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音乐启蒙导航

音乐启蒙首页>>著名歌剧介绍>>歌剧《帕莱斯特里纳》介绍

歌剧《帕莱斯特里纳》介绍

帕莱斯特里纳 歌剧 外文名称: PaleS
    《帕莱斯特里纳》被认为是德国近代作曲家普菲茨纳(Hans Pfitaner,1869―1949年),德国作曲家的代表作,由于这部作品的出现,他才得以和瓦格纳的观念体系诀别。在这作品中最重要的不是动机,而是音乐理念。由于认为动机的操作会使乐思原来的生命丧失,于是彻底加以否定。普菲茨纳把这部歌剧称作“真实的伟大诗篇”,而文豪汤姆斯?曼也给予很高评价。 
    成为此剧中心的,是艺术家的精神生活与现实生活的二元性。前者在第一、三幕中刻画出来,后者则在第二幕里加以描述。这里所探讨的是复音音乐的始末,向新音乐的流动、复音音乐的拥护,以及舞台作曲家在艺术上的地位等问题。本来普菲茨纳是瓦格纳的崇拜者,但并未曾踏入他那爱欲与权力欲的世界中,反而熟读叔本华的著作,反对布佐尼的前卫主义,顽强地追求纯德国式的艺术。在他的这部代表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描绘出来的、追求纯粹艺术的世界。在这令人深深感动的故事中,没有色情,更没有野心。 
    此剧的剧本由作曲家亲自执笔,题材是巴洛克时期的大作曲家帕莱斯特里纳(1525―1594年)的生涯,以及为了辩论教会音乐而在1562年9月17曰举行的宗教会议。据说,这是因阅读音乐学者安布洛斯所著《音乐史》第四卷而产生创作欲望的。剧本在1910年到次年间写作,作曲是从1912年元旦开始,全剧于1915年6月17曰杀青。此剧的副题是“音乐传说”。此剧于1917年6月12曰在慕尼黑普林兹雷根登剧院首演。 
演奏时间:第一幕100分;第二幕74分;第三幕32分。 
时代、地点:1563年11―12月。罗马和多伦特Trento(德语发音是特利恩特)。 
剧中人物: 
帕莱斯特里纳(罗马圣马利亚?马乔列教堂礼拜堂乐) 男高音 
易吉诺 (帕莱斯特里纳的儿子,15岁) 女高音 
席拉 (帕莱斯特里纳的弟子,17岁) 次女高音 
鲁克蕾奇亚 (帕莱斯特里纳的亡妻幻影) 女低音 
教皇庇奥四世 男低音 
莫罗奈 (教皇特使枢机主教) 男低音 
诺瓦杰利欧(同上) 男高音 
马德希特(领主枢机主教 男低音 
波罗梅欧(罗马枢机主教) 男中音 
罗特林根枢机主教 男低音 
阿布狄兹(阿西里亚总大主教) 男高音 
穆格利兹(布拉格大主教) 男低音 
鲁纳伯爵 (西班牙王特使) 男低音 
布德亚主教 男高音 
大公会议议长瑟威洛斯主教 男低音 
马乔列教会礼拜堂歌手五名、大作曲家幻影九人、三位天使的声音。 
剧情介绍: 
   先是短小的前奏曲,用四度和五度音程叙述出宁静的艺术家心境。中段主题是歌剧末尾处作曲家内心的告白。 
第一幕:帕莱斯特里纳的房间。黄昏。 
    弟子席拉用小提琴拉着自作的情歌,而且声称此曲采用自佛罗伦萨流行起来的新风格,已脱离老师的陈旧写法。 
    这时易吉诺以忧愁的表情登场。当席拉为新音乐热烈推崇时,易吉诺则强调复音音乐的价值,然后说最近父亲因创作灵感的低落而苦恼。席拉建议应该听听新样式的歌曲提一提精神,然后奏出世俗的爱之歌。这时因帕莱斯特里纳和波罗梅欧进来,年轻人便离开。 
    枢机主教对新样式表示反对,但帕莱斯特里纳却无精打采地答说:“这是时代的趋势”。枢机主教说,在大公会议中将审议弥撒曲,主张宗教音乐应该回归到葛丽果圣歌上。为了拯救音乐艺术,应该采用古老样式写作弥撒曲,然后委托帕莱斯特里纳去完成这件工作。未料他却表示自己不是适当人选而婉拒。枢机主教发觉这位作曲家已丧失以往的雄心壮志,很失望地走了。这时管弦乐奏出多伦特(16世纪举行宗教会议的城市)的主题。 
    当帕莱斯特里纳面对墙上的亡妻肖像喃喃倾诉时,四周逐渐昏暗,已死作曲家们的幻影接连浮现。他们鼓励帕莱斯特里纳说:“你在人世的任务尚未终了,必须努力以赴。”然后又逐一消失。接着天使也出现了,唱出《慈悲经》(Kyrie eleison)。帕莱斯特里纳倦容满面地拿起笔,但歌声终了时天使和亡妻的幻影也跟着消失。 
    这时因黎明已来临,他便陷入深沉的睡眠中。过一会儿后,有两个年轻人前来做早晨的练习,发现老师的弥撒曲已经完成,而且又那么精彩,都惊讶无比。 
第二幕:八天后的多伦待。 
    前奏曲。管弦乐奏出会议的箴言《尽快结束》的旋律。 
    在马德希特枢机主教的宫廷中,干事们在忙着筹划会议的准备工作。这段期间内,参加会议的人员陆续登场。波罗梅欧对诺瓦杰利欧讲述委托谱写弥撒曲被拒绝的经过,并慨叹艺术家是很任性的,难以捉摸的,不过对帕莱斯特里纳还是充满了期待。 
    不久,各国的代表都聚集而来,意大利派和西班牙派的反目对立,很快又引起骚动。会议是从莫罗奈晋见皇帝的报告开始,接着议论就转到弥撒曲上。大家接纳了拥护复音音乐的皇帝意见,也决议说,在教皇宫廷中试作试验性弥撒曲。经过一阵骚乱后,到了休息时间。 
    干事们试图使会议能“尽快结束”,但每一位代表的关心,又转移到世俗事物上。就在这种混乱情况中,各国的随从人员甚至引起械斗情事,马德希特不得不下令卫兵把这些滋事者全都逮捕。随着他自言自语“难道这就是圣职会议的意义?”音乐描绘出充满困惑的现实世界。幕落。 
第三幕:两周后的帕莱斯特里纳房间。黄昏。 
前奏曲在描写他心灵的世界。 
    歌手们在教皇宫殿内讨论刚唱完的帕莱斯特里纳的弥撒曲。接着在通道上爆发出“帕莱斯特里纳,音乐救主”的欢呼声。不久,教皇礼拜堂歌手和教皇都来到,而且为帕莱斯特里纳祝福。波罗梅欧也出现了,帕莱斯特里纳请求他的宽谅。这时潜逃佛罗伦萨的弟子也获得宽恕,大家都离开后,帕莱斯特里纳便恭顺又愉快地自语道:“主啊,而今我终于和你几千个轮子的一个连结起来了……”这时外面再度传夹的欢呼声,似乎已经冲不进他的耳朵里了。
责任者
作曲: 普菲茨纳 
剧本作者: 普菲茨纳 
栏目关键词: 其他剧目 
辅助分类项: 歌剧 
1

学院客服:在线客服点这里  家教专员1:业务咨询点这里  家教专员2:业务咨询点这里  学院业务:业务咨询点这里

电话: 17701034448 邮箱: cn010w@163.com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 京ICP备09108194号-3

Copyright©2006-2021 www.cn010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1714号

学院网在线客服

  • 学院客服一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学院客服二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学院客服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学院客服四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电话:1770103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