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音乐
文人音乐
指的是由历代具有一定文化修养的知识阶层人士创作或参与创作的传统音乐。主要包括琴乐和词调音乐。
1. 琴乐
即七弦琴音乐。历代文人对七弱琴音乐的创造和发展的贡献,主要表现在琴歌、琴曲、琴论和琴谱等四个方面。
琴歌是以琴来伴奏唱的一种体裁形式。琴与歌处于同等重要位置,由同一个演奏、演唱。历代文人或是从民间音乐吸取养成分,进行改编;或是把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化作琴歌,抒发真情实感。
琴曲是没有歌唱而只用琴来演奏的器乐曲。从现有记载看,其数量达3000多首,有曲谱传承的有650多首,已被打谱演奏的有100多首。在琴曲音乐的发展过程中,历代文人贡献主要在于(1)创作琴曲,直抒胸臆;(2)传承整理,形成多种琴派,如唐代就有吴声、蜀声之分、南宋有浙派,明初有江派、浙派,明代后期出现了虞山派、绍兴派、江派,清工有广陵派,近代有闽派、川派、山东诸城派等。
由历代文人直接参与撰写的古琴音乐理论是中国古代音乐理论的得要组成部分。其中涉及演奏、创作、琴律以及间乐美学等多方面的理论问题,为音乐理论之生要宝库。
在古琴记谱法(减字谱)创制的过程中,以至对琴谱的搜集、整理、保存、出版等工作中,历代文人也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2.词调音乐
是配合着词而歌唱的一处音乐体裁形式。文人对于词调音乐的贡献主要在于:一是择腔、创调;一是词调音乐的理论研究。
择腔、创调是词调的音乐的两种创作方式。择腔,亦称倚声填词,即利用旧曲填入新词,引旧曲之来源有:(1)来自外域或边地;(2)来自民间;(3)从大曲、法曲中摘取其美听而又独立的一段来歌唱。在这此旧词牌的运用与改造中,无论婉约派或豪放派的词人,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创调,是自度曲呀自制曲。文人利用民间流传的各种调素材,别创新的词牌。此法发端于柳永,周邦彦亦能自度曲,但有意识地大量创作者当推姜夔(1155~1221),创作了《白石道人歌曲》,为词东的发展作了多方面的探索与贡献。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词调音乐形成了令、引、近、慢等四种类型,以及摊破、减字、偷声、促拍、犯调等变化形式,还有叠韵、联章等结构形式。
对于词调音乐的研究,历来首推张炎(1248~1320),其著儿《词源》对宋代词调音的特征作了较为全面的记述,成为珍贵的研究资料。此后,沈括《梦溪笔谈》、王灼《碧鸡漫志》,赵德麟《候鲭录》等,均留下了得要资料。
文人音乐的共同特征是创作过程的个体性、创作表达方式的书央性、音乐曲调的相对稳定性。
文人音乐