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年代”南京民族乐团元宵节民族音乐会
2022/1/5 14:33:22 www.cn010w.com 点击:1793次
时间:2022.02.15 周二 19:30
场馆:南京市 | 江苏大剧院--音乐厅
曲目单:
1.民族管弦乐《节日序曲》
作曲:施万春
移植编配:张列
这首作品以民间唢呐曲牌《淘急令》为素材,用奏鸣曲式所写成,乐曲表现了普天同庆万民欢腾的节日气氛,展现了人们在节日中的抒情感受。
民族管弦乐组曲《太阳颂》
作曲:王丹红
思念
挑山
作曲家选取巴渝地区的民间素材为创作元素,用悠扬委婉的音符和恢弘大气的旋律为听众呈现了一幅巴山蜀水的风景图画,整首曲目分为“踏山”、“挑山”、“思念”、“太阳颂”四个乐章,本次演奏“思念”、“挑山”两个乐章,作品中浓郁的巴渝风韵与文化气质、深邃的情感内涵和磅礴的气势,充分展示了劳动人民火热的生活精神与坚韧的生命力量。
3.笛子独奏《喜相逢》
编曲:王甫建
笛子演奏:吴双
此曲原为内蒙古一首民间乐曲,后被山西梆子、二人台吸收为过场音乐。改编后,表现一对情人惜别和重逢时的心情。
4.民族管弦乐
《小青马》(选自民族交响组曲《山西印象》)
作曲:王丹红
乐曲通过固定音型节奏与河曲民歌《小青马》旋律变化的有机结合,描绘出一幅行走在山间小道的“小青马”由远及近、轻盈跳跃的生活场景。
《立志》(选自民族管弦乐组曲《乔家大院》)
作曲:赵季平
《立志》选自民族管弦乐组曲《乔家大院》,是赵季平先生以自己创作的同名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的电视剧音乐为基础的素材改编创作而成的民族管弦乐组曲。作品保持民族性的同时体现时代性,音乐形象丰满传神。《立志》节奏明快,表达的是年轻的晋商立大志、成大业的理想和精神。
5.民族管弦乐《红高粱》
作曲:阿鲲 编配:兰添
由作曲家根据电视连续剧《红高粱》的主题曲改编而成,乐曲充分表达了剧中人物的复杂情感。
-----中场休息15分钟-----
6.民族管弦乐《澳门印象》
作曲:赵季平
《澳门印象》是作曲家赵季平应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委约所创作的乐曲。乐曲采用回旋曲式结构,在不同的音乐主题对比下,展示澳门回归祖国后的万象更新、一派繁荣的景象。
7.唢呐独奏《金色年代》
作曲:关乃忠
唢呐演奏:虞越
此曲由作曲家关乃忠先生创作,当下恰逢一个金色的年代,这首唢呐独奏曲节奏欢快、生机勃勃,旋律不失传统又富有朝气和激情,这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欣欣向荣的写照。
越剧《凤凰台》选段——歌月
演唱:李晓旭(中国戏剧梅花奖-越剧)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李白于金陵,凤凰台前,邂逅、倾情、惜别……当第三次登上凤凰台之时,在盛唐的萧瑟声中,李白驾扁舟一叶,向那永恒的明月驶去。诗之光华、诗之价值,亦随之灿然跃出,犹如明月升腾于江波之上……有诗、有爱,这个世界,才让人如此留恋。
民族管弦乐《太阳歌》(选自组曲《七彩之和》)
作曲:张朝
《七彩之和》的灵感来源于太阳的七彩光芒——只有和而不同的七色并列,才能勃发出七彩光芒,以音乐表现了云南七个少数民族和谐相处的文化内涵与精神。
活动演出嘉宾及曲目以现场实际为准
演出介绍:
“闹元宵,庆团圆,赏民乐”,南京民族乐团挥弓引弦,奏响《金色年代》元宵节民族音乐会。一幅幅民族管弦乐艺术的炫靓音画,为南京的元宵佳节增添洋洋喜气。
《金色年代》是一场极具民族特色和节日氛围的音乐会,观众不仅可以在管弦丝竹中领略到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历史文化底蕴,更能通过欢腾喜庆的乐曲氛围和悠扬悦耳的旋律感受来自南京民族乐团的佳节祝福。
介绍:
指挥 张列
南京民族乐团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国家一级指挥,中国民族管弦乐杰出指挥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指挥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广播电影交响乐团、广播民族乐团常任指挥。中国文化部命名的“尖子演员”。
近年来带领多支中国民族乐团在德国柏林爱乐大厅、英国伦敦巴比肯中心音乐厅、俄罗斯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瑞士琉森文化艺术中心、芬兰赫尔辛基音乐厅、波兰华沙爱乐音乐厅、捷克布拉格斯美塔那音乐厅以及欧、亚、美等30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举办民族音乐会,将古老而现代的东方音乐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嘉宾 李晓旭(中国戏剧梅花奖-越剧)
中国共产党员。南京市越剧团小生演员,越剧“毕派”创始人毕春芳先生关门弟子、昆曲表演艺术家石小梅先生跨界弟子。中国戏剧梅花奖、白玉兰奖获得者。
李晓旭为人谦虚诚恳、扮相俊美飘逸,台风稳健、表演潇洒,尤其嗓音宽亮、收放自如、富于弹性变化,既继承了毕派明朗豪放、流畅清旷的唱腔风格,又能将之运用于具体的角色塑造,以声塑形、以情动人,形成了鲜明的艺术风格,传承、创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戏剧人物,如:《凤凰台》之李白、《乌衣巷》之王徽之王献之、《上邻下舍》之赵霞、《血手印》之林招得、《玉堂春》之王金龙、《唐伯虎点秋香》之唐伯虎等。
南京市第十五次党代会代表,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代表,全国第十一次文代会代表。屡获江苏省“青年文化人才”、“紫金文化英才”、“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最美文艺志愿者”、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青年文化人才”、“五个一批人才”、“中青年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并获第3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第26届、第29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奖;第4届、第5届江苏省文华表演奖;第2届、第3届江苏省紫金文化艺术节表演奖;第7届南京市文学艺术奖;江苏省舞台艺术新人奖;浙江省“金兰奖”榜首;CCTV越女争锋“十佳小生”;中国戏曲红梅荟萃“金花”称号等。。
笛子 吴双
上海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中国音乐家协会排箫艺术研究会理事,现就职于南京民族乐团。师从詹永明教授,是上海音乐学院附小、附中、本科、研究生全面培养出来的优秀学生。2017年荣获台北民族器乐大赛(第五届竹笛协奏曲大赛)第二名。并以优异成绩推免2017级上海音乐学院竹笛硕士研究生。同年10月经文化部组派赴科威特出访演出,受到各国大使一致好评。 2018年获首届“琴园杯”台北国际笛箫艺术节青年专业组金奖。2019 年随廖昌永院长一行赴维也纳举办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反响热烈。同年9月随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教师队伍赴加美巡演。2016年末随林文增会长学习排箫。2020年随罗马尼亚排箫大师拉卢卡学习排箫。
唢呐 虞越
南京民族乐团高音唢呐演奏员,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师从唢呐演奏家、教育家刘英教授。
曾在2011年获得国际第二届中国器乐赛唢呐专业少年组金奖;
2012年获得第四届文华艺术院校奖全国器乐大赛吹奏乐器少年组最高演奏奖;
2017年6月参与录制《刘英师生唢呐音乐专辑CD》;
2020参与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的节目录制;曾多次受邀赴德国、挪威参加世界传统音乐节,合作过的指挥家有夏飞云、邵恩、王永吉、张亮、陈晓栋等。首演了如《赶牲灵》、《望川》、《泥老板》、《背灯祭》等多部优秀唢呐作品。
乐团介绍:
江苏省最早独立建制的国有专业民族乐团,也是中国有影响力的职业民族乐团之一。乐团创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历程,现已成为一个拥有拉弦、弹拨、吹管及打击乐四个声部全编制的大型民族管弦乐团。2019年,在南京市委市政府、建邺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南京民族乐团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以“市区两级”合作共建模式,重组扩建乐团,建立了职业化运营管理模式,并邀请中国民族管弦乐杰出指挥家张列担任乐团音乐总监与首席指挥。 同时,乐团与江苏大剧院正式签约,成为剧院首支常驻乐团。
地处民乐大省、六朝古都,南京民族乐团以传承国乐经典,弘扬民族精神为己任,始终致力于民族音乐事业的传播推广与发展创新。乐团拥有一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演奏家,并与国内、国际众多作曲家、指挥家、演奏家长期紧密合作,以其纯正的中国音乐风格,富有时代精神的精彩演奏,深受中外听众、艺界人士的赞誉。
乐团足迹遍布世界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积极配合南京文化交流访问活动,展示南京名城底蕴,传播中国民族音乐,被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高水平的交响乐队”,被文化部(现文化旅游部)确定为“对外文化交流重点院团”。与此同时,乐团每年推出大量公益性演出,为普及中国民族音乐做出努力。
多年来,南京民族乐团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音乐风格,以中国传统文化和现实主义题材为创作主题,不断地传承、求索、创新,积淀了丰富的原创作品。2004年乐团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金陵寻梦—中国猴年新年音乐会》并同步向国内直播;乐团创意策划、并邀请作曲家赵季平先生创作大型民族交响乐《和平颂》,于2005年作为全国“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活动”的开幕式演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献演,如今民族交响乐《和平颂》已经化作“牢记历史、珍爱和平”的音乐符号,年年奏响在世界各地;乐团向众多作曲家委约的原创民族交响乐作品,如郭文景先生的《桃花扇》,崔新先生的《金陵风韵》、《盛世重光》、《子·水云·归》,许志斌先生的《康僧会》,张巍先生的《解放·1949》,陈思昂、杨一博、孔志轩先生的《国之当康》,苏潇先生的《莫愁》等作品已成为乐团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