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高仲钧诞辰百年古琴音乐会
2021/7/28 15:38:58 www.cn010w.com 点击:970次
时间:2021.09.26 周日 19:30
场馆:天津市 | 津湾大剧院小剧场
纪念高仲钧诞辰100周年古琴音乐会
演出时间:2021.9.26 星期日 19:30
演出地点:津湾大剧院小剧场
演出曲目:
《神人畅》 七弦琴院
《鹿鸣》 琴:周磊 等
《关山月》 琴:周磊 等
《庄周梦蝶》 琴:陈鑫
《伐檀》 琴:田晴朗
《流水》 琴:张焘麟
《列子御风》 琴:石玉
《长门怨》 琴:张子盛
《平沙落雁》 琴:杨青
《渔樵问答》 琴:李天桓
《忆故人》 琴:李凤云 箫:王建欣
《海河赞歌》 演唱:张中亚
纪念高仲钧音乐会演出人员简介
(排名不分先后,以实际演出为准)
张子盛:古琴演奏家、教育家。1989年学琴,师从津门九疑派琴家高仲钧先生、李允中先生。又先后求师刘丽、吴文光、龚一、李祥霆等诸多名家。1992年获杭州国际古琴邀请赛最高奖。为使自己博涉多优,还问道于津门词家张牧石、曹长河、王焕墉诸前辈,书法名宿余明善先生。并拜义宁陈云君先生为师,为琴外之功打下了雄厚的基础。 2000年后受吴景略先生所开创虞山吴派的影响愈深,特别是吴文光先生的心理表现主义体系,对其演奏风格和审美产生的影响。在对虞山吴派的进一步研习同时,结合自身特点形成运指华美、取音纯净、注重以心取韵、心韵合一的演奏风格。2010年开始,更加深入对各流派特色曲目的研究与吸收,并将研究的心得运用在打谱与创作之中,取得一定成果。他坚信艺术的生命力的表现之一是差异性,如果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将是艺术的末路。从艺以来,陆续发表琴曲作品近百首,录制多种类型的音像制品。其中《别镜和鸣》(CD)荣获 2015年度十大发烧唱片榜年度最佳民乐演奏专辑奖 、《文王操》(CD)荣获华语金曲奖2017年度最佳民乐专辑奖。先后出版《琴学门径》、《古琴指法谱字集成》、《中小学古琴基础教程》等各种教学书籍、工具书。2019年主编文化旅游部“文化艺术人才评价体系” 《古琴艺术考级教材》。张子盛自1999年于天津文庙创办职业琴馆“张子盛古琴艺术中心”起。在常年的教学实践中研发出“开指五步”教学法,吸收传统古琴技法精华,强调基本功的拆解性训练,使海内外众多古琴爱好者受益。下设天津七弦琴院优秀青年琴家辈出,桃李天下。 并醉心斫琴研究,屡有佳作出品流传。同时作为国内各个大型琴事活动的主要策划者,他先后发起:中国古琴“幽兰阳春”奖、古琴学会成立、中国古琴新年音乐会、全国古琴打谱会、全国古琴师资培训等活动。参与出品业界首部古琴音乐剧《听琴》,跨界出演主角“宋徽宗”。常年担任众多海内外大赛评委,并受聘多家大学客座教授,推动古琴事业的传承与发展。现任中国昆曲古琴研究会理事,中国乐器协会器乐文化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古琴研究会秘书长,北京乐器学会常务理事、古琴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古琴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天津七弦琴院院长。
杨青: 著名古琴家、音乐教育家。现任国际中国音乐家联合会副主席,国际古琴学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秘书长。中国音协民族器乐学会副会长。北京乐器学会副会长。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北京大学国学社传统文化领域顾问。曾应邀为长江商学院、北大政府学院、清华总裁班举办古琴讲座。还曾受邀担任2009年度CCTV民族器乐大赛古琴组半决赛、决赛评委。
王建欣:天津音乐学院教授、音乐学系主任、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理事、天津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笛箫演奏家、音乐理论家。1976年考入天津音乐学院附中,先后师从杨明、杨立中、金沙、陈重、刘管乐诸位先生。1981年升入本科,1985年攻读硕士学位,是我国第一位笛箫专业硕士学位获得者(天津音乐学院,1987年);第一位中国古代音乐史(琴学)方向博士学位获得者(中国艺术研究院,2001年)。其洞箫、古埙的演奏,具有浓郁的书卷气息。曾主持翻译高罗佩《琴道》(获2015年度全国图书普及读物奖)、主编《音乐欣赏》(“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李凤云:天津音乐学院教授,古琴演奏家,中国琴会副会长,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古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1985年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并留校任教。师从陈重、李祥霆、许健、李允中诸先生;1987年拜广陵琴派大师张子谦先生为师,深得广陵琴派精髓。曾出版《广陵琴韵》、《箫声琴韵》、《梅梢月》、《南风》等个人专辑数张;琴曲打谱《颐真》、《梅梢月》、《离骚》、《鹤鸣九皋》、《玄默》、《山中思友人》、《普安咒》、《修禊吟》等十余首;琴歌打谱三十余首;出版《东皋琴谱研究打谱集》、《李凤云古琴三十课》;并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如《神奇秘谱及调意浅谈》、《张子谦古琴艺术初探》、《李允中与天津近现代琴坛》等。1990年在天津成功举办个人古琴音乐会。至今,已经在北京、中国香港、欧美、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举办百余场古琴独奏、箫声琴韵、古琴进校园等演出、讲座。
李天桓:自幼随其父李浴星(九嶷山人的入室弟子)学习古琴、书法、篆刻、绘画。河北省古琴学会名誉会长、河北音协古琴专业委员会会长,石家庄渤海琴社和保定元真琴社名誉社长,张家口古琴学会顾问。是目前仅有的几位九嶷派再传弟子之一。有多篇论文发表在《七弦琴音乐艺术》、《琴道》、《琴棋书画》等报刊上。曾修复多张在地震中严重被损的宋、明、清代古琴,效果极佳。
石玉:古典文学博士,2001年师从张子盛先生研习古琴,现为中国古琴学会理事,《琴棋诗书画》报刊主编,天津琴院古琴教师。出版有《藏琴录笺注》、《古啸——石玉古琴独奏曲集》等。曾参与编辑《<松弦馆琴谱>钩沉》、《琴学门径》、《中国古代琴歌研究》等多部古琴专著。操缦十余载,先后习弹历代琴曲百余操,擅长《潇湘水云》、《岳阳三醉》、《列子御风》《秋鸿》、《捣衣》等经典大曲,及《三峡船歌》、《胜利操》等新作,并潜心进行古谱的整理工作,现已完成《康衢谣》、《李陵思汉》、《静观吟》、《佩兰》等十余首打谱作品。其演奏和润清雅,中正简净,被誉为当代新文人琴的代表,在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地地多次个人音乐会及讲座。曾多次跟随张子盛先生参与全国师资培训项目,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张焘麟:幼承父学,2018 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师从赵晓霞老师。曾获2010 年第四届幽兰阳春艺术节演奏奖、29 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优秀奖;2012 年首届香港国际琴筝诗乐展演赛古琴组一等奖;2015 年分别获得:中国(国际)音乐文化节古琴少年组金奖、纽约中国器乐国际比赛金奖;2017 年分别获得:扬州雅韵琴筝艺术节古琴青年组金奖、天津市学校文艺展演民乐组第一名、新加坡第二届莱佛士文化艺术节华乐大赛古琴青年组金奖、中国“6.21 国际乐器演奏日优秀表演奖、2018 年第二届“平湖杯”艺术节古琴邀请赛非职业组银奖;2018年获得文化部艺术人才中心古琴从业人员(专业水平)评价考核优秀证书。
陈鑫:天津梅江琴社社长,曾于北京文博学院修习文物修复、书画鉴赏、古琴等专业,后拜张子盛先生为师入天津琴院修习古琴。期间担任全国古琴师资培训助教及讲师,参与琴院学术工程《古琴指法谱字集成》文案工作。并参加各地音乐会、讲座等琴事活动。2012年曾获国际民族器乐艺术节银奖。2015年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个人专场音乐会”。
张中亚:河南省古琴研究会副会长,华夏卫风乐团副团长,濮阳市古琴学会会长。古琴启蒙于河南琴家罗苏理先生;后师从古琴家张子盛先生并收为入室弟子。曾获第四届中国古琴“幽兰•阳春”大赛阳春组银奖,中国国际民族器乐艺术节大赛古琴青年职业组银奖。先后在中原油田、南开大学、北京大学举办个人弦歌音乐会。2017年3月参加丁酉之春张子盛师生音乐会全国巡演,参与琴歌专辑《弦歌怀古》与《清夜吟》《人生若知如初见》《襄阳歌》CD录制。成功策划导演2019中国古琴新年音乐会濮阳站并演出;2019年元月四日策划导演意大利西西里爱乐乐团的专场接待并演出。
田晴朗:出生江南小镇书香门第,自幼修习中国传统文化,尤为热爱古琴艺术,后拜入张子盛先生门下成为入室弟子。现任七弦琴院助教老师。曾在“国际乐器演奏日“活动中荣获优秀表演奖。
周磊:1991年师承天津九嶷派老琴家高仲钧先生,自幼喜爱传统国学,并向津门诗词名家王焕墉先生、张牧石先生学习洞箫及古诗词,常年请益于古琴演奏家教育家张子盛先生,并于2017年入天津七弦琴院深造,修习开指五步教学法及古琴教育教学,现任七弦琴院古琴教师。曾获2017年国际乐器演奏日优秀表演奖、2019年北京夏日琴集优秀演奏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