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群山》交响音乐会
2021/5/28 15:44:04 www.cn010w.com 点击:571次
时间:2021.08.06 周五 19:30
场馆:成都市 | 成都城市音乐厅·音乐厅
彝家有句谚语“能说话就能唱歌”,凉山人善于用音乐来表达情感,因此形成了丰富的民族音乐素材,用音乐来表达本民族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或者说是精神意识,从而构建出了丰富的多彩乐曲,与此便也创造出了作曲家自己的、别具风格的音符趣味。不同风格的交响乐作品表现出的是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文风貌。《温暖的群山》交响音乐会,作曲家通过音乐,大开大合的展示了凉山彝民族的世俗风情和历史变迁,在抑扬顿挫的曲调中展现凉山彝族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人文风采和时代风貌。
音乐总监·指挥: 唐青石
演出:凉山交响乐团
Music Director & Conductor: Tang Qingshi
Performence: Liangshan Symphony Orchestra
1:山岗上的歌与舞 (中)唐青石
Song And Dance From Mountain Tang Qingshi
2:火塘歌谣 唐青石 曲
Song by The Fireplace Tang Qingshi
3: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 何占豪,陈钢
Butterfly lovers Violin Concerto He Zhanhao,Chen Gang
小提琴独奏:刘霄 Violin Solo:Liu Xiao
(下半场)
4:温暖的群山·交响套曲
The Warm Mountains·Symphonic Suite
古老的群山 (中)昌英忠
Ancient Mountains Chang Yingzhong
五彩的群山 (中)杨晓忠
Colorful Mountains Yang Xiaozhong
欢乐的群山 (中)杨华
Jubilant Mountains Yang Hua
温暖的群山 (中)宋名筑
Warm Mountains Song Mingzhu
曲目介绍
1:山岗上的歌与舞
《山岗上的歌与舞》是唐青石老师于受邀担任大凉山惠民音乐会音乐总监后,于2015年创作的管弦乐作品,他从民族民间音乐中提取代表性节奏和音调样式,自创具有彝族风格的旋律片段,以器乐化方式呈现,将作曲配器技法融合于音乐形象和精神内涵,使之具有适合交响乐队展现的空间,形成具有鲜明个性和彝族风格的管弦乐作品,音乐情绪对比明显,旋律优美,节奏感极强。作品的整体风格和彝人音乐特性、独具匠心。
2:火塘歌谣
彝人崇尚火,对火有着神圣的情感。而火塘是彝人的灵魂,由于人们尊重火塘神,在有的少数民族中,火塘是祖宗神灵的化身,彝族的火塘就是家神之所在,故人的灵魂都附在火塘里。凉山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唐青石老师的新作品《火塘歌谣》,用细腻温柔的笔触构成了有温度的管弦乐,火塘里有故事,有悲欢,有传说,有历史,有传统,不论朝代更迭或岁月流逝,火塘就是文化传承的象征。让我们从这个作品中,一起来感受一个关注彝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的作曲家的感受。
3: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创作于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之际,《梁祝》的诞生,经历了从弦乐四重奏的雏形到小提琴协奏曲的历程。1958年秋,何占豪先生用越剧的素材创作了弦乐四重奏《梁祝》,次年,又在四重奏《梁祝》的基础上创作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梁祝》分为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和尾声五个部分,将江南戏曲特色融入到小提琴演奏当中,缠绵悱恻的琴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描绘了中国民间一出浪漫的爱情故事。
4:温暖的群山·交响套曲
《温暖的群山》交响套曲以“群山”(凉山)为民族意象,以广而流传的音乐旋律为听觉牵引,通过作曲家创造性的汇编、融合,创作出这一交响套曲。在四十分钟的时间里《古老的群山》《五彩的群山》《欢乐的群山》《温暖的群山》四个乐章,大开大合的展示了凉山彝民族的世俗风情和历史变迁,在抑扬顿挫的曲调中展现凉山彝族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人文风采和时代风貌。
1.古老的群山 (中)昌英忠
《古老的群山》是交响组曲的第一乐章,这一乐章的“山”,是居住日月的山,神灵眷顾的山,乐章由悲壮走向豪迈,诉说着对支格阿龙的英雄崇拜和对甘嫫阿妞的美神崇拜,又蕴含着悲伤的迁徙精神,探幽发微地述说着凉山彝人久远的历史。
2.五彩的群山 (中)杨晓忠
《五彩的群山》是交响组曲的第二乐章,这一乐章的“山”,是云雾生根的山,流淌着红色基因的山,饱含着对大山大河物产丰饶、山花烂漫的美景赞叹,意象丰满,旋律唯美脱俗,让人为之倾倒,为之沉醉。
3.欢乐的群山 (中)杨华
《欢乐的群山》是交响组曲中的第三乐章,这一乐章的“山”是传播火种的山,歌唱爱情的山,火把节、彝族年、戏剧节,朵洛荷、擦尔瓦、撮泰吉,人文兴达,载歌载舞,欢乐的氛围热烈而浓郁。
4.温暖的群山 (中)宋名筑
《温暖的群山》是交响组曲中的最后一个乐章,这一乐章的“山”是吟唱史诗的山,生长神话的山,在漫长的社会历史中,这个民族经历了世纪性的跨越,由奴隶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如今,在党的领导下脱贫奔康,在春之声中律动出磅礴力量,表现出彝族人蓄力迎接新生活的时代风貌,流淌出对伟大祖国的依恋和感恩。
音乐总监、指挥唐青石
唐青石先生,国家一级指挥,上海音乐学院指挥专业毕业,历任峨眉电影制片厂乐团团长兼常任指挥、四川省歌舞剧院副院长、四川交响乐团团长兼首席指挥、文化部优秀专家、全美大学管弦乐音乐总监协会荣誉终身会员、现任凉山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
指挥录制大量电影,电视剧、广播剧配乐,及舞剧、交响乐、室内乐、歌曲、舞蹈录音。致力于城市交响乐艺术的推广和发展,为四川高雅艺术普及和发展注入活力,以全年每周一台不重复曲目的音乐会演出频率,刷新四川没有定期交响音乐会的历史。
自2013年任大凉山惠民音乐会特邀音乐总监以来,褪去都市铅华,沉心扎根于大凉山,一丝不苟地致力于四川第五支交响乐团---凉山交响乐团的建设及发展,克服困难,砥砺前行,坚持严谨敬业的工作作风,引导乐团怀着对世界经典高雅艺术的敬意,率领乐团不断开阔眼界,虚心学习,稳步提高,把凉山交响乐团逐步带入宏伟前行的中国交响乐行列,得到业内同行的普遍赞扬,专家的一致好评,在七年时间里,使凉山交响乐团成为国内州级地区唯一具备专业水准的职业交响乐团,为地区高雅艺术普及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于2021年5月应国家大剧院邀请,率凉山交响乐团参加“中国第七届交响乐之春”,成功的演出引起全国关注。
刘霄
他是当今中国最具实力和影响力的青年小提琴家之一,是中央音乐学院最年轻的小提琴教授、博士生导师。作为小提琴教母多萝西.迪蕾的再传弟子,刘霄师从于迪蕾大师最喜爱的学生,世界小提琴大师Midori宓多里,成为知名的Heifetz海飞兹工作室成员。同时他也是中国小提琴教育泰斗林耀基传艺八年的高足。他是中国十大青年小提琴家之一,中国音乐家协会小提琴协会理事。他是第三届中国国际提琴制作大赛以及韩国第九届国际青少年艺术节大赛的国际评委,也担任了第二十五届美国国际音乐比赛的评委,是2008年首届中央电视台CCTV小提琴电视大赛金奖获得者。
刘霄目前演奏使用的是一把别名为“Oliveira”的原属于著名的美国小提琴家奥利维拉的Gagliano名琴,于1774年在意大利拿波里制作。另外,他还收藏了已故当代最著名的小提琴制作大师G.B.莫拉西为其制作的生前最后一把小提琴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