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的诱惑——鲁特琴演奏音乐会
2021/4/28 14:19:32 www.cn010w.com 点击:1377次
时间:2021.05.14 周五 19:30
场馆:天津市 | 津湾大剧院小剧场
鲁特琴在中世纪到巴洛克时期风靡整个欧洲,并且推动了欧洲音乐的发展,这件乐器在巴洛克时期大放异彩,19世纪之后逐渐淡出。
巴洛克式繁荣时代
巴洛克标志着音乐在社会的视野和地位在17世纪的变化。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巴洛克时代相对繁荣和充满活力。贸易的增长有利于一个富有的欧洲一体化和国家的稳定导致贵族阶层的崛起。背景有利于艺术、手工艺和音乐的发展。巴洛克音乐是人类音乐史的顶端,这不仅仅是技术或艺术。巴洛克的音乐人不同于文艺复兴生活在一个人文主义大发展的时代,他们的作品反映了一个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欧洲的乐观和活力。
为上帝或国王服务的音乐
巴洛克时代是统一和君主专制的时代,音乐是为国王(宫廷音乐)或上帝(教会音乐)的荣耀而创作的。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在社会和世俗的价值观中根深蒂固,巴洛克音乐往往以宫廷和贵族的生活为焦点,具有社会作用和独特的艺术性。并且巴洛克时期在巴洛克时代,作曲家和音乐家在音乐史上第一次开始认真对待器乐。有别于文艺复兴时期器乐伴奏为主导,重心更多的转向器乐独奏,而在这期间大放异彩的就是鲁特琴。
中世纪的鲁特琴
鲁特琴一词可以作为可怀抱式梨形弹拨乐器的代名词。这种乐器算是史上最早的乐音乐器,早在公元前的壁画中就有这类拨弦乐器的记载,而到了欧洲后的鲁特琴被发展为复弦,在中世纪时期有四组和五组弦的鲁特琴,演奏方式多以羽毛拨奏和简单的手指弹奏,直至文艺复兴时期鲁特琴才被更大的发展开始展露光芒。
文艺复兴鲁特琴
文艺复兴鲁特琴从16世纪到17世纪中叶它成为了当时欧洲主要国家王公贵族的必修课同时也风靡整个欧洲民间,据说那个时期每一户欧洲家庭中都有一把鲁特琴(这大大推动了世俗音乐的发展),其中意大利和英国是最为显著的地点,这时候发展为6-10组弦的琴型,到文艺复兴晚期由于西方音乐的发展数字低音的显露,鲁特琴的琴体变大音域变宽,在意大利出现了额外的琴头,也催生了archlute和theorbo的产生。
数字低音乐器
archlute通过拓宽文艺复兴鲁特的音乐而产生的专门用于演奏数字低音的乐器,最早出现于意大利,在鲁特家族中演奏难度位列第二名。它的低音琴弦全部为单弦,高音琴弦和文艺复兴一样除了一弦其余为复弦,当然有的时候一弦也是复弦。在巴洛克初期被广泛使用,但到了中晚期以及现代已经逐渐被另一种鲁特所替代。
theorbo
也叫做Chitaroni,是鲁特家族里体型最为巨大的乐器,由于巨大的箱体所以这个乐器音量是鲁塔家族中最大的,它虽然有14组琴弦但全部为单弦演奏起来可以说是最为简单的,从最早的用于数字低音演奏到传到法国被改良为法国式的独奏theorbo,大型的琴长有180-190,低音有效弦长通常为160-170,高音弦与低音弦的配比通常为7+7或6+8。
巴洛克鲁特琴
演出曲目单
weiss组曲12
Entrée(似前奏曲的风格)
Courente库朗特
Sarabande萨拉班德
Menuet小步舞曲
weiss组曲1号
Prelude前奏曲
Allemande阿拉曼德
Courante库朗特
Menuet小步舞曲
Bouree布列舞曲
二重奏
魏斯协奏曲编号S-C6
慢板
庄板(现在比较少见巴洛克时期常用于比较严肃庄重的典礼)
快板
沃尔夫.雅各布
小序曲
布列舞曲
小步舞曲
魏斯协奏曲S-C8
Andante 行板
Presto急板
Allegro快板
魏斯 协奏曲S-C9
慢板
Amoroso(柔情的)
快板
(以当日演出为准)
演员介绍
张树强 自幼跟随天津音乐学院邢克民老师学习吉他,2011年考入天津音乐学院现代音乐系。在学期间,受何青老师影响对欧洲早期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本科毕业后,跟随天津音乐学院何青老师学习鲁特琴,并于2017年前往德国深造。考入德国科隆音乐学院鲁特琴演奏专业,师从Joachim Held和David Bergmueller教授。
张斌 十二岁考入天津音乐学院附中,毕业后考入天津音乐学院管弦系小提琴专业。曾师从高连发、张劼教授。曾获全国小提琴比赛二等奖、天津市小提琴比赛一等奖、意大利米兰威尔第音乐节天津赛区重奏组二等奖
(值得期待的神秘助演嘉宾将光临鲁特琴现场)
给您上帝+国王的享受
巴洛克的诱惑——鲁特琴视听演奏音乐会
5月14日周五晚19:30
津湾大剧院小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