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剧院:贵州省花灯剧院贵州花灯戏《红梅赞》
2021/7/2 15:36:53 www.cn010w.com 点击:783次
演出时间:2021.07.28
演出剧场:戏剧场
演出时长:待定
日期/场次:2021.07.28 周三 19:30
贵州花灯戏《红梅赞》入选2019年度贵州省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被评为2020年贵州文旅品牌“贵州十佳演艺剧(节)目”。
主创:
编 剧:阎 肃
导 演:潘伟行
副 导 演:姚 萍
音乐总监/唱腔设计/配器:杨小幸
指 挥:龙国洪
舞美设计:张华翔
灯光设计:曲 明
造型设计:姚 钥
服装设计:张 称
身段设计:罗代航
演员表:
江 姐:邵志庆(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贵州花灯戏传承人、贵州花灯戏邵派旦角表演艺术创始人)
沈养斋:曹礼杰
双枪老太婆:范 莉(贵州花灯戏罗派表演艺术传人)
甫志高:陈俊声
华 为:罗代航
杨二嫂:龙 薇(贵州花灯戏罗派表演艺术传人)
蓝胡子:金艳榕
孙明霞:代 茜
警察局长:高茂勋
魏吉伯:张惠清
唐贵山:邓思勇
小 华:吴茜娟
蒋对章:阮运才
领 弦:冯 彬
司 鼓:成 帅
领 唱:陈 军、胡慧华(贵州花灯戏邵派表演艺术传人)
舞蹈编导:龙丽华、陈筑黔
贵州花灯溯源
贵州花灯戏普遍流行于贵州汉族及少数民族地区,起源于明朝洪武年间“调北征南”时传入贵州的元宵闹灯习俗,由地灯(有固定程式的花灯歌舞)和灯夹戏(地灯程式中夹演的花灯小戏)发展衍变而来,是贵州形成最早并世代相承的地方戏曲剧种。
贵州花灯戏分黔东、黔南、黔西、黔北四路,音乐分戏曲板腔类、锣鼓灯调类、花调子类,属曲牌连接和板腔的综合体;行当原只有一丑一旦(俗称唐二、幺妹),后逐渐发展有生、旦、净、丑等。花灯戏的表演载歌载舞、活泼明快,以丰富的花灯舞步、套路和扇帕技法为基础,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表演程式。道白采用贵州本土语言,通俗易懂、风趣幽默,尤以唐二“聊(lia)白”最受观众欢迎。
贵州花灯戏代表剧目有花灯传统小戏《拜年》、传统生活小戏《打舅娘》《巧英晒鞋》、民间传说《七妹与蛇郎》等。已收集到的有300余出,抄录本百余个。
贵州花灯戏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是贵州广大市井乡民用以酬神祈福、自娱娱人的文化载体,是农村百姓接受传统道德教育的重要方式,更是极具艺术价值和文化遗产价值的传统戏剧。
剧情介绍
1948年春,我解放大军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战略反攻。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下的重庆已是一派“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景象。这时,江姐带着省委重要指示离别山城奔赴川北。途中惊悉丈夫彭松涛牺牲的噩耗,江姐抑制住悲痛的心情,昂首挺胸,直上华蓥山,会见了双枪老太婆,率领游击队展开武装斗争。由于叛徒甫志高的出卖,江姐不幸被捕。面对中美合作所特务头子沈养斋,江姐正义凛然,严词痛斥敌人。最后,在重庆解放前夕,江姐在渣滓洞集中营慷慨就义。
红霞染红了天边,红岩上屹立着满面笑容的江姐。她似一株灿烂的红梅,耸立在天地之间,她伟大的形象永远铭刻在人民的心中。
主演 邵志庆饰 江姐
国家一级演员,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贵州文化演艺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贵州省花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贵州省民族乐团团长。中共十九大代表,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 专家,文化部优秀专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贵州花灯戏传承人,贵州花灯戏邵派旦角表演艺术创始人。贵州省第十届政协委员,贵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贵州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贵州省省管专家。贵州省“德艺双馨”艺术家,贵州省艺术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专家,贵州省“优才卡”高层次人才,贵阳市文化名人。
入选“名家传戏——当代戏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被评为文化和旅游部百名优秀戏曲专业专兼职教师。荣获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二十三届梅花奖)、第十二届中国戏剧奖·优秀表演奖、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优秀表演奖、第八届全国戏剧文化奖·表演大奖。2012年被文化部评为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工作突出贡献个人,荣获2019中国(广州)演出经纪人个人成就奖,被评选为2019年贵州省文化产业十佳人物、2020年度贵州省国资委系统三八红旗手。
代表作品花灯小戏《夫妻观灯》受邀参加2020年国家新年戏曲晚会、2021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元宵戏曲晚会;花灯戏《红梅赞》片段《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受邀参加2021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戏曲晚会。其他作品有大型花灯戏《七妹与蛇郎》《月照枫林渡》《征人行》《盐道》《枫染秋渡》《一路芬芳》《红梅赞》《巧梳妆》《乌江云·巴山雨》《灯班传奇》《月儿弯弯》《新官宴》;中国戏剧梅花奖数字电影《月照枫林渡》;电视剧《暗流》《天女散花》《找保姆》《猫眼》《飞向蓝天》《换鞋》《谁过生日》《杨虎城的最后岁月》《晚宴》《找回春天》《日子如水》。
演出团体 贵州省花灯剧团
贵州省花灯剧团成立于1956年,2011年转企改制为贵州省花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务院命名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单位”和文化和旅游部命名的“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经过几代花灯艺术家的艰苦开拓和辛勤探索,花灯戏由一个单一的民间艺术形式衍变成载歌载舞、风格独特、形式多样、雅俗共赏的地方剧种,成为中国戏曲大观园中的一朵奇葩,深受国内外观众的喜爱。贵州省花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还成立了贵州省民族乐团,承担着传承、弘扬贵州民族音乐的重任。60余年辛勤耕耘,60余载春华秋实,贵州省花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创作排练了两百余部内容积极向上、形式生动活泼、风格浓郁鲜明的花灯戏及花灯歌舞,并远赴加拿大、美国、英国、法国、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等国家演出,深获观众的欢迎和好评。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大型花灯戏《七妹与蛇郎》《乌江云·巴山雨》《灯班传奇》《平凡的岗位》《女飞行员》《桔乡情》《月照枫林渡》《双相亲》《征人行》《枫染秋渡》《盐道》《云上红梅》《一路芬芳》等;花灯小戏《拜年》《打鸟》《打舅娘》《典型人家》《村长醉酒》《新官宴》《喜事成双》《上任》《拾玉镯》等;戏曲电影《月照枫林渡》;花灯歌舞《踩新台》《庆丰收》《红灯笼》《梅花》《双帕舞》《蒲扇舞》《绣花花》《扇魅》《繁灯舞曳》《思·妆》等。
近年来,贵州省花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在中国艺术节、中国戏剧节、全国地方戏曲会演、首届全国优秀民族乐团展演等多个高端平台演出。先后获得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十二届中国戏剧节·第四届中国戏剧奖“剧目奖”和“优秀表演奖”、 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第十四届“文华剧目奖”、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优秀表演奖”及全国戏剧文化奖表演大奖、原创剧目奖、编剧金奖、导演金奖、领唱奖、指挥奖、音乐奖等多项大奖。小戏小品在全国及贵州省内相关赛事中荣获过各类奖项,歌舞类的节目也取得可喜的成绩,多部作品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多次获贵州省“五个一工程”奖及政府文艺奖等,演出好评不断,多年来被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等评为全国先进集体。
剧团重视人才培养和艺术上的继承发展创新,目前,剧院共有在职职工130余名,其中正高级职称人员7人,副高级职称人员19人,中级职称人员29人。院团阵容整齐、作风严谨、演艺精湛,拥有一支包括编剧、导演、音乐编曲、舞美设计、灯光设计、服装设计、造型设计在内的主创队伍。队伍中拥有中国戏剧梅花奖演员、国家级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及贵州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文化部优秀专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贵州省管专家、贵州省“四个一批”人才、贵州省甲秀人才、区管专家、“德艺双馨”艺术家、贵州省政协委员、贵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中国共产党十九大代表、全国先进文化工作者及许多享誉国内外的艺术名家。
贵州省花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全体演职人员不断探索、创新,为传承和发展花灯艺术事业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