潮头,劈波斩浪,不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令世人瞩目的奇迹。
《鲜红的太阳》正是一部作者以管弦乐的艺术形式,以饱满的热情和崇敬的仰望,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进行礼赞和颂扬的作品,同时也真挚地呈现了广大人民以赤诚之心,跟着共产党奋进新时代的坚定信念和美好愿望。
周湘林
作曲家,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音乐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作曲指挥系主任、创作表演与理论研究委员会主任,兼任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及音乐创作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音协作曲与作曲理论学会作曲分会副主任。
主要作品:钢琴独奏《随想曲》(被收入<中国当代钢琴名曲集>)、男中音与钢琴《江城子》、《双声子》、四把大提琴与钢琴《溯》(被收入<世界华人音乐家经典作品手稿丛刊>)、为十二把二胡而作的《跳弦》、为两只竹笛与陶器而作的《土》、大型民族室内乐《索玛》、大型交响合唱《太阳礼赞》、交响组曲《大江东流》(与赵光合作)、交响序曲《海上晨曦》、交响诗《胥门随想》、民族管弦乐《二月山暖》、《花腰三道红》、《龟兹盛歌》、为打溜子与交响乐队而作的《打家业》、为交响乐队而作的《董蒙》、《申城之巅》《炎黄颂-源》《前海》以及中阮与交响乐队《跳乐》、二胡与交响乐队《天马》、古筝与交响乐队《扎年》、多媒体交响剧场《丝路追梦-序曲》、合唱与交响乐队《鼎定天下》等。
曾荣获:"第十八届全国音乐作品(民乐)评奖"管弦乐作品二等奖;"第十三届全国音乐作品(交响乐)评奖"大型作品三等奖;"第三十三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原创作品奖;"上海市舞台艺术作品评选展演"大型优秀作品奖;"上海优秀文艺人才奖";"上海文艺创作单项成果奖";"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三等奖(二项)"贺绿汀基金奖"三等奖(三项);"傅成贤音乐奖学金"一等奖等。其作品多次被评为国家和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项目,在中国北京、上海、天津、香港、西安、南京、广州、深圳、哈尔滨、合肥、兰州、南宁以及日本、韩国、法国、美国等地上演,并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艺术节、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北京现代音乐节、上海--台北音乐荟萃、中国首届电子音乐节、首届中国天津国际现代音乐节、上海当代音乐周、东盟音乐周、日本爱知世博会、韩国东亚国际现代音乐节、法国里昂打击乐系列音乐会等。他的作品在国内外多种媒体上被广泛推介。
《理想照耀中国》 金明刚词 舒楠曲 景新改编
百年弹指一挥间,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从诞生到成长、成熟的光辉历程, 虽道路艰难曲折,但熠熠发光。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就坚守的初心。《理想照耀中国》由金明刚作词,舒楠作曲,反映了党带领中华儿女谱写出中华民族不断进步、不断奋进的伟大篇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照耀着中国各族人民不断奋勇前进的方向。
演员简介(以演出先后为序) 杨小勇
著名男中音歌唱家,歌剧表演艺术家,浙江音乐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客座教授,国家一级演员。
杨小勇的歌剧艺术之路始于美国,1988 年以明德大学 (Middlebury College) 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并在歌剧《汉赛尔与格蕾特》中成功饰演"父亲彼德"。其后在《茶花女》《假面舞会》《唐·帕斯夸勒》《蝙蝠》《图兰朵》《奥赛罗》
《乡村骑士》《阿列科》《霍夫曼的故事》《浮士德的沉沦》《罗密欧与朱丽叶》
《阿依达》《丑角》《维特》《卡门》《采珠人》《风流寡妇》《爱之甘醇》《奥涅金》《波西米亚人》《阿蒂拉》《屈原》《西施》《太阳鸟》《赌命》《文姬》
《楚霸王》《咏·别》《燕子之歌》《一江春水》《冰山上的来客》《沂蒙山》
《红 船》《蝶》等 40 余部中外歌剧和音乐剧中担任主要?色,在国际国内歌剧舞台上塑造出无数经典的歌剧形象。曾获中国歌剧节优秀表演奖、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奖。
西方权威歌剧媒体《歌剧望远镜》如此评价他在歌剧《奥赛罗》的表演:杨小勇饰演的"亚戈",拥有威尔第式男中音的真实音色,低音稳健扎实,中音浑厚有力,高音不仅具有出色的延展性,还能将音乐律动与色彩上的微小差异展现得淋漓尽致;他的表演很 有说服力,对歌词的理解和人物的刻画都极其出色,在"复仇二重唱"的最后为听众献上了一个漂亮的高音 A,自意大利最为杰出的男中音大师卡普契尼以后几乎没有听到过如此漂亮的结尾。
除了歌剧表演以外,他在中外多部交响乐作品中担任独唱,其中包括《黄河大合唱》《长征组歌》《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弥赛亚》《德意志安魂曲》《布兰诗歌》等等。曾为《巨人的握手》《远征》等多部影视作品配唱主题曲,其中为美国迪斯尼卡通片《钟楼驼侠》配唱"神父"一角最为乐迷津津乐道。
时至今日,杨小勇依然活跃在歌剧舞台上,其矢志不渝的奋斗历程及其所取得的辉煌艺术成就令世人瞩目。
何晓楠
上海歌剧院第六代"江姐"扮演者。上海歌剧院青年女高音歌唱家。2010 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歌剧系本科, 同年被学院保送为免试硕士研究生。师从于周小燕教授、方琼教授、孟锦慧副教授。2010 年开始追随第一代"江姐" 扮演者任桂珍老师学习歌剧《江姐》。曾在 2013 年兰心大戏院歌剧《雷雨》中饰演女主角蘩漪。2019 年歌剧《田汉》中饰演易漱渝。
曾获 2012 年第 29 届"上海之春"国际艺术节首届声乐比赛民族组金奖。2015 年第 32 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声乐比赛民族组金奖。在第四届音协声乐比赛中获得民族组金奖第一名。2014 年在深圳音乐厅举办"我多么想"个人独唱音乐会,2013 年分别在上海音乐学院、宁波音乐厅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
何晓楠音色甜美音域宽广,被媒体誉为"最富感染力的歌者"。
段皑皑
二胡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员,任上海民族乐团二胡独奏家,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上海音乐家协会二胡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纽约大学客座教授,西安音乐学院客座教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
先后师从著名少儿器乐教育家刘逸安老师和著名二胡教育家王永德教授。在上海音乐学院附小、附中、本科的学习期间,勤奋刻苦,各科成绩优秀,获历届奖学金,并以专业最高分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毕业后,曾担任上海东方广播民族乐团二胡首席、上海民族乐团二胡首席。
曾多次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和专题讲座,应邀出访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并以独奏家身份,在"中国艺术节闭幕式""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开、闭幕式音乐会""纽约联合国总部中国新年音乐会""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式""世界广播日庆典音乐会"等重大音乐会中演奏。受邀与上海交响乐团、上海爱乐乐团、苏州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宁波交响乐团、香港中乐团、澳门中乐团,以及新加坡华乐团等乐团合作演出。应邀担任各类音乐赛事的专家评委。曾荣获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称号。
在多部电影、电视剧、话剧、大型现代舞剧中担任二胡独奏、领奏,成功首演、首录了多部二胡作品,先后录制了大量的 CD、 DVD,并出版多张个人专辑。
演奏风格细腻传神、自然流畅、表现深刻、感染力强。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娴熟的演奏技巧、敏锐的音乐感觉、独特的作品表现,以及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她演绎的音乐作品独具艺术魅力。
王作欣
博士,中国大陆声乐家获美国音乐艺术博士学位第一人。上海音乐学院教授, 复旦大学教授。十八岁即担任上海歌剧院主演,主演了多部中外歌剧。曾拍摄《祖国像妈妈一样》个人纪录片,担任中国最早的音乐电视片之一《相会在海边》主角。赴美后获得青年歌剧演员及美国大都会歌剧院美西地区奖。在维也纳、柏林、纽约、旧金山、佛罗伦萨等世界各地举办独唱音乐会,录制了《花非花》《梦中人》等个人专辑。和世界著名作曲家合作首演了许多作品,得到大师伯恩斯坦的亲自指导,获得《纽约时报》等西方主流媒体的高度评价:"王的声音令人销魂, 有着坚实的音乐感和温暖的交流方式"。王博士在美国大学任教多年,担任美国声乐教师协会理事,维也纳童声合唱团夏季班声乐指导。回国后担任中国音乐剧研究会理事,上海音协声乐教学委员会理事,北大音乐剧中心特邀研究员,担任荷兰、维也纳、新加坡、日本等地的声乐比赛评委。她是中国音乐剧拓荒者之一, 入选上海市政府"浦江学者"计划。担任多部著名音乐剧的声乐艺术总监,如中文版音乐剧《猫》《妈妈咪呀》,中国音乐剧《犹太人在上海》《赵氏孤儿》等。培养的学生在国内外比赛中频频获奖,如美国古典声乐家比赛金奖,中国音乐剧大赛金奖等。
2017 年荣获美国古典声乐家比赛国际杰出声乐教师奖;2019 年受邀担任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评委。
王之炅
作为年轻一代音乐家中的佼佼者,小提琴家王之炅在演奏生涯中跨出的每一步,都引起人们的瞩目。她在十四岁时受到梅纽因大师的邀请,与大师指挥下的里尔交响乐团在法国首次举行音乐会,此后便以独奏身份不断地出现在国际国内舞台上,与北德广播交响乐团、柏林音乐厅管弦乐团、柏林交响乐团、圣彼得堡爱乐乐团、赫尔辛基爱乐乐团、华沙爱乐乐团、NHK 交响乐团及上海、北京等地的交响乐团合作。曾与她合作演出的著名音乐家包括:耶胡迪·梅纽因,尤里· 泰密卡诺夫、郑明勋、克里斯托弗·波彭、吉顿·克莱默、林恩·哈雷尔、马蒂亚斯·巴墨特、奥科·卡姆、克里斯蒂安·阿明、安东尼o维特、约厄o列维、汤沐海、陈燮阳、吕嘉、张国勇、杨洋、张艺、林大叶等。
王之炅曾经获得 1998 年梅纽因国际小提琴比赛第一名,此后,她陆续在芬兰西贝柳斯小提琴比赛、意大利里匹策国际小提琴比赛、柴可夫斯基音乐大赛等重大比赛中获奖。在全国小提琴比赛中,她是成年组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首奖得主。权威的《留声机》杂志曾以整版篇幅报道这位演奏家,乐评人将之誉为"亚洲琴坛不可多得的一颗闪亮新星"。
王之炅曾师从著名小提琴俞丽拿教授。随后,跟随小提琴大师高利亚·巴列夏在柏林音乐学院学习,并任其助教。王之炅现为上海音乐学院小提琴专业教授和管弦系副主任。她使用一把由中华基金会赞助的 1716 年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
才旦卓玛
1937 年 8 月生,中国文联副主席,西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中国音协顾问。藏族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西藏日喀则人,大专文化,1961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 年 11 月至 1957 年 8 月在西藏日喀则文工团当学员。1957 年 8 月至 12 月,在西藏公学预科学习。1958 年底到上海音乐学院民族班声乐系学习,从师著名声乐教育家王品素教授。
曾历任西藏自治区歌舞团演员,西藏文联主席,中国音协主席,西藏自治区文化局副局长,中国文联第五届全委会执行副主席,中国文联第六届全委会副主席,西藏自治区第四、五、六、七届政协副主席。是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曾接受过三代领导人的接见,代表作品有《毛主席的光辉》《唱支山歌给党听》《在北京的金山上》《翻身农奴把歌唱》等作品。多次出访欧洲、亚洲、非洲等三十多个国家,驰名中外。
方琼
著名歌唱家。上海音乐学院声歌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族声乐研究会副会长,上海音乐家协会声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师从郑倜、周小燕教授,2000 年以公派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马里兰大学音乐学院学习,在研究授课的同时,接受声乐系主任、教授 Carmen Balthrop 和 David Chapman 指导。曾获第七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民族唱法专业组第一名;上海市"育才奖"、国务院颁发的"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奖"及"宝钢教育基金奖""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等。
先后在上海、北京、广州,港澳台地区,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举办近60 多场独唱音乐会。多次担任中国音协全国金钟奖,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
等国家级声乐大赛评委,在声乐歌剧系和音乐戏剧系任教 20 年来潜心教学,成绩斐然,培养的学生屡屡在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金钟奖等国家级比赛中获金银铜大奖。她策划的上海老歌《海上新梦方琼独唱音乐会》在全国各大城市及港澳台东南亚地区演出近 30 余场,近年来她领衔的上海音乐学院"长相知"古典诗词演唱的课题项目成为国家艺术基金支持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廖昌永
国际著名男中音歌唱家、著名声乐教育家 、享有"全球华人第一男中音" 的美誉,现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国家二级教授,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委员、第八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类评议组成员、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上海音乐家协会主席等职务。
1988 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师从声乐教育家周小燕教授,多次在国内、国际重大声乐比赛中获大奖。1996 至 1997 年,廖昌永在一年内连续三次分别夺得"第41届图鲁兹国际声乐比赛""多明戈世界歌剧大赛""挪威宋雅王后国际声乐大赛"第一名,创造了中国歌唱家在世界高水准、权威性赛事中连续夺冠的奇迹。他先后在世界各地与多明戈、卡雷拉斯、露丝安·斯文森、洛林·马泽尔、米歇尔·普拉松、余隆、吕嘉等许多大师,以及数十个世界顶级交响乐团合作演出了主演了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玛丽诺 · 法利埃诺》《弄臣》《唐·卡洛》《卡门》《浮士德》《茶花女》《游吟诗人》《阿提拉》《海盗》《假面舞会》《茶》等几十部歌剧、数百场音乐会。
廖昌永曾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宝钢高雅艺术奖""白玉兰戏剧表演最佳配角奖",上海首届国际艺术节"艺术之星""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 "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德艺双馨艺术家""全国德艺双馨青年艺术家",美国百人会"杰出艺术成就奖",纽约"杰出艺术家奖", 比利时"东方艺术骑士"勋章,第六届"上海文学艺术奖杰出成就奖""中国十大魅力英才""万宝龙国际艺术赞助大奖""讲好中国故事文化交流使者"等荣誉。自 2005 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近年来,廖昌永致力于中国艺术歌曲在海内外的弘扬和推广。他出任中国声乐艺术研究中心主任,为艺术歌曲演唱提供可靠的范本,填补学术研究的空白,推动中国艺术歌曲的"经典化"进程。同时组织开展"中国艺术歌曲百年"学术研讨周、创立并推进"中国艺术歌曲国际声乐比赛"等,进一步加强了中国经典文化与世界之间的艺术纽带。
廖昌永作为艺术家和教育家都获得了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在推广中国文化、增强国内外艺术交流方面作出了卓著的贡献。他首开先河地将乐、诗、书和画等艺术形式紧密融合起来,极大地拓展了中国艺术歌曲的表现潜力,让外国观众深层次地领略中国艺术歌曲和中国文化。廖昌永坦言,自己已经将精力转到"弘扬中国的传统音乐文化,并努力让中国音乐走向世界"上。
主持人简介王勇
博士,上海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大辞海》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分科主编;丝绸之路国际演艺联盟首席专家;上海市"浦江人才""曙光学者";上海市政协委员;中国侨联委员、上海市侨联副主席;上海计算机音乐协会副会长;上海教育发展基金会事业发展部顾问;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德国国家学术交流委员会(DAAD)学者、首位中德联培音乐学博士。近年发表各类文论专著逾百万字。
近年来,他始终坚持致力于高雅艺术的普及推广工作,举办各类系列音乐讲座数百场。至今已连续十六年直播主持讲解上海电台的"星期广播音乐会",被誉为"主持人里最懂音乐,音乐人里最会主持"的上海普及高雅艺术的首席专家。
指挥及乐团简介张国勇
著名指挥家、音乐教育家。1983 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1997 年被莫斯科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授予音乐博士学位。先后师从中国著名指挥家、音乐教育家黄晓同教授和享誉世界的指挥大师罗日杰斯特文斯基。现任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教授、上海歌剧院首席指挥、青岛交响乐团音乐总监、贵阳交响乐团音乐总监。
在多年的艺术生涯中,先后与国内外著名歌剧院、交响乐团合作指挥演出了一系列歌剧、芭蕾舞剧、交响合唱等经典作品,尤其擅长指挥俄罗斯作品,是目前国内公认的肖斯塔科维奇交响曲的最佳诠释者。
他的指挥风格简明自然富有灵性,如火的激情与深刻的理性浑然天成,极具艺术张力和现场感染力。敏锐的听觉、扎实的基本功、行之有效的排练方法和对作品结构的完整把握,所到之处无不给乐团和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上海爱乐乐团
上海爱乐乐团是在原上海广播交响乐团基础上组建起来的职业交响乐团。上海广播交响乐团的前身是成立于1956 年的上海电影乐团和成立于1950 年的上海广播乐团,两团曾经分别为中国的电影和广播电视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
1996 年,上海电影乐团与上海广播乐团合并组成上海广播交响乐团,在胡咏言担任音乐总监期间,乐团有了长足的发展和提高,完成向职业交响乐团的嬗变。2004 年 4 月,乐团正式更名为上海爱乐乐团,由著名指挥家陈佐湟先生出任艺术总监,开始实行国际化音乐季管理模式。2008 年 1 月青年指挥家张亮担任乐团常任指挥。2009 年 3 月著名指挥家汤沐海先生接任艺术总监。自 2018 年
1 月起,著名指挥家张艺担任上海爱乐乐团艺术总监,开启乐团新的历程。经过多年的努力,上海爱乐乐团目前已跻身中国最优秀交响乐团的行列。
上海歌剧院合唱团
上海歌剧院合唱团是国内一流的专业合唱团体,也是历史悠久的声乐表演团体。多年的艺术实践,使合唱团在歌剧、清唱剧、交响合唱、无伴奏合唱、重唱与独唱等各种声乐表演形式上,积累了丰富的保留剧目和曲目。近年来合唱团与世界著名艺术家合作了《阿依达》《茶花女》《纳布科》《图兰朵》《漂泊的荷兰人》《法尔斯塔夫》《军中女郎》《蝴蝶夫人》《奥赛罗》《托斯卡》《卡门》
《波西米亚人》《阿蒂拉》《曼侬·莱斯科》等西方经典歌剧,《伊利亚》《卡尔米那·布拉那》《弥赛亚》《浮士德的沉沦》等清唱剧及马勒《第八交响曲》等交响合唱。除歌剧《江姐》《原野》及交响合唱《黄河大合唱》《长征组歌》等中国经典作品的排演传承外,更致力于《晨钟》《田汉》《天地神农》《雷雨》
《燕子之歌》《国之当歌》《早春二月》等中国原创剧目的创排,亦组织策划了
《瓦格纳歌剧选段集萃音乐会》《歌剧之魅 - 外国歌剧合唱精粹音乐会》《伏尔加之声》《春的问候》《雪域向往》等精品合唱专场音乐会。曾先后出访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融合东西方的音乐传统,为中国文化的传播和中西方音乐的交流做出了贡献。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方法广告服务友情链接付款方式网站地图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学院客服:在线客服点这里  家教专员1:业务咨询点这里  家教专员2:业务咨询点这里  学院业务:业务咨询点这里

电话: 17701034448 邮箱: cn010w@163.com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 京ICP备09108194号-3

Copyright©2006-2021 www.cn010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1714号

收缩

学院网在线客服

  • 学院客服一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学院客服二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学院客服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学院客服四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电话:1770103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