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捷旎的钢琴数字印象
2021/9/8 15:53:53 www.cn010w.com 点击:754次
时间:2021.10.24 周日 19:30
场馆:太原市 | 山西大剧院 《15°——万捷旎的钢琴与数字印象》突破了传统古典乐的表演方式,与现代数字媒体艺术同构,将艺术家演绎的情感诉说可视化,为听众带来声、光、影融合的沉浸式体验。
万捷旎获得美国耶鲁大学音乐学院及慕尼黑音乐与戏剧大学双硕士学位,德国音乐演奏专业最高学位演奏家文凭。20岁时,她作为独奏家与世界指挥大师祖宾·梅塔及克里斯托弗·艾森巴赫合作;23岁时,她已与三十多个国内外交响乐团合作演出。其音乐足迹遍布世界多个音乐厅及重要的表演艺术场地,并作为钢琴独奏家频繁与国内外乐团及指挥家合作。万捷旎在演绎西方经典钢琴作品的同时还不遗余力地推广中国音乐,把经典的中国钢琴独奏及协奏曲推向国内外的舞台。
具有深厚传统音乐造诣的万捷旎,不断探索古典音乐的创新表达,以期为传统的艺术演绎注入全新生命力,触及更广泛的受众。此次,她与团队联手数字艺术家,通过动作捕捉、交互式动画、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每一首乐曲量身定做视觉化表现,以视觉联动听觉,延续传递音乐蕴含的情感,从而营造出声景相融的感官意境,带来“沉浸”而“可见”的音乐感受。
演奏会的概念 “15°”,源于音乐与自然的交互:音律中的“十五度”包含了二十四个音符;在自然的二十四节气中,太阳运动轨迹以每十五度为一个节气。包括肖邦、格里格、德彪西、李斯特、谭盾、丁善德等中外作曲家的十五首经典乐曲将以自然季节为题,按照岁月编排组织。演奏家指间的音符将通过科技幻化成气象万千的自然印象,诠释出音乐、自然季节与数字算法间的奇妙关联。
万捷旎
青年钢琴演奏家。耶鲁大学音乐学院硕士,慕尼黑音乐与戏剧大学硕士,特罗辛根国立音乐学院演奏家文凭。万捷旎在年仅15岁时,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慕尼黑音乐与戏剧大学。20岁,作为独奏家与世界指挥大师祖宾·梅塔及克里斯托弗·艾森巴赫合作。至今,已经与三十多个国内外交响乐团合作演出。
万捷旎先后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 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师从钢琴教育家李民铎教授,邵丹教授。随后师从吉蒂·皮尔纳教授,安蒂·西拉拉教授,罗伯特·布洛克教授、沃尔夫冈·瓦根豪塞教授。
从2013年开始,万捷旎作为钢琴独奏家频繁与国内外乐团合作,包括柏林音乐厅管弦乐团、英国皇家爱乐乐团、皇家苏格兰国家管弦乐团、奥克兰爱乐乐团、墨尔本交响乐团、以色列海法交响乐团、澳门乐团、香港管弦乐团、中国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上海交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苏州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等。
合作过的指挥家包括祖宾·梅塔、克里斯托弗·艾森巴赫、梵志登、劳伦斯·福斯特、帕斯卡尔·罗菲、吉尔伯特·瓦尔加、余隆、谭盾、许忠、李心草、吕嘉、汤沐海、林大叶、张艺、杨洋等。
万捷旎的演出足迹遍布多个音乐厅及重要的表演艺术场地,包括像德国柏林音乐厅、慕尼黑皇宫音乐厅、埃尔福特剧院、英国伦敦巴比肯中心、奥地利维也纳音乐厅、萨尔茨堡音乐厅、意大利朱塞佩·威尔第抒情歌剧院、日本神户音乐厅、以色列海法艺术中心、中国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深圳音乐厅等。
除了把西方经典钢琴独奏及钢琴与乐队作品,作为自身在演奏上的重要保留曲目以外,万捷旎还不遗余力地把经典的中国钢琴独奏及钢琴与乐队作品,给推向国内外的舞台。包括作曲家叶小纲创作的钢琴与乐队作品《青芒果香》,经典的《钢琴协奏曲“黄河”》,以及根据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改编的《梁祝》钢琴协奏曲等,都先后由万捷旎给带向了国内外舞台。2019年,她受邀举办《琴键丝路——“中外作曲家笔下的中国”》万捷旎钢琴独奏音乐会并获得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